董洋
隨著健康飲食和健身風潮的流行,牛油果這種小清新的食物,從無人知曉變成了餐飲界的網紅。仿佛只要一提到牛油果,它就成了健康飲食的代名詞。這究竟是實至名歸,還是大家的跟風炒作?
熱量甚多
雖然名字叫牛油果,其實它和牛沒什么關系——牛油果又叫鱷梨,因為口感好,像牛油一般細膩,所以才被叫做牛油果。
作為一種水果,牛油果無論是口感還是營養(yǎng)成分,都沒有正經水果該有的樣子。大家印象中的水果應該是酸酸甜甜的,一口下去汁水四溢,要么清脆爽口,要么綿軟香甜。但成熟的牛油果,口感是滑膩的,氣味清新卻沒什么味道,蘸醬油堪比三文魚刺身,加糖冷凍則成為美味的冰激凌,完全沒有按水果的套路展開。
此外,普通水果油脂含量很少有超過1%的,熱量也一般維持在30~60kcal/100g的水平。但牛油果的油脂含量一下子就達到了15%,熱量高達161kcal/100g。
這時你是否覺得它的熱量不算太高?如果告訴你,豬大排的油脂才20%,熱量264 kcal/100g;里脊含油不到10%,熱量才155kcal/100g,你會不會覺得有點慌?要知道,一個牛油果差不多130~150g,吃一個差不多就吃了200kcal的熱量,這和一小碗米飯的熱量差不多。
健康小天使?
問題來了,那些節(jié)食減肥者不敢吃肉,不敢吃主食,不敢吃水果……為什么敢放心地吃牛油果?
牛油果作為一種舶來品,是由健身界引入國內的,所以總有種自帶健康光環(huán)的感覺。除去脂肪、熱量有點高的問題,它其實有挺多營養(yǎng)優(yōu)點的,如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鉀、鎂、鋅等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含量突出,油脂組成也主要是各種單、多不飽和脂肪酸等。
但現(xiàn)在很多網站放出狂言說:每天一個牛油果,再也不用擔心心臟病和癌癥,減肥和美容護膚也完全沒問題。其實,這些說法變來變去,核心理論都是牛油果的油脂構成。
我們知道,脂肪酸主要有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三種,其中大家要少吃的是飽和脂肪酸。西餐中常用的黃油,飽和脂肪酸占比高,含量超過50%,所以不利于健康。而牛油果油脂中,70%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最高,占到了總量的61% 以上。從整體來看,它的油脂組成和橄欖油非常類似。
但這些指標只意味著牛油果是飲食中很好的脂肪來源,并不代表它是神奇食物,也不是說無論怎么吃都健康。因為油脂就是油脂,每克油脂9kcal的熱量是不會變的。如果僅僅靠吃牛油果,而不改變原本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那么這種飲食方式不僅不能讓食者減肥,反而還會更胖。
至于牛油果到底能不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癥,只能說現(xiàn)有的研究還不夠多。確實有一些文獻表明,牛油果可能有抗氧化、抗炎癥、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但這些功效,普通蔬菜水果也有,而且普通蔬菜水果更便宜,熱量也低。也就是說,真心沒必要非迷信牛油果。
吃or不吃
雖然唱了很多反調,但我們也不必特意打壓牛油果。畢竟它口感細膩、風味獨特,受到了廣大吃貨們的認可,是種很不錯的食材。但作為一個有智慧的吃貨,我們要做的是避開夸張的宣傳,理性看待這種不太一樣的水果。
至于到底要不要吃,答案是:如果你不喜歡牛油果的味道,那完全沒必要因為它健康的名頭勉強自己;如果你喜歡牛油果,當然可以吃,但要有原則地吃,這個原則十分簡單:吃牛油果,就少吃油。
更具體一點,你可以用牛油果中的健康脂肪代替不健康脂肪;把牛油果搭配上其他食材做成醬,取代常見的黃油和蛋黃醬等,用來涂面包、拌意面、做沙拉、做甜品……這是因為,相比于黃油和蛋黃醬這些油脂含量超高的調味品,有著森林黃油之稱的牛油果,口感類似,但熱量卻要低很多,并且脂肪酸構成更加健康。所以,它可以說是這些油脂的健康版替代品。當然,如果不想做醬料,單吃牛油果也沒問題,但需要減少一天中其他油脂的使用量。
此外,牛油果因為含有很多酚類、多酚氧化酶以及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很容易氧化變黑變臭。一旦牛油果成熟、切開后,建議大家最好盡快吃完,或者加入檸檬汁幫助護色,否則它就會從小清新變身黑暗料理了。(編輯/和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