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2月17日 晴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省東海縣,我國著名詩人,也是杰出散文家。
朱自清出生在小康之家,祖父和父親一直在江浙一帶做小官,六歲時隨家從東海移居揚州,他在揚州長大,所以常自稱是揚州人。
雖然家庭經濟每下愈況,父親仍送他進入私塾接受教育;朱自清是家中的長子,父親對他寄予厚望,管教也就格外嚴厲。
每天,朱自清放學回來以后,父親都要叫他把今天所寫的作文拿出來,然后一面吃花生、豆腐、喝酒,一面低聲吟誦。如果看見文章里面有許多圈點,而且評語優(yōu)點多,他就會拿一大把花生當獎品賞給兒子;可是,如果文章的句子被刪去太多,評語也不好,他就會很生氣,甚至把作品丟進火爐里。朱自清在父親嚴格要求下,從小文章就寫得很出色。
據說,朱自清這個名字,是他在上大學之前自己改定的。當時家道中落,日子過得很辛苦,他要以“清”“自”勵;所謂“清”者,根據他的說法,有“清帳”、“清償”、“清楚”三個意思。
十九歲那年,他考上北京大學預科,再轉入哲學系。這年,母親頻頻來信,催他結婚;為了年老的雙親有人服侍,最后他答應由母親一手安排的婚姻,和揚州名醫(yī)的女兒武鐘謙小姐結婚?;楹?,他告別新婚妻子,獨自北上讀書。
畢業(yè)后歷任杭州、揚州、臺州、溫州各中學、師范學校教師。他的思想新潮,經常跟學生討論哲學問題、人生的意義,因此受到同學們熱烈的歡迎。
這段時期,朱自清除了認真教學,培育青年學子外,還積極參加各種新文學運動,并和文學同好共同創(chuàng)辦《詩》月刊,這本刊物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意義格外重大。
投入教育工作五年后,他漸漸拋棄哲學的領域,專心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后來曾任教清華大學中文系,并兼系主任。從此,他一直在清華大學服務。
朱自清本來以為可以過著安穩(wěn)的日子,哪知道無常來得又快又急?;楹?,孩子一個個來報到,朱自清忙于校務工作,繁重的家務全由夫人一肩扛起。要張羅一家八口的三餐已不容易,六個孩子的相繼出世,帶給她的勞累和辛苦更是一天天加重;最后,她孱弱的身軀再也支撐不住了,一場肺病奪走她年僅三十一歲的青春生命。
頓失配偶的朱自清過了一段游魂般的歲月后,他向學校申請休假,遠赴英國留學,再漫游歐洲,直到一年后才返國。
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有人照顧,不久,朱自清和陳竹隱小姐在上海結婚;可是,朱自清的內心是愧疚的,他忘不了為家捐軀的前妻。
冬天的一個深夜,他獨自坐在書房里,聽北風敲打窗戶的聲音。在微弱的燈光下,恍惚間看見前妻跑來跟他噓寒問暖,擦亮眼睛再看,倩影已飄逝得無影無蹤。淚,不禁汩汩流下;他跑回書桌奮筆疾書,寫下這樣的一段文字:“世界上只有你真關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為我吃苦,更為我分憂……?!?/p>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朱自清隨著校方南遷到昆明,并任西南聯大教授,而命運之錘,卻朝他重重一擊。抗戰(zhàn)前,父母親和次女相繼病逝揚州,哀慟不已的他,胃部經常隱隱作痛,雖然看過無數醫(yī)生,但病情始終沒有好轉。
戰(zhàn)爭期間物質缺乏,朱自清十分窮困潦倒,幾乎天天過著三餐不繼的生活。這時,雖然美國已對中國展開經濟援助,但朱自清為了抗議美國干涉中國內政,拒絕美國救濟糧食,最后,不幸因胃潰瘍在北平醫(yī)院逝世。
朱自清一生不論做學問,或是教書、寫作,態(tài)度都非常嚴謹。他雖然走了,可是留下許多可貴的文化資產,無論在詩歌或文學批評方面,他都有很大的成就,尤其是散文創(chuàng)作,更是一代大家。他清新細膩、真摯深刻的散文風格,影響了往后現代散文的創(chuàng)作方向。
朱志清的代表作品《背影》,是篇膾炙人口的記實散文,文中描述在家庭遭遇變故下,父親送別遠行兒子的經過。通過樸素真摯的語言,表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和兒子對父親的感念之情。它是緬懷父愛的作品,也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一篇名作。
另一篇代表作《荷塘月色》,也是一篇大家喜愛的寫景抒情散文,讀完文章,一幅清新、美麗的畫面浮現在讀者眼前:溶溶月色,田田荷葉,亭亭荷花;詩、情、畫高度和諧的統一,讓人不禁陶醉其中。文章將語言美、意境美和結構美三者緊密連結,可說渾然天成。
朱自清以美文的創(chuàng)作實例,徹底打破復古派認為白話不能寫作美文的迷失,進而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散文風格。他的散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一直被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范,因此歷年來,一直被選為各級學校的語文教材。
在古典文學研究方面,《經典常談》是朱自清系統評述《詩經》、《春秋》、《楚辭》、《史記》、《漢書》等古籍的論文結集,內容深入淺出,至今仍是青年人研究古典文學的入門書籍。
朱自清雖然走了,可是他留下來的作品閃熠生輝,深入人心,將永遠活在千千萬萬讀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