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鶯
最近重看京劇《群英會》,其中蔣干的詼諧表演,給人印象深刻。這一切源于丑角的化妝藝術(shù)。戲劇要入骨三分,人們一看到舞臺上涂紅畫綠的五彩臉譜,就會想到身著各色戲服背后的人物形象。臉譜戲劇化的勾勒,是與唐明皇李隆基有關(guān)的。
相傳天寶以后的李隆基,貪圖享樂,迷戀聲色。終日與楊玉環(huán)在一起吹拉彈唱,并由伶官在教坊養(yǎng)了一批歌姬和民間藝人,整天在宮中吹吹打打,載歌載舞。有時候他還親自粉墨登場,表演一番。
一天,有幾個大臣覺得皇上如此不理朝政,傳出去會被老百姓笑話,得想個什么辦法既不掃他的雅興,又能遮掩眾官員的耳目。幾經(jīng)周折,他們終于說服了唐明皇,在他戴著的平天冠上面,用一塊很薄的“羊脂白玉”懸掛下來,位置正好在他的臉部,意思是上場的不是當今皇上,而是另一個人……
李隆基在舞臺上愛扮演丑角,后來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演變,這塊“羊脂白玉”由小改大,就逐步形成目前舞臺上各種三花臉的臉譜。有一年的元宵佳節(jié),他與文武百官共同欣賞名伶?zhèn)兊谋硌荨R娎鎴@弟子們扮作的妖魔鬼怪的模樣好看,就先是為大家打鼓擊板,后借著幾分酒興,竟也不顧皇帝的身份,加入了歌舞之列。唐明皇發(fā)現(xiàn)別人化了妝,而自己光著臉連個面具都沒有,有點不太協(xié)調(diào),于是就順手抓了一點白粉抹在鼻子上邊,成了一個滑稽可笑的白鼻梁的小丑。
后來,梨園子弟都尊他為“祖師爺”,他也順理成章地成了戲劇的鼻祖,過去每個戲院后臺都供奉他的神位,演員上臺之前都要去拜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