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中日梅花意象的異同

2016-05-16 08:14:50劉若雯
大觀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梅花意象

摘要:梅花因其先于其他花草在春寒料峭中盛開的自然特性,自古以來備受中國文人的贊譽(yù),成為中國詩歌中常見意象之一。在傳入推崇“物哀”、熱愛自然的日本后也同樣受到了日本文人的喜愛,頻繁出現(xiàn)在和歌中。文章主要以中國的《中華梅蘭竹菊詩詞選·梅》、日本的《萬葉集》等文獻(xiàn)為資料,嘗試分析了中國詩歌和日本和歌中的梅花意象的異同。

關(guān)鍵詞:中國詩歌;日本和歌;梅花;意象

梅花原產(chǎn)于中國,而在傳入日本后也同樣受到了日本文人的喜愛。其中,關(guān)于梅花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代,各先行研究的說法不一。如,翦岳林(2010)指出是彌生時代(約公元前3世紀(jì)~公元3世紀(jì)),而林少華(1992)、尹寧寧(2010)、閻利華(2014)等則指出是由遣唐使(約公元7世紀(jì)初~9世紀(jì)末)帶回日本的,韓雯(2011)指出是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櫻井滿(1994)指出是藤原宮時代(公元694~710年)。另外,從《日本國語大辭典》中“梅”的詞條可知,梅花在奈良時代以前傳入日本。相對于翦岳林所說的彌生時代,其他多數(shù)研究者都一般認(rèn)為梅花是在奈良時代左右,即唐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

在唐代,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開展,梅花傳入日本并開始出現(xiàn)在日本和歌中。櫻井滿(1994)指出《古事記》、《日本書紀(jì)》等古籍中沒有對梅花的描述,日本最早描寫梅花的作品是漢詩集《懷風(fēng)藻》中的葛野王(公元705年2月歿)所作的《五言、春日翫鶯梅一首》。在日本,梅花因最早在春天盛開,深受文雅之士喜愛,在《萬葉集》等歌集中可見很多詠梅的和歌。并且,作為早春景物之一,在和歌中常見“梅”與“雪”、“柳”、“鶯”等的組合。此外,櫻井滿推測日本和歌中的“梅”與“鶯”的組合可能是受中國詩歌影響,但未在書中援引文例進(jìn)行說明。

文章的主旨是以中國的《中華梅蘭竹菊詩詞選·梅》、日本的《萬葉集》《古今和歌集》為資料,嘗試分析中國詩歌和日本和歌中的主要梅花意象,以期找出中日梅花意象的異同。

一、中國詩歌和日本和歌中的主要梅花意象的共同點(diǎn)

(一)梅花被認(rèn)為是報春使者

在中國,梅花因其最先在春寒料峭中盛開的自然特點(diǎn),通常被人們認(rèn)為是報春使者。南北朝詩人鮑照的《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中“一枝春”是梅花的別名,從這個別名可知在當(dāng)時梅花被普遍認(rèn)為是春天的信使。還有元代詩人楊維幀的《道梅之氣節(jié)》中“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dú)先天下春”兩句也描寫了萬花中只有梅花敢于在風(fēng)雪中凌寒盛開,才能先于其他的花迎接春天的到來。

而梅花由遣唐使從中國傳入日本后也被譽(yù)為“報春花”。在《萬葉集》等歌集中,“梅”與“鶯”作為報知春天來臨的花和鳥,經(jīng)常一同出現(xiàn)在吟詠春天的和歌中,并且衍生了“梅にうぐいす”(“黃鶯登梅”)的表達(dá)。如,《萬葉集第五卷》中“春されば 木末隠りて うぐいすそ 鳴きて去ぬなる 梅が下枝に”(少典山氏若麻呂·827)這首和歌描寫的就是春天來臨后,嬌小可愛的黃鶯藏在梅花下方的樹梢上宛轉(zhuǎn)悠揚(yáng)地聲聲鳴唱的美好景象。而在中國南北朝,詩人江總《梅花落三首》中“金谷萬株連綺甍,梅花密處藏嬌鸚(根據(jù)《新漢語林》可知“鸚”與“鶯”同字)”的后一句所描寫的是嬌鶯隱藏在團(tuán)團(tuán)簇簇的梅花中,不時從梅花密處傳出陣陣啼聲,與上述和歌極為相似。

從時間上看,《萬葉集》一般被認(rèn)為成立于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末期,而中國的南北朝時代大約是指公元5~6世紀(jì),由此可知江總的《梅花落三首》比少典山氏若麻呂的和歌早成立約200余年。因此可以推測出少典山氏若麻呂很可能是模仿江總的《梅花落三首》中的“梅花密處藏嬌鸚”一句作了一首和歌,而且可認(rèn)為日本的“黃鶯登梅”的表達(dá)是受中國詩歌的影響。然而,事實(shí)上,在中國詩歌中并不像日本和歌一樣經(jīng)常將“梅”和“鶯”組合在一起。如,在陳維東、邵玉錚所編《中華梅蘭竹菊詩詞選·梅》一書中,詠梅詩詞共有1487首,其中描寫“鶯”的僅有約12首。

(二)梅花被比作女子

在中國詩歌中,梅花除了被認(rèn)為是報春使者外,有時還被比作女子。唐代詩人李白的《長干行》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兩句中梅花象征著女子,竹馬則象征著男子,描寫的是男女孩提時兩小無猜的純真之情,后來“青梅竹馬”就成了從小相識的男女之間的純真之情的象征。同樣,在和歌的世界中,也有將梅花比作女子的例子,并且常與被比作男子的鶯組合在一起。如,《古今和歌集第一卷 春歌上》中“梅が枝に來ゐるうぐいす春かけて鳴けどもいまだ雪は降りつつ”(作者不詳·5)這首和歌繪聲繪色地勾勒出了一幅早春圖,使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仿佛看到并聽到了黃鶯停在粉色的梅花樹梢上聲聲啼唱,像是在訴說著春天怎么還不來呢,然而天空中還飄著點(diǎn)點(diǎn)白雪。這首和歌還可以解讀成將梅花比作女子、鶯比作男子,“梅にうぐいす”(“黃鶯登梅”)象征著男女戀愛,而雪則可被視為阻撓男女戀愛的客觀條件。鶯急切地期待著春天的到來,亦可被解讀為是意味著男子期待兩人能夠共同突破客觀束縛,最終迎來戀愛的新生。

二、中國詩歌和日本和歌中的主要梅花意象的不同點(diǎn)

(一)中國詩歌中“脫俗高潔、堅韌頑強(qiáng)”的梅花

在中國,一說到梅花,通常人們的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脫俗高潔”、“堅韌頑強(qiáng)”這類形象。這是因?yàn)樵谌f物凋敝的冬天,只有梅花在冰天雪地里傲然盛開吧。正是由于這種自然特性,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極為喜愛和推崇梅花,并競相在詩歌中借梅花抒情、喻理、言志。如,唐代黃蘗禪師的《上堂開示頌》中“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兩句描寫的是梅花是在經(jīng)受了一番寒徹心骨的摧折之苦后才有了那沁人心脾的芬芳。實(shí)際是通過贊譽(yù)梅花不屈服于風(fēng)雪摧折的堅韌頑強(qiáng),激勵世人要不屈服于苦難、立志成就一番事業(yè)。而這兩句詩恰好與“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格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又如,元代詩人王冕的《墨梅四首(其一)》:“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的后兩句高度稱贊了梅花無需人們夸贊、只愿留下清香的脫俗高潔的品格,而實(shí)際上詩人是把自己比作脫俗高潔的梅花。詩人自幼家貧,因不甘于命運(yùn)而發(fā)奮苦讀,但由于不愿向高官權(quán)貴獻(xiàn)媚而屢試不第,最終隱居深山。詩中贊美梅花高潔實(shí)際是在表明自己不愿向世俗獻(xiàn)媚的情操。如是,梅花在詩歌中漸漸被文人墨客刻畫成了脫俗高潔、堅韌頑強(qiáng)的意象。但是,在日本和歌中幾乎看不到像中國詩歌中那樣的“脫俗高潔、堅韌頑強(qiáng)”的梅花意象。這是因?yàn)槿毡竞透柰瞥绲氖恰拔锇А?、“余情”、“妖艷”等理念,描寫的是極為細(xì)膩入微的感情,與中國詩歌中梅花的抒情言志的意象截然不同。

(二)中國的“喜鵲登梅”和日本的“黃鶯登梅”

在中國,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民間傳說幾乎家喻戶曉。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講究吉祥、好運(yùn),一般認(rèn)為作為報春鳥的鵲能報喜、帶來好運(yùn),所以被稱為“喜鵲”。而且傳統(tǒng)意義上認(rèn)為“梅”與“喜鵲”的組合寓意著吉祥、好運(yùn)等,衍生了“喜鵲登梅”、“喜鵲戀梅”、“喜鵲鬧梅”等表達(dá)。與此相對的是在日本和歌世界中,一般認(rèn)為“鶯”是報春鳥,“黃鶯登梅”象征著吉祥。另外,中國的“喜鵲登梅”的表達(dá)應(yīng)該也隨梅花傳入了日本,但為何沒有被日本接納呢?一般認(rèn)為在古代日本沒有喜鵲這種生物,而鶯比較常見,且在春天可以看到鶯停留在梅花樹枝上的景象,所以可認(rèn)為日本是根據(jù)自身的風(fēng)土特點(diǎn),用“黃鶯”代替“喜鵲”,改造并吸收了中國“喜鵲登梅”的傳統(tǒng)意義。然而在日本出現(xiàn)了喜鵲后,中國家喻戶曉的七夕傳說中喜鵲搭橋的美好意象被日本所吸收,而喜鵲象征好運(yùn)的傳統(tǒng)意象因不符合日本文化需要所以未被日本所吸收吧。

三、總結(jié)

綜合上述內(nèi)容可知,梅花被認(rèn)為是報春信使、被比作女子,是中國詩歌和日本和歌中主要梅花意象的共同點(diǎn)。而不同點(diǎn)是,第一,在中國詩歌中,主要通過吟詠梅花脫俗高潔、堅韌頑強(qiáng)的品格來抒情、喻理、言志,而日本和歌則主要將梅花作為早春景物或比作女子,與鶯搭配在一起。第二,作為象征吉祥的傳統(tǒng)意象,在中國通常認(rèn)為是“喜鵲登梅”,在日本則認(rèn)為是“黃鶯登梅”。并且,日本的“黃鶯登梅”的表達(dá)很有可能是受中國詩歌的影響,只是在中國詩歌中很少將“梅”與“鶯”組合在一起。由此可見,日本文人并沒有將自身從中國詩歌中領(lǐng)會到的梅花意象原封不動地照搬過去,而是結(jié)合本國風(fēng)土、文化等方面的特點(diǎn),有選擇性地進(jìn)行吸收和改造,逐漸確立起了日本獨(dú)特的梅花意象。

【參考文獻(xiàn)】

[1]陳維東,邵玉錚.中華梅蘭竹菊詩詞選·梅[M].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2004:3,223.

[2]郭茂倩.傅增湘藏宋本·樂府詩集·二[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0:540,1472.

[3][日]韓雯.日中“松竹梅”的比較研究―以梅的意象為中心―[J].創(chuàng)價大學(xué)日本語日本文學(xué)會,2011,(21):27-41.

[4]翦岳林.《古今和歌集》中梅花的意象[J].文學(xué)界(理論版),2010,(12):46-47.

[5]林少華.中日古代詠梅詩異同管窺[J].日語學(xué)習(xí)與研究,1992,(01):47-51.

[6][日]小島憲之,木下正俊,佐竹昭宏.萬葉集·二[M].小學(xué)館,1978:71.

[7][日]小澤正夫.日本古典文學(xué)集7·古今和歌集[M].小學(xué)館,1987:64.

[8]閻利華.《萬葉集》中的詠梅和歌[J].北方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4,(02):62-66.

[9]尹寧寧.《萬葉集》中的詠梅歌[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0,(08):74.

[10][日]櫻井滿.花與日本人[M].雄山閣,1994:135-141.

作者簡介:劉若雯(1993—),女,漢族,湖南省益陽市人,吉林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xué)。

猜你喜歡
梅花意象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梅花絕句·其一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意象、形神
中華詩詞(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14
梅花頌
快樂語文(2018年13期)2018-11-30 05:20:32
梅花
梅花
梅花引
詩選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21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浦城县| 灵寿县| 枞阳县| 湖北省| 奉新县| 正蓝旗| 大埔区| 盐源县| 慈溪市| 永川市| 阜平县| 布拖县| 乐亭县| 昆山市| 西平县| 汶川县| 马边| 澜沧| 勃利县| 铁岭市| 尤溪县| 陇西县| 江油市| 泰安市| 新昌县| 河北省| 浪卡子县| 格尔木市| 固原市| 嘉鱼县| 富蕴县| 潜江市| 陵水| 吉水县| 九龙县| 安顺市| 庐江县| 石门县| 株洲县| 普宁市|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