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荷秀
自我懂事以來,我們家那座老鐘就一直被端端正正地放在客廳中央,本本分分地做它報時的工作??墒怯幸惶?,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這鐘居然慢了——雖然只慢了一分鐘,但已使我覺得有足夠的理由讓它“下崗”了。
于是趁著一次家庭“集體就餐”的機(jī)會,我提出了換鐘的要求。還沒等我說完,飯桌上突然靜了下來,爹媽用眼神制止我,一旁的爺爺已經(jīng)氣得放下了碗筷。他憤憤不平地說:“誰說要換鐘的?五十多年來它從未差過一秒,現(xiàn)在怎么會壞呢?一定是你自己的手表快了!”“可它確實(shí)是慢了?!蔽椅卣f。爺爺沉默了,他默默地走開了。望著爺爺?shù)谋秤?,我心里充滿疑惑,雖然我知道爺爺把這鐘當(dāng)寶貝似的,但我又不是嫌這鐘太舊了,又沒說要扔了它,為什么爺爺這么生氣呢?
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她嘆口氣說:“你可別覺得你爺爺古怪。這鐘是你爺爺?shù)陌职纸o他的,按他們那一輩的傳統(tǒng),最好是一直放在家里的正中位置,而且放得越久越好……”爺爺?shù)膫鹘y(tǒng)我似乎不太理解,也很難理解,但令我不安的是我成了要破壞這一傳統(tǒng)的“先驅(qū)”。
于是我想去向爺爺?shù)狼?。在客廳里,我看見爺爺正用那雙枯瘦的手輕輕地?fù)崦乡姡劾锍錆M憐愛,這模樣就像對待他親愛的孫兒一樣。我欲言又止,似乎感覺到一種古老的情意,但對這種傳統(tǒng)還是似懂非懂的。
就這樣,鐘依舊被放在客廳,可是它似乎真的走不動了。一個星期后,老鐘整整慢了十分鐘。雖然大家都有表,可在家總還是習(xí)慣看大鐘。我不止一次地聽見爸爸對媽媽發(fā)牢騷:“又差一點(diǎn)兒遲到,遲早要被廠里扣獎金。”但是誰也沒再提換鐘的事。
有一天在飯桌上,爺爺輕聲而又無奈地說:“把鐘換下來吧,我知道你們上班、上學(xué)都很不方便。”爸爸笑著說:“既然您同意,我們就換吧。不過,我看把老鐘放在你房里的正中吧,我想這與放在客廳沒什么兩樣?!?/p>
沒幾天,新鐘買回來了。那是一個全自動的音樂石英鐘,既美觀又大方。我不再去猜那個屬于爺爺?shù)膫鹘y(tǒng)的由來了,只是每次看到他擦拭那老鐘時,我不禁會對著墻上的新鐘產(chǎn)生許多想法——是否若干年后它也會成為我的傳家寶呢?
【點(diǎn)評】
本文圍繞家里換鐘的風(fēng)波,表現(xiàn)有著時光積淀的“傳統(tǒng)”在人的情感世界里留下的印痕,以及隨著時光流逝而對“傳統(tǒng)”的無奈的舍棄。
全篇以敘事為主,生動地描寫了各年齡層次的家人在“傳統(tǒng)”面前的不同反應(yīng)。結(jié)尾處巧用疑問句式,就新鐘生發(fā)出自己的思考,從而撥動讀者的情感之弦,引發(fā)讀者對于生活真諦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