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飛翔
陜西省韓城市素稱“文史之鄉(xiāng)”,歷朝歷代名人輩出,先后有漢太史公司馬遷,明朝首輔薛國觀、戶部尚書張士佩、宣化巡撫劉永祚,清代狀元王杰、刑部尚書張廷樞、貴州巡撫劉蔭樞等。宋、元、明、清四代,韓城有進士115人、狀元2人。明、清兩代,科舉入仕者達八百余眾,其中進士90多人、舉人544人。民間流傳著“下了司馬坡,秀才比驢多”的說法,有“一門三進士”“祖孫父子三代翰林”“父子御史”等佳話。
在韓城,隨處可見門樓木刻或磚雕的“登科”“科第”“世科第”“明經(jīng)第”“進士第”“司馬第”“中憲第”“國賓第”“思隱第”“外翰地”“父子御史”“十馬高軒”等字樣。即使是那些貧窮人家,也不忘在門樓題上“耕讀傳家”。
以韓城黨家村為例,整個黨家村共計有四合院100座,幾乎家家門楹之上都高掛著木制或石制的匾額,匾額之上的內(nèi)容不盡相同,有的刻著“和致祥”,有的則是“慎和謙”,有的是“孝悌慈”,有的是“耕讀”“篤靜”等等。整個黨家村還遵循他們一致推崇的家訓(xùn),其內(nèi)容共七條:
事能知足心長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若咨;
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yǎng),順有存;
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圓,行欲方,能欲多,事欲鮮;
富時不儉貧時悔,見時不學(xué)用時悔,醉后失言醒時悔,健不保養(yǎng)病時悔;
無益之事勿為,無益之人勿見,無益之書勿讀,無益之話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