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毛毛蟲,不少人會起一身雞皮疙瘩,這些顏色怪異、長相扎眼的毛毛蟲,光從外貌上就可以斷定絕非“善類”。但說到它們長大后的樣子,卻讓人類十分著迷,沒錯,它們就是傳說中破繭而出的蝴蝶。現(xiàn)在就讓我們看看,世界上最漂亮的蝴蝶在小時候是怎么防御敵人的。
有毒的藍(lán)閃蝶幼蟲
生活在熱帶地區(qū)的藍(lán)色大閃蝶,因絢麗的藍(lán)色翅膀,自古希臘以來,就有維納斯女神的美稱。不過,小時候的女神是不好惹的。除了體表有很扎的絨毛用以防身外,若遇到危險,幼蟲還會從體內(nèi)的腺體發(fā)出刺激性氣味,驅(qū)走捕食者。
法蘭絨蛾的幼蟲綿里藏針
法蘭絨蛾的幼蟲看起來毛茸茸、軟綿綿的,但嘴周圍的毛絨卻暗藏著連接了毒腺的針,如果你不小心摸了它一下,不僅會中毒,還會導(dǎo)致劇痛,在北美,它們被認(rèn)為是最毒的幼蟲。
這些長相酷似外星人的幼蟲,冬天到來時,不會像其它毛毛蟲一樣織繭保暖,它們會把蛹放在自己外骨骼脫掉的一層里,到天氣暖和,長成成年后再鉆出來。
偽裝者——西美臘梅燕尾蝶
西美臘梅燕尾蝶的拿手好戲就是偽裝。當(dāng)燕尾蝶幼蟲很小的時候,就會模仿鳥糞,讓捕獵者不會對自己感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幼蟲又會模仿毒蛇。在它的視覺器官旁,會長出充當(dāng)偽反射作用的白點,看起來就像一對蛇眼,在周圍醒目的黃色和綠色斑塊襯托下,讓捕食者錯以為:“這是一條危險的花蛇!”
天蠶飛蛾一次產(chǎn)100多枚卵
天蠶飛蛾可謂是“女大十八變”的典型代表。年幼時天蠶飛蛾是黑色的,皮膚也硬邦邦的,它沒法自由伸縮,但長大后,會長出一種全新的富有彈性的綠色皮膚。
剛孵化的天蠶飛蛾幼蟲是蜘蛛和鳥這些捕食者的最愛,所以成年天蠶飛蛾得產(chǎn)足夠的卵,保證捕食者吃完后,還能剩下后代存活。
貓蛾會噴射酸液
貓蛾幼蟲的自保絕技是從它們的臉上噴出甲酸,這是一種類似于蜜蜂螫刺里的化學(xué)物質(zhì),能讓獵捕者皮膚一陣奇痛。不僅如此,在它們的尾巴后面還長有兩個“鞭子”,如果遇到危險,能夠任它盡情鞭打。
粉紅色翼蝶有一排假牙
粉紅色翼蝶來自澳大利亞,這只小時候只吃素的蝴蝶,最大幼蟲卻能長到12厘米長,成年的粉色紅翼據(jù)說會達(dá)到17厘米長。
大個的幼蟲對于捕食者來說,無疑肉質(zhì)鮮美可口,但粉紅色翼蝶幼蟲有個大招—偽裝成“食人蟲”的樣子。當(dāng)遇到危險時,粉色紅翼蝶幼蟲會抬起頭,露出很大的眼點和長長的“下顎”,看起來就像有著兩排陰森森的白牙齒,張著大口的“食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