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太平天國時期江浙地區(qū)的槍船本屬地方黑惡勢力,清地方政府最初因鎮(zhèn)壓鄉(xiāng)民抗稅用之,此后槍船日興。至太平軍至,槍船參與地方治理,與洪、清發(fā)生關(guān)系,時而助洪,時而助清,或兩邊兼辦,表現(xiàn)不一。后遭太平天國清剿。太平天國覆滅后,清政府亦采取嚴厲措施會剿槍船,至此槍船之名始滅。槍船的興衰,折射的是政府權(quán)力消漲的邏輯。無政府狀態(tài)下盜匪紛起,人們求助于地方黑惡勢力以自保,此為“正式政府衰敗后的民間自救性代償”現(xiàn)象。然而,黑惡勢力參與地方治理,終非長久之計,短期或有用,日久則弊端叢生。
〔關(guān)鍵詞〕黑惡勢力;太平天國;槍船;地方治理;政府理論
〔中圖分類號〕D6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8048-(2016)03-0049-08
黑惡勢力,在道義上歷來受到譴責,在法律上也不受國家保護。它們作為非法會社而存在,私設(shè)公堂,擁有武裝,收取保護費,作為“地頭蛇”或“黑道”,歷來與政府正式行政相沖突。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地痞、流氓、惡霸等黑惡勢力參與地方治理的情況并不少見。特別是在中國古代,政府治理能力貧弱,以德國社會學(xué)家馬克斯·韋伯的話言之,叫做“皇權(quán)不下縣”。〔1〕所謂“天高皇帝遠”,一個地方為黑惡勢力把持,就很有可能為所欲為。地方政府對它們奈何不得,有時便會采取“招安”的策略,與其合作,甚至還會借助黑惡勢力,強制推行其政策。當黑惡勢力參與地方治理之后,會有怎樣的后果呢?一種充分考慮中國語境的政府理論,必須對這一問題作出回應(yīng)。
本文將圍繞太平天國時期江浙地區(qū)的“槍船”展開研究,旨在通過這一現(xiàn)象探討政府的起源、性質(zhì)、職能等基本問題,分析黑惡勢力參與地方治理的原因及后果。學(xué)界對太平天國時期槍船的既有研究,集中于史實的整理,多著眼于槍船與太平天國事業(yè)的關(guān)系去評價其功過,認為它們是“反動的武裝土匪”,〔2〕“流氓無產(chǎn)階級的組織”,〔3〕是地方上的不安定因素,對其貶抑甚多。誠然,槍船勢力之蠻橫行徑必須否定,但把槍船與盜匪混為一談,也是謬誤,須知時人談槍船與盜匪時,指的是兩個不同的群體。槍船之興起,絕非賭博成風(fēng)、道德敗壞可以解釋,它體現(xiàn)的實為政府現(xiàn)象。筆者認為,對太平天國時期江浙地區(qū)槍船活動的考察,因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將有助于我們看清楚政府的本質(zhì)、存在理據(jù)及其運行邏輯。歷史上槍船的興起,說明了政府衰落時會出現(xiàn)何種狀況。槍船的特點,它與清政府及太平天國曖昧而有多樣的關(guān)系,它參與地方秩序維系的起因與不同表現(xiàn)以及終遭清剿的結(jié)局,以生動的方式向我們揭示了政府與匪幫、合法武裝與非法武裝間的界限以及現(xiàn)代國家的本質(zhì)。
一、 槍船的由來
槍船,區(qū)別于民船,也不同于清軍的水師船只或太平軍的水營船只,它指的是擁有刀槍等武器設(shè)備的賭匪之船,原系賭博之徒為逃避官府緝查,又為維持賭場秩序而造的武裝小船,每船可坐兩到四人,稍大的槍船可乘五六人,形制為兩頭尖小,利于水上疾行穿梭,插有旗槍,故稱槍船,槍船勢力又稱“槍匪”或“小船水匪”。
《寇難瑣記》記載:“槍船匪徒,始自道光中年間,其初在賭博場停泊,恐地方官擒拿,又同黨中有爭毆事,藉以捍衛(wèi),未嘗害及良民也。道光末,連遭歉歲,鄉(xiāng)民抗糧者眾,官吏不能制。震澤令沈則可始用吳砂鍋等下鄉(xiāng)捉人,船漸繁盛。咸豐初,歸安令張家縉又用此輩擒捉長興頑民[王長春],自此之后,效尤蜂起,南潯有錢榮章、新塍有吳連升、盛澤有孫七、小雞法度,又有卜小二、沈三等,皆各爭勝逞強,多造船只,僭畫即邑官銜防衛(wèi)名號,游奕數(shù)百里內(nèi),幾于充塞江湖矣?!薄?〕
萬流的《槍船始末》記載說:“清咸豐三年,洪秀全踞南京。向榮、張國梁駐兵紫金山,筑長圍圍之,號江南大營。十年,大營潰。其間六七年中,蘇、嘉、湖一帶,人心漸覺浮動,桀驁不馴之輩,以保衛(wèi)鄉(xiāng)里為名,打造槍船,結(jié)黨橫行。槍船之起,始于蘇屬之吳江、震澤兩縣,蔓延于湖屬之新市、練市、雙林、烏鎮(zhèn),嘉屬之桐鄉(xiāng)、石門?!薄?〕震澤利用槍船鎮(zhèn)壓鄉(xiāng)民抗租一事,《槍船始末》也有記載:“咸豐四年,湖濱鄉(xiāng)民聚眾抗租、抗糧,震澤令姚銑言于江督怡良、巡撫吉爾杭阿,擬使蘇州撫標中軍何信義,率撫標兵至鄉(xiāng)。平望鎮(zhèn)人吳汝瑞言于姚:‘撫標兵若至,地方益多供給,而君與地方多不利,不如使槍船捕之為便。姚然其言。時巡撫令已下,何信義方調(diào)集兵勇,不日就道,汝瑞乃商之姚,急以照會卜小二等,與以團防名義,卜小二等遂捕抗糧、抗租之眾送縣。姚令乃稟省上何信義勿行,而將抗租、糧者廿余人解蘇州殺之。姚去職,后任縣令王壽邁下鄉(xiāng)曉諭,鄉(xiāng)人聚眾毆辱,殺其護勇一人。汝瑞更使槍船捕殺,因保六品官。然人心益覺騷動,而槍船遂懸掛震澤縣正堂旗,隱執(zhí)地方實權(quán),縣令拱手而已?!薄?〕
沈梓《避寇日記》里說:“時武備廢弛,嘉協(xié)行伍空虛,且皆老病不堪用,乃招聚槍船及博徒之善斗者為兵?!菚r各州縣武備廢弛,行伍空虛,乃赦濮院博徒沈牌士、嚴墓沈三、沙哥阿四、卜小二、小雞法大等(下缺約六七字)務(wù)即赦罪授職,于是槍船應(yīng)者以千計,船皆掛白旗,新塍市河槍船飛渡如織。”〔7〕不僅政府利用槍船,地方鄉(xiāng)紳也雇請槍船以抵抗太平軍下鄉(xiāng)“打先鋒”,聚槍船為團練。咸豐十年,“是時鎮(zhèn)上遷避紛紛,里中紳豪朱飛泉學(xué)博偕沈小蕓茂才等與沈牌士謀聚賭局槍船為團練,即土地廟捐厘局為團練局,寫捐餉,給口糧,外御長毛,內(nèi)綏土匪。蓋是時綢機廢,織工失業(yè),諸豪右雖疊經(jīng)賑饑,而諸無賴子未足饜其欲,早蓄異心為剽劫,聲且洶洶,故招集槍船為團練,所以戢之也。然槍船皆失業(yè)無賴子,而其勢更橫甚?!薄?〕
《談?wù)恪返淖髡呷绱嗣枋黾闻d一帶的槍船:“嘉郡,水國也,人情多蕩,其好賭若出天性,無賴之徒,修兩頭尖小輕船,架槍其上,始護私梟,繼護賭廠,勾通胥吏,作奸犯科,無所不為……。蓋道光之末,上恬下戲,養(yǎng)癰不治,比粵匪滋擾江南,愈容忍乃愈鴟張。至郡城陷后,亦有受招入伍圖效贖愆者,如石門一城曾招槍匪克復(fù)是也。第陰鷙之性,兇頑居多,土著匪類,誰貧誰富,如數(shù)家珍,支河汊港,梭織又熟,故海寧及海平乍浦四城之破,皆此類所為,而糾繆紛繁,筆不勝計,至今嘉興士民言之,猶切齒恨,其害可謂烈矣?!薄?〕
《劫余雜記》對當時槍船的情況,也有記載:“咸豐六七年間,著名賭匪喬家兜錢榮章,嚴墓沈三砂鍋阿四、震澤吳長林、新篁陳二、新塍吳連生、盛澤孫七等,皆乘寇亂,集無賴數(shù)百人,私制炮火槍刀,造小船容四五人者名曰槍船,就各鎮(zhèn)市設(shè)博場名曰老作,……汪家兜四牌樓城濠等處,各蓋廠聚博徒,招女優(yōu)時裝演劇,晝夜不輟,曰花鼓戲,佐以妓船各一二十艘,常用停泊,曰跳板船,畫舫笙歌,靡靡達旦。匪類則藉此以招博徒,得彩以供揮霍,數(shù)千亡命,恃眾橫行,睚眥殺人,戕官拒捕?!薄?0〕
綜上可見,“槍船”為賭匪、花船、私梟的武裝,本屬逍遙法外的地方黑惡勢力,但在各州縣武備廢弛、地方政府統(tǒng)治乏力時,地方官不得不求助于它,槍船由非法變合法,首領(lǐng)受政府官職,震澤開先例后,其余州縣紛紛效尤。槍船大興時,嘉湖一帶河汊湖面槍船達上萬只。與太平軍交戰(zhàn)期間,也有地方鄉(xiāng)紳雇請槍船為用,所謂“外御長毛,內(nèi)綏土匪”。槍船自是參與到地方秩序的維持中。
二、 槍船活動的基本狀況
槍船成幫成派。著名的槍船頭目,如盛澤孫七及其子孫四喜、小雞法度沈姓、嚴墓卜小二龍記與平望鎮(zhèn)吳砂鍋、嚴墓沈三榮記、烏鎮(zhèn)北柵新塍吳連升,新市施麻子,桐鄉(xiāng)周三岐記、胡坤記,舜湖江寧人臧省三,周莊費秀元父子。槍船成員皆為無業(yè)游民。槍船幫頭目即為賭場、妓船的老板,其手下常有兄弟數(shù)百,由不同級別的小頭目管帶?!胺矘尨饔泻阑哳I(lǐng)之,即賭局中之小伙計也,而小伙計之上又有大伙計,而大伙計又各來于頭家,頭家者豪猾之最大,能得其伙計之死力而用之者也?!薄?1〕
槍船成員的糧餉,由各頭目自籌。在清地方政府赦罪賜官,用其鎮(zhèn)壓鄉(xiāng)民抗捐抗租,后又用以抵抗太平軍時,其一切費用仍然自籌。槍船后來為鄉(xiāng)紳游說以對付長毛及盜匪時,鄉(xiāng)紳則籌辦糧餉供其支用。如盛澤孫四喜槍船,“鎮(zhèn)人抽餉以助”。〔12〕另外,有的地方槍船還設(shè)卡收稅。有些糧餉不夠,便下鄉(xiāng)劫掠鄉(xiāng)民。槍船的經(jīng)費還可以來自押送貨物、運送旅客而獲得的傭金。它能保障安全,相當于鏢局,又因槍船過卡時免稅,故中外商販運貨多雇槍船以逃稅?!笆菚r槍船甚強,凡客船過必看船索費,槍船過則聽其自過,不敢看也??蜕掏蜆尨瑸楸#瑒t免于稅矣?!薄?3〕“凡坐槍船出行者老賊不敢問,以槍船過卡者船不收稅。于是豪富之家各造槍船與各賭魁為伍,且深相結(jié)納?!薄?4〕槍船的經(jīng)費大多數(shù)情況下獨立,這使得槍船勢力具有相當?shù)莫毩⑿?。不過,后期有的槍船被清政府收編,接受江蘇巡撫的領(lǐng)導(dǎo)以進攻太平軍,也得到了省巡撫衙門的經(jīng)費支持。
槍船的日?;顒影?,“到處開設(shè)賭臺,包辦販鹽,招徠娼妓,設(shè)臺演劇?!薄?5〕槍船不是盜賊,“不搶劫、不擄掠,紳士多與酬酢往來,茍安一時?!薄?6〕但當太平軍至,槍船則不得不卷入到地方戰(zhàn)事之中。
各槍船幫對太平天國的態(tài)度不一,在不同時期,它們與洪、清的關(guān)系亦不同?!?7〕從洪、清方面來看,對槍船采取的策略在不同時期也不一樣。槍船助洪的記載,并不少見。太平天國聽王陳炳文、榮王廖敬順在嘉興造王府,工程浩大,前后七重,“七邑鄉(xiāng)官各承修一重,由十一年至克復(fù)之日止,工尚未竟,費用不貲,皆剝?nèi)≈耖g,而為之剝削者大抵槍船博徒居多”?!?8〕盛澤的槍船頭目孫四喜還與在蘇州的忠王李秀成一起策劃,滅了活動在當?shù)氐哪暇完笆∪龢尨?。?9〕
名義上歸順,實際上“兩不相犯”,是槍船與太平軍相處的一種更為常見的方式。這部分折射了太平軍在建設(shè)地方政權(quán)時遇到的阻礙。太平軍嘗言“妖兵不足慮,所慮者,小船水匪耳”。〔20〕盛澤鎮(zhèn)的孫四喜槍船,在太平軍至?xí)r,“與符天燕約,兩不相犯,盛澤賴以無恙”?!?1〕孫四喜曾對太平天國的官員威脅說:“凡遇我舟,不準究詰,舟師雖戴紅頂花翎,亦不準爾究問??傊?,爾不為官兵敗走,我舟必不助官兵,爾若為官兵敗走,爾亦不能禁我不助官兵。如果犯我一舟,爾亦勿想在江、浙河中行走。我能為官兵,亦能為盜。亦能為賊,終要報復(fù)而后已。”〔22〕平望的吳沙鍋槍船,在嘉興陷于太平軍后,也是“各行其事,兩不相犯,僅扯太平軍旗號而已”?!?3〕周莊費秀元槍船甚至可以直接出入太平天國控制的蘇州城,不必出入文書。“上年四月蘇城失守,費(秀元)感蘇州府吳公舊恩,即帶槍船水手數(shù)百名入城,賊人詢之來意聽之,及尋得吳公,急喚從人負之出,又幡然曰:尚有趙七大爺,遂復(fù)入訪得趙住于民家小屋中,亦負之出。陸君謂‘槍船可用,豈虛語哉?”〔24〕太平天國派人去周莊督辦稅收銀米,結(jié)果被費秀元手下“縛而沉諸河,賊乃不復(fù)派人到鄉(xiāng),悉聽費氏主持,里人賴以稍安”?!?5〕周莊槍船正是在此“兩不相犯”的名義下,作為一個獨立王國,暗中助清,成為城破后清政府地方官的避難所。
而有些槍船勢力則與太平軍直接發(fā)生沖突。如平望吳沙鍋槍船,在守平望、烏鎮(zhèn)時奮勇當前,在與太平軍的戰(zhàn)斗中身被數(shù)槍而死。吳砂鍋死后,鎮(zhèn)人竟“無不懷念沙害人(砂鍋,人又稱為沙害人)”?!?6〕又如烏鎮(zhèn)、新市、雙林、練市屬嚴墓卜小二勢力范圍。卜小二本持龍字旗號,太平軍至后易太平軍旗,接受太平天國的官職,每每助“打先鋒”。但后來卜小二部下劫掠太平軍“打先鋒”所獲的財物(謂之“剝毛皮”),惹惱了太平軍,終被太平軍下令剿滅?!安沸《⑸板伨闼?,喇叭死于平望,頭斷高躍尚尺余,惟盛澤雙喜官得免。”〔27〕《避寇日記》說:“迨至杭城破,湖城潰,賊無敵國之患,而所勢不兩立者獨有槍船,而賊遂有圖槍船之志矣。五月終,六月初,曾兵圍南京急,偽天王征各路援兵入援,偽忠王思欲救南京,而恐槍船之躡其后也。于是發(fā)令于六月十三日分兵各路擒獲,凡蘇、松、嘉、湖無不克期會同,而槍船竟為所制?!薄?8〕剿滅槍船,是因南京告急,忠王回師援救恐槍船襲其后。這種推測并非無依據(jù)。①太平軍克蘇州,并未禁絕蘇州一帶的賭娼,于是永昌徐渭書暗中約各槍船賭匪以赴蘇州開賭局為名,實際是要攻打蘇州?!巴〞诟髻€魁會合進剿,為邏者所得,故偽忠王先期拿槍船以絕徐之外援,槍船既滅,遂并力一鼓而破之云?!薄?9〕
清政府最初利用槍船彈壓抗租民眾,后又羈縻、籠絡(luò)槍船,進攻太平軍。然而在完全摧毀太平天國后,亦立即對槍船采取清剿措施,甚至利用收編的槍船去追剿其他槍船。“承平后江浙大吏復(fù)實力捕治,而槍船之名始滅?!薄?0〕“是年六月,曾帥收復(fù)南京,洪逆先以憂死……至水鄉(xiāng)各槍匪,如桐鄉(xiāng)之施尚嵩即施麻子,平湖之王英美即王四相,石門之周上林即周三,仁和大麻之林圣貴即林毛頭;山鄉(xiāng)棚匪如佛日塢之毛崇秀、林阿星、李大空等,蔣藩司遣兵拿獲,梟首示眾?!薄?1〕
①《寇難瑣記》的敘述與之不同。會剿槍船源于槍船力量過大?!犊茈y瑣記》,南京大學(xué)歷史系太平天國史研究室編:《江浙豫皖太平天國史料選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7頁。 三、槍船的特點
槍船勢力的特點,略述如下:
第一,槍船賭匪多為本地人,對本地情況極為熟悉。前文提及的南京臧省三南京幫槍船,由外地人結(jié)成,但亦長期生活在嘉、湖一代。槍船屬本地一霸,有“地頭蛇”的特點。故而太平軍進攻、占領(lǐng)一個地方往往需與其合作。槍船多由本地人構(gòu)成,“習(xí)地利”,了解一村一鄉(xiāng)孰富孰貧,而太平軍遠道而來,正需這樣的向?qū)?。故時人沈梓說:“槍船者,長毛之羽翼,而長毛者,槍船之君主也。長毛無槍船則不能深入內(nèi)地,槍船無長毛則不能橫行一世,何也?長毛不習(xí)地利,而槍船習(xí)地利也;槍船不能自立旗幟,而有長毛在,則可以自立旗幟也。”〔32〕
第二,槍船由于太平軍的到來而由非法轉(zhuǎn)變?yōu)楹戏ǎ粌H政府赦其過,地方紳富也爭相拉攏,借以保一方平安。而太平軍的反抗朝廷性質(zhì)與槍船更能走到一起,二者均是游離于清政府正式統(tǒng)治體系之外的異質(zhì)成分。太平軍最初的安撫、封官政策也使槍船可以自立旗幟,正式發(fā)展壯大。
第三,槍船沒有政治口號與行動綱領(lǐng),“素無大志”,〔33〕“見利則起,易收難制”。在戰(zhàn)斗中,則因其未經(jīng)正式軍事操練,不習(xí)陣法,可守難攻。故而槍船為官府所用攻長毛,取效甚微。在戰(zhàn)斗中,亦往往著眼于本幫狹隘利益之考慮,“不知大計,不明禍福,不能聯(lián)絡(luò)一心”?!?4〕時人對槍船在軍事作用上之特點早有認識:“用槍船之人,利在襲取埋伏,及于水道邀擊而已,不可以攻城野戰(zhàn)。何也?以未習(xí)行伍紀律故也?!薄?5〕又說:“槍船賭棍見利則起,易收難制,他日轉(zhuǎn)召噬臍之患?!薄?6〕李鴻章在給曾國藩的信函中也稱:“蘇、嘉各處槍船,約有萬余只,大都游民、土匪,依違兩邊,用以偵探、鄉(xiāng)導(dǎo)則可,沖鋒陷陣則不能?!薄?7〕
第四,槍船為公開活動、具有明確標識的獨立武裝,非秘密會社。槍船旗槍林立,掛各字旗號,公然游弋于河道。槍船或受清、或受太平軍策封,或同時得到雙方的默認,有的槍船幫首領(lǐng),同時接受兩邊的官銜,但總體上槍船“既非助清,亦非助洪,與兩方俱通聲氣”。〔38〕槍船武裝雖非經(jīng)正式訓(xùn)練的軍隊,但它有其江湖規(guī)矩,并非散兵游勇,相比以扁擔、門閂及極少鳥槍武裝的鄉(xiāng)勇團練,在軍事行動中亦多少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槍船兩頭尖小,在水中行動迅捷,可入鄉(xiāng)間小河,機動靈活,再配以精于射擊的鳥槍手、獵槍手,使其如輕騎兵一般能夠以少勝多,以小股力量牽制大部隊,故能在地方治安中發(fā)揮作用。
第五,在保一方平安方面,各幫槍船表現(xiàn)不盡相同。有的槍船勢力通過與長毛打硬戰(zhàn)保衛(wèi)鄉(xiāng)里,有的通過與長毛訂互不侵犯之約,使本鎮(zhèn)免遭擄掠,如孫四喜金記,確實起到了其作用。史載有人借機敲詐商戶,卜小二槍船立即捉拿正法?!?9〕而有些槍船不過以御長毛為名,斂財掠奪,胡作非為?!叭談t橫刀過市,騷擾閭閻,夜則十百成群,四處劫掠,搶孀逼醮,擄人勒贖,恣所欲為,蓋至是爾槍船賭匪之為禍烈矣?!薄?0〕《寇難瑣記》記載,辛酉五月廿六,長毛犯菱湖鎮(zhèn),槍船“但以守衛(wèi)為名,半肆劫奪,及聞長毛至,早已揚去?!L毛去后,市肆無恙,賭博、妓船復(fù)集”,〔41〕并不能很好地保衛(wèi)鄉(xiāng)里。
四、基于政府理論的思考
槍船興衰,背后是政府權(quán)力消漲的邏輯。對于當時民眾而言,在清軍與太平軍曠日持久的拉鋸戰(zhàn)中,他們面臨的擁有暴力手段的力量有:一是指太平軍,分屬不同的王,紀律參差不齊,對待百姓的態(tài)度也不同,有的仁慈寬厚,有的不免暴虐,“一樣長毛,好歹不一”?!?2〕另外,盡管太平軍有軍紀,然而令不行,禁不止,亦不能避免,“禁焚掠,張偽示于四邑,而遭俘擄者勿絕也”,〔43〕并且,太平軍內(nèi)部有時也會因爭奪統(tǒng)治區(qū)域而發(fā)生沖突,故而有的村莊會被不同部屬的長毛反復(fù)“打先鋒”。納貢投誠的村莊,也并不一定安全?!胺惨鸭{貢地方,亦被擄掠奸淫,鄉(xiāng)官莫之能禁,打過先鋒的地方,復(fù)至擄掠,賊謂打太平先鋒?!薄?4〕一些戰(zhàn)敗的散兵潰勇,或者違反軍紀的太平軍,私打先鋒,也會滋擾民間?!胺策^路落鄉(xiāng)之打先鋒者,稱為‘野長毛?!薄?5〕“野長毛”危害鄉(xiāng)里,為民眾憎惡。然而太平軍志在推翻清廷,統(tǒng)一全國,這與匪盜截然不同。太平軍在永安的文告即把自身與大頭羊、大鯉魚等盜匪相區(qū)別;而長毛擄掠,可分二種,一為私打先鋒,太平軍亦查禁之;一為針對頑固支持清軍負隅頑抗的地方打先鋒,太平軍稱他們有權(quán)那樣做,因為那些人是敵人?!?6〕二是指清官軍。軍紀敗壞、吸食鴉片、敲詐勒索,奸淫婦女,作戰(zhàn)力弱。時人有言,官軍“作為與長毛大略相等,所至奸淫劫掠,大為民害,且與長毛表里相比合”?!?7〕更言“所稱官軍者,劫才(財)女外,無他技”?!?8〕常因糧餉不到位,有錢則打,沒錢不打,甚至要求地方辦理鴉片供應(yīng)才能出戰(zhàn),出告示稱“兵無煙土,無力戰(zhàn)守”。〔49〕有時與太平軍交戰(zhàn),不殺不燒,只想擄對方營地里的財物。當嚴禁擄物后,這些兵勇竟然不愿去作戰(zhàn),縱然下城,也不肯出力。〔50〕兵臨城下,居民夜出守垛,兵勇則趁機“入人家強取衣物”?!?1〕在浙江越州,大敵當前,卻發(fā)生清兵勇擾民致亂、官民互毆、居民處死兵勇的事情?!?2〕有些雜宿于民居中的兵勇,“亂房帷,發(fā)藏笥,易物用物,細大不捐,任負所弗勝,奪民舟以載之,不受者力脅之。劫子女勒贖,得金無算,所信所宿,壞亂尤劇,惟焚者鮮,于盜為勝。若布民艇勇,故為盜,乃無論,自是而賊所未及者,官軍盡之矣?!薄?3〕蘇州城被太平軍攻占,官軍潰退時,蘇州百姓竟憤怒地“要殺怯將潰卒于路,奪其所奪之輜重,海沸江翻,天昏日暗”。〔54〕諸暨興起的團練,宣稱不管官軍長毛,一概不許入境,〔55〕可見彼時清官兵不受百姓擁護。清方將領(lǐng)江忠源奏疏亦稱官軍形同盜賊,“民不怨賊而反怨官兵”?!?6〕三是指真正的搶劫放火盜竊者,民間稱短毛。短毛于戰(zhàn)亂時渾水摸魚、殺人劫財,最為民眾痛恨。有的盜賊借人們畏懼太平軍的心理,造謠大喊“長毛來了”,以此“惑走居民,乘隙竊物”?!?7〕有本地土匪,〔58〕也有流竄作案的外地匪幫,著名的如巢湖幫。有些土匪,太平軍也怕它三分。有的冒充槍船劫財擄物,有的扮長毛劫掠?!靶鹿鶃y民牛皮糖阿增等共十余人,偽扮長毛,昏夜入人家劫掠,覺焉,獲八人,殺之?!薄?9〕“常州無錫地處無賴,扮作長毛,跟來擄掠,故尤覺不堪之至?!薄?0〕太平天國在與外國人的外交文書中,也提到偽長毛滋事的情況?!?1〕四是指自辦團練。多以白布裹頭,謂“白頭”?!?2〕有的地方團練有名無實。時人嘆“自南京不守以來,年年辦團練,辦防堵,寫捐抽厘,每年率數(shù)十萬,盡干沒于奸墨官吏、貪污紳董之手。所謂團練者,循虛文保甲而已;所謂防堵者,挨戶支更而已;所謂設(shè)卡盤查奸細者,抽稅做贓,大為商賈害而已。且又旋舉旋廢,武官不練一兵,地方官紳不募一勇,要害水口不設(shè)一險,一聞賊兵至,則相率而逃,致賊長驅(qū)直入,城門不閉,而重城險隘反為賊據(jù)”?!?3〕有的地方則團練甚強,為太平軍之勁敵。五是指夷兵:即洋槍隊,始于華爾之常勝軍(原名長勝軍,“長勝改常勝者,避長發(fā)之嫌也”〔64〕)洋槍隊因武器優(yōu)勢,為太平軍死敵。洋槍隊里并不全是洋人,“顧名為洋兵,實則募華人之桀者充之,不過數(shù)十洋人為之教師領(lǐng)隊而已”?!?5〕法國士兵用花布纏頭,英國士兵用綠布纏頭,故人呼花頭、綠頭。夷兵擾民,也時有發(fā)生。“守城夷兵出城滋事,城中僻靜處亦有叩門入內(nèi)搶物者,居民紛紛上訴,出示禁約。十一日,夷兵在南門外毆傷百姓三人?!薄?6〕因洋槍隊有“厚餉”,桀驁之徒嗜利忘義,多投入其中,后來寧波很多標兵竟也棄伍籍轉(zhuǎn)投洋將充丁勇,這些洋槍隊里的中國人又挾洋人之勢,橫行鄉(xiāng)里,官司莫敢詰治。客強主弱,引起清廷上下的重視,遂決定削減夷兵。〔67〕六是指本文討論的槍船。
平心而論,當時江浙百姓因各種傳聞,對太平軍充滿恐懼,但他們最憎惡的并非長毛,而是盜匪。因為長毛到來,事先常可知道,從而有逃避的時間。而盜匪則常常半夜上門,來去不定,無暇躲避,且“土匪攫取民物更甚”?!?8〕關(guān)于當時盜匪蜂起的記載很多。有的活動于水邊,曰水匪,有的盤踞于山鄉(xiāng),曰棚匪,“佛日塢橫山等村之棚匪,時聞?chuàng)尳?,不堪其擾”?!?9〕即使本村居民中,也有歹人趁他人避難時入室行竊。其造成的損失,重于其他劫掠者?!八休w重,賊擄去十之三,惡鄰擄去十之七?!薄?0〕長毛所雇農(nóng)夫,也跟著擄掠,所擄財貨衣物,“匪取十之三,夫取十之七,十室九空,囊括殆盡,得利則滿載而歸,失利則焚燒屋宇?!薄?1〕此類情況下,政府既無力保護他們,于是擁有武裝的本地槍船便成為他們的靠山。〔72〕人民出于對生命安全的考慮,已全然忘記槍船本為無賴博徒。戰(zhàn)爭狀態(tài)下,無政府時的朝不保夕,讓人們自發(fā)到黑惡勢力那里去尋求保護,槍船儼然是“必要的惡”。人們從自己的遭遇中,認識了壞政府好于無政府的道理?!稑尨寄返淖髡呷f流說:“語云:將萎之花,慘于枯木。大亂將至未至之時,人們恐怖之心理,與婉轉(zhuǎn)求全于豪強、地痞之下,惡政府猶愈于無政府,其語驗矣?!薄?3〕
無政府狀態(tài)下的首要問題,在于盜匪紛起。當時,清王朝與太平天國為較量中的兩個政權(quán),二者或有優(yōu)劣,于民眾而言聊勝于無政府。而二者交戰(zhàn),爭奪對地方的統(tǒng)治權(quán),在勝負未決前,亦似于無政府狀態(tài)。戰(zhàn)爭不免導(dǎo)致無辜殞命。然而,無政府狀態(tài)下盜匪的危害,與戰(zhàn)爭本身帶來的殺戮,完全不同。一者以和平、秩序為目的,一者以殺人越貨為目的。在無政府狀態(tài)下,社會明顯分成兩部分:一為心中尚有禮義廉恥感的人,他們致力于重建地方政權(quán)或?qū)ふ乙粋€能提供基本安全保障的替代性組織,如槍船;另一些人,則趁火打劫,渾水摸魚,大叫“誰叫爾不去搶”。〔74〕政治思想家曾經(jīng)對無政府狀態(tài)下人會如何行為作出多種假設(shè),比如霍布斯設(shè)想在無政府的戰(zhàn)爭狀態(tài)下,人們最后會借助理性構(gòu)建國家走向和平,洛克設(shè)想政府出現(xiàn)之前人們終因保護財產(chǎn)、仲裁糾紛的需要而構(gòu)建出一個有限政府,無政府主義者則相信如果沒有政府,社會反而能良好運行?;跉v史事實的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與這些理論假設(shè)不同的是,無政府狀態(tài)下,人們并不是按同一個模式去行事,而是往兩個不同的方向發(fā)展,呈現(xiàn)出二元分化的趨勢。分化的結(jié)果,是一部分人創(chuàng)建一個政府,來制服另一部分為非作歹的人。正是盜賊行徑,引出了成立政府之必要。美國學(xué)者奧爾森基于“流寇”與“坐寇”的區(qū)別,著眼于權(quán)力與繁榮的關(guān)系,來解釋政府的起源,貌似有理,其實不然。奧爾森想象流寇初事不定期的劫掠,后經(jīng)理性算計,發(fā)現(xiàn)占山為王,按一定比例征稅所獲得的財富大于竭澤而漁式的劫掠,于是匪幫搖身一變,成了國家?!?5〕筆者認為,這樣的流寇,其實不存在,指望流寇進行理性計算,誤把盜匪當成了善于經(jīng)營的生意人。流寇流竄作案,危害人民生活,唯有另一種能夠在武力上征服它的力量能制止,這種力量便是政府。政府不是從盜匪搖身一變而來,而是為鎮(zhèn)壓盜匪而來。
政府最基本的職能是保障安全。當正式政府權(quán)力衰敗時,新的武裝力量取而代之。槍船的興起,反映了地方政府行政能力衰敗時民眾為克服無政府狀態(tài)下的混亂而尋求替代物的努力。此時匪船由非法變?yōu)楹戏?,取代政府成為公共安全的提供者。這種現(xiàn)象,筆者稱之為“正式政府衰敗后的民間自救性代償”。現(xiàn)代國家是壟斷暴力與租稅的國家,〔76〕而國家權(quán)力衰敗,結(jié)果則是暴力與租稅皆不能壟斷,人民轉(zhuǎn)而向能者尋求庇護。它揭示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保護與服從關(guān)系是最根本的一條。基于同樣的政府權(quán)力邏輯,當太平軍在該地區(qū)站穩(wěn)腳跟,具備肅清槍船的能力時,忠王一聲令下,橫行多年的各路槍船不到半月即行肅清,自是衰落。時人嘆服說:“徐撫軍合兩浙官員禁除賭匪,窮年累月而不得,而偽忠王以一土寇之號令一朝滅之而肅清?!薄?7〕此處可見忠王政令之暢通及太平軍地方政府能力之強。而起初清江浙巡撫曾幾次試圖剿槍船,常常是此拿彼竄,兩省會剿則復(fù)歸為民,又有胥吏通風(fēng)報信,未及出動,槍船已得信先遁。清咸同時期地方政府能力之弱,于此也可見一斑。及至太平天國覆滅,清政府恢復(fù)了元氣,亦采取嚴厲措施清剿槍船,全然不顧它在助清滅洪時所做的貢獻,背后實為同樣的國家權(quán)力邏輯。
槍船的命運提示,黑惡勢力甘心為政府利用,并無美好前景,異質(zhì)的成分終究無法融合在一起。而政府勾結(jié)黑惡勢力參與地方治理,昭示的正是政府行政的乏力,或可解一時燃眉之急,長期則弊端叢生,無異于飲鴆止渴,實為大亂之兆,為政者不可不察。
〔參考文獻〕
〔1〕〔德〕馬克斯·韋伯.儒教與道教〔M〕.洪天富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109.
〔2〕曹國祉.太平天國革命時期江浙太湖地區(qū)槍船的性質(zhì)問題〔J〕.史學(xué)月刊,1960,(2).
〔3〕賈熟村.太平天國時期的“槍船”〔J〕.浙江學(xué)刊,2001,(6).
〔4〕〔26〕〔41〕南京大學(xué)歷史系太平天國史研究室編.寇難瑣記〔A〕.江浙豫皖太平天國史料選編〔C〕.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169,152,142.
〔5〕〔6〕〔12〕〔15〕〔16〕〔21〕〔23〕〔27〕〔33〕〔38〕〔73〕南京大學(xué)歷史系太平天國史研究室編.槍船始末〔A〕.江浙豫皖太平天國史料選編〔C〕.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125,127,127,125,126,127,126,128,126,126,129.
〔7〕〔8〕〔11〕〔13〕〔14〕〔19〕〔20〕〔28〕〔29〕〔32〕〔34〕〔35〕〔36〕〔39〕〔47〕〔48〕〔55〕〔63〕〔77〕羅爾綱,王慶成.太平天國:八〔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8,10,80,53,138,45,138,138,149,137,138,81,216,59,60,60,54,54,139.
〔9〕〔18〕〔24〕〔31〕〔45〕〔48〕〔52〕〔53〕〔54〕〔64〕〔65〕〔66〕〔67〕〔69〕〔70〕〔74〕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6冊〔M〕.神州國光社,1952.578,578,470,642,638,767,780,772,576,614,614,522,615,641,804,670.
〔10〕〔30〕〔40〕〔42〕〔43〕〔50〕〔57〕〔58〕〔60〕〔71〕〔72〕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5冊〔M〕.神州國光社,1952.311,311,311,366,56,366,338,366,85.
〔17〕王衛(wèi)平.太平天國時期太湖地區(qū)槍匪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xué),2003,(1).
〔22〕燐血叢鈔〔A〕.太平天國史料專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14.
〔25〕貞豐里庚申見聞錄:上卷〔M〕.光緒刻本.
〔37〕朋僚函稿:卷一〔A〕.李文忠公全集〔C〕.臺灣:文海出版公司,1973.45.
〔44〕〔59〕〔62〕〔68〕虎窟紀略〔A〕.太平天國史料專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0,24,18,19.
〔46〕羅爾綱,王慶成.楊篤信牧師的小冊子〔A〕.太平天國: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258.
〔49〕〔51〕南京大學(xué)歷史系太平天國史研究室編.金壇圍城追記〔A〕.江浙豫皖太平天國史料選編〔C〕.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69-70,76.
〔56〕太平天國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110.
〔61〕羅爾綱,王慶成.贊嗣君蒙時雍等致賓漢艦長復(fù)照〔A〕.太平天國:十〔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307.
〔68〕虎窟紀略〔A〕.天平天國史料專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
〔75〕〔美〕奧爾森.權(quán)力與繁榮〔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76〕〔德〕諾貝特·埃里亞斯.文明的進程:第2卷〔M〕.袁志英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118.
【責任編輯:石本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