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就職演說昨天上午發(fā)表。演說近40分鐘約5940字,其中提到“臺灣”41次,“這個國家”13次,“中華民國”5次。圍繞備受關(guān)注的兩岸關(guān)系問題,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識”,也沒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話語。
她是這樣說的:“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互相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xié)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此外她表示新政府會依據(jù)“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guān)系條例”等施政。
蔡用“九二事實”代替“九二共識”,并且提到“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guān)系條例”,能給人一些想象,因為“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兩岸人民關(guān)系條例”也體現(xiàn)“一國兩制”的概念,有人會有似是而非的印象:蔡英文是不是接受了“一中”共識呢?但是蔡沒說“憲政體制”與“一中”的關(guān)系,“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中”,“九二事實”缺的就是這個核心,所以人們又可以朝相反的方向理解。這個效果顯然就是這位臺灣“新總統(tǒng)”所要追求的。
一個很清楚的事實是,蔡英文對兩岸關(guān)系政治基礎(chǔ)的表述比馬英九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有了很大倒退。當然了,她與陳水扁公然推動“法理臺獨”還是有所不同。那么她究竟是“進步”了呢,還是“退步”了呢?
對大陸來說,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她對“一中”需要做進一步的明確回答,這一重大原則是不能通過模棱兩可的文字游戲來替代的。在這個問題上大陸沒有退讓的空間,如果我們退了,就意味著“一中”原則可以打折扣,臺激進勢力就可能進一步認為“臺獨”是可以通過變通的柔性方式來加以推進的。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民進黨過去有過言行不一、背棄承諾的不良記錄,蔡表示會尊重“九二事實”,并針對“九二會談”使用 了“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等表述,那么這一態(tài)度是否會用來引導臺灣社會維護“一個中國”的體系,不能光聽蔡怎么說,還要看她和民進黨接下來怎么做。
蔡表示珍惜兩岸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xié)商所積累形成的現(xiàn)狀與成果,而實際上,這些成果在過去8年中積累得最多,尤其是兩岸業(yè)已形成的制度化交流機制以及與陳水扁時期臺海動蕩形成鮮明對照的和平穩(wěn)定成果。維持這些現(xiàn)狀,顯然需要民進黨當局與大陸確認體現(xiàn)“一中”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chǔ)。
在今天的講話中蔡還提出“兩岸的兩個執(zhí)政黨應(yīng)該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她顯然是希望中共像對待國民黨一樣對待民進黨。然而眾所周知,民進黨至今不肯放棄“臺獨”立場這個“歷史包袱”,這種情況下中共若與民進黨開展黨際交流,等于間接承認了“臺獨”的合法性。
需要指出的是,自蔡英文“大選”獲勝后,島內(nèi)“臺獨”勢力蠢蠢欲動,上演了一些政治鬧劇,也有在文化上搞“柔性臺獨”的明顯傾向。對于這一切,以蔡英文為主席的民進黨顯然負有責任,這個評價無論拿到什么范圍都講得通。
回顧過去16年,應(yīng)當說“臺獨”的氣焰被打下去不少,蔡英文比陳水扁“溫和”,更多是這一大局變化的體現(xiàn)。蔡今后會不會進一步模糊她的“臺獨”理念,朝著“一中”的方向靠攏,或者她會相反,恐怕大陸方面接下來能夠施加多大壓力將起決定性作用。“一個中國”的牽引力主要來自于大陸的作為,也來自臺灣民眾對和平發(fā)展的強烈愿望,這一切越強大,越有助于民進黨內(nèi)的一些人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