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玲
老友病得不輕,前去探望才了解,原來他是因為在家自行拔火罐方法不當所致。眼下有不少老人平時有個頭疼、腰疼、腿疼的,都愛在家自行拔個罐以緩解病痛。在家自行拔罐可以,但一定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否則會適得其反。
一戒不問身體部位。不是身體所有的部位都適合拔罐,一般拔罐的部位要選擇肌肉組織豐厚處,如背部、臀部、大腿、小腿、上肢等部位,只要罐的負壓足夠吸附就可以,最常見的是背部拔罐。腰腿痛、肩背痛等疾病,常選擇在局部疼痛部位留罐,而咽部、前胸是禁拔的部位。
二戒“時間越長越好”。很多人持有“拔罐時間越長越好”的錯誤觀點。拔罐治病需要控制好時間,有些人喜歡長時間拔罐,一拔就是1個小時,覺得身上非常舒服,這很危險,容易出現(xiàn)皮膚破損、水泡、燙傷等不良反應。一般臨床建議,拔罐10分鐘左右為宜,每周2次至3次為宜,不能貪多。起罐時,用一只手拿住罐子,另一只手按罐口邊的皮膚,待空氣緩緩進入罐內(nèi),罐會隨即落下,切不可用力起拔。
三戒缺少輔助而拔。必要時應選擇相應穴位來輔助治療,如感冒發(fā)燒者,除了在肌肉酸痛部位拔罐外,還可以選擇肺俞穴、大椎穴放血拔罐,或在背部涂搽少許按摩油,從脖頸到腰部上下滑動“走罐”,刺激督脈和膀胱經(jīng),幫助驅(qū)邪外出。
四戒拔罐成癖。健康體質(zhì)的人不需要經(jīng)常拔罐。有些老人認為拔罐是保健手法,便拔罐成癮,這樣很不利于健康。
五戒飲食不忌。拔罐前少吃辛辣食物,忌食牛羊肉、海鮮,少喝酒。
六戒立馬洗澡。拔罐后由于局部皮膚受到負壓作用刺激,局部毛孔、汗腺開放,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快,馬上洗澡,特別是洗冷水澡,可能導致寒濕之氣侵入人體,有引起肌肉酸痛或感冒的可能。所以,單純拔罐或走罐之后,最好不要立即洗澡、泡溫泉,應隔一段時間后再進行。
七戒不論年齡。有些老人不僅給自己拔,還喜歡給晚輩們也拔拔罐,其實沒有必要。小孩的皮膚比較稚嫩,如果不是有什么疾病需要通過 拔罐治療的,不要給小孩拔罐。而且70歲以上的老人不宜連續(xù)拔罐,要隔日或隔三岔五地拔罐。
老人如果病情較重,千萬不要過分自信,建議還是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拔罐治療,因為醫(yī)生會根據(jù)病情,按穴位拔罐,這樣能起到根治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