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Krugman
本周(5月9日那周)似乎成了特朗普的稅收謎團周。其中一個謎團是,不同于當今主要政黨其他候選人的做法,特朗普拒絕公布自己的納稅申報單。另一個則是,在決定請一些專家來改進自己荒唐可笑的減稅方案后,他卻選擇了一群頭腦不清楚的家伙來提供服務。
先說第一個謎團:特朗普借口說,他的納稅申報單正在審計,因此無法公布,這顯然是在撒謊。恰恰相反,正在審計(至少他說自己在接受審計)的話應該更容易公布才對—畢竟,他不用擔心這會引發(fā)另一次審計。他肯定有所隱瞞,會是什么呢?
可能是他納稅額太少,2012年時類似的情況曾給米特·羅姆尼造成打擊。但我對此表示懷疑,考慮到特朗普自吹自擂的能力,他或許會夸耀與其他失敗出局的人相比,自己在跟稅務體系博弈方面能力有多強。
所以我猜,那些申報單中隱藏著骯臟的秘密,即他并沒有自己吹的那么有錢。許多觀察人士與我看法相同。在特朗普的世界里,公布自己的身價只有一二十億美元,或者甚至還不到10億美元,是一件會讓他極其難堪的事情。因此,他要死扛到底。
同時,我們可以看看特朗普的政策方案。他在這方面同樣自行其是,跟他試圖躲避個人財務檢查一樣,這也很說明問題。
截至目前的情況是,去年秋天,特朗普說他要打破共和黨的教條,提高富人的賦稅。而后來他公布的一份稅收計劃,實際上卻是對富人大幅減稅。根據(jù)非黨派人士的測算,這將使財政赤字爆炸性增長,讓美國在10年內增加大約10萬億美元的負債。
不過,特朗普的言辭和具體方案之間的矛盾,似乎并沒有對他的共和黨初選造成影響。那些具體方案多么不負責任也沒關系,因為在共和黨提名選舉中,他的主要競爭對手都提出了會給預算造成災難、對富人巨額減稅的方案。雖然他們的方案不像特朗普的那么離譜,但是這種差別在初選中不算什么—4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誰還在乎這個?
不過,在獲得提名后,特朗普顯然覺得有必要讓自己更體面一些。我猜想,他的目標是把重要的數(shù)據(jù)降下來,來滿足媒體做錯誤類比的偏好。希拉里的計劃其實合乎情理,而特朗普將耗資4萬億美元,接下來他會說哪個計劃對赤字沒有影響呢?其實都一樣啊!
他再一次暗示提高富人的賦稅,然后再后退一步,讓輕信的媒體照單全收。
根據(jù)《政客》(Politico)的報道,真正有趣的是特朗普請來改進自己計劃的人:CNBC的拉里·庫德洛和傳統(tǒng)基金會的斯蒂芬·摩爾。這條消息能讓全美的經濟分析師把早上的咖啡吐出來。
給不了解情況的人掃個盲:庫德洛保持著在各個方面都出錯的紀錄。2005年,他嘲笑“那些預測拉斯維加斯或佛羅里達州的那不勒斯房價會崩潰,擊垮消費者、經濟的其他領域以及整個股市的笨蛋們”,然而后來那些事卻一一應驗。摩爾的預測紀錄與前者不相上下,他在搞清事實方面同樣極度無能。
那么,特朗普為什么請這些人來改進他的方案?
也許這是一種示好的姿態(tài),引入在共和黨高層中具有影響力的庫德洛和摩爾,是為了讓黨內人士放心。
不過我猜,更簡單的理由是,特朗普似乎沒有什么經濟學知識,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什么。比如,他一直聲稱美國是全球賦稅最高的國家,而實際上我們的賦稅在發(fā)達國家中墊底。
所以,他也許只是與電視上看到的幾個人走到了一起,認為他們既然出現(xiàn)在電視上就一定熟悉自己所在的領域?,F(xiàn)在,你可能會問,一個如此粗心、如此漠不關心的人怎么能在商業(yè)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功?答案在于,他真的有那么成功嗎?那些納稅申報單里到底隱藏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