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雜糧只要品種選擇正確,對胃腸健康很有好處。現(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吃全谷雜糧有利于改善大腸菌群,而大腸微生物如果“好細菌”占主導地位,對減輕拉肚子問題也有好處。即便不說現(xiàn)代科學,說傳統(tǒng)養(yǎng)生也可以——古人就認為五谷雜糧能“健脾胃”。特別是小米、大黃米(黍子)、黏高粱米、糙米這些,又好煮又好吃。用它們混合起來,加點糯米,煮成黏軟的雜糧粥喝,很適合容易胃堵、消化慢、吃涼東西容易拉肚子的人。建議再加點大棗桂圓枸杞之類的水果干,增加美食感,而且對腸胃也非常友好。
紅小豆、燕麥片、大麥、芡實之類雜糧也能少量食用,但它們消化速度較慢,最好配合大米和小米,用豆?jié){機一起打成糊糊,就比較容易消化了。請注意,黃豆黑豆不是雜糧,而且含抗營養(yǎng)物質(zhì)比較多,不適合用來做消化不良者煮飯煮粥的食材。
(摘自《大河健康報》文/范志紅)
這3招,讓你鼻竇炎不發(fā)作
(1)每天跑步5000米。跑步后鼻腔通暢,這是因為血液循環(huán)加快,同時還能將鼻竇的炎性分泌物帶走。同時,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感冒,減少鼻竇炎發(fā)作。
(2)每天洗冷水澡。從夏天開始洗冷水澡,并且堅持到冬天。用冷水洗臉也可以,但效果更好的就是洗冷水澡。洗冷水澡可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鼻腔對抗外界的病毒、細菌的能力也隨之增強。
(3)沖洗鼻腔。平時可以選用0.9%的生理鹽水清洗鼻腔,這個濃度的生理鹽水下,鼻腔內(nèi)的纖毛活動能力最好,可以達到較好的清潔作用。需要提醒的是,高滲鹽水,含鹽分比較多,會對鼻腔黏膜和纖毛造成損害,只能短期用。
(摘自《羊城晚報》文/張華)
不吃藥也能敗火
與其等上火癥狀嚴重了再吃藥補救,不妨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提前滅掉體內(nèi)的“火苗”。
1.多喝白開水:喝水能加快新陳代謝,冷卻體內(nèi)燥熱,緩解煩躁的情緒。建議每日至少飲水1200毫升(約兩瓶礦泉水)。
2.屋里放盆水:冬季上火多因“燥”,除了給身體補水,還應(yīng)給干燥的空氣加濕,有利于機體抵御病菌的威脅??墒褂眉訚衿?、放一盆水、常開窗通風等,保證濕度在30%~60%之間。
3.早睡晚起:熬夜會損耗陰氣,肝臟得不到充分休息,引起頭暈、眼干、易怒、兩眼發(fā)紅等肝火旺盛癥狀。冬春季節(jié)建議晚上10點前睡覺,早上6點后起床。
4.常揉肚子:面對上火引起的便秘,可嘗試輕揉肚子,增加胃腸蠕動,通便后火氣往往會消散。
方法:單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向外畫圈,堅持5分鐘以上,直到腹部微微發(fā)熱。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5.適量運動: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可排解煩悶,澆滅心火,增強體質(zhì)。但要注意兩點,早上鍛煉最好等到太陽出來后;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宜。
6.吃點“冷”食:可以根據(jù)體質(zhì)適當吃點“冷”食作為調(diào)節(jié),腸胃健康者可以吃點涼菜,腸胃不太好的人可以吃點大白菜、芹菜等涼性食物,少吃菠蘿、橘子等熱性水果。
7.按摩降火穴:常按照海穴、涌泉穴、合谷穴3個穴位有降火功效。照海穴,位于足內(nèi)側(cè),內(nèi)踝尖下方凹陷處;涌泉穴,位于腳掌前部1/3、腳緣兩側(cè)連線處;合谷穴,即虎口。
按揉時間不宜太長,也不宜用力過猛,以5~10分鐘感到微微酸脹為宜。
(摘自《生命時報》文/張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