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魂歸故里

2016-05-24 17:56:37
中外書摘 2016年5期
關鍵詞:鳳凰衛(wèi)視遺骸志愿軍

2010年是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60周年。

這一年的6月,鳳凰衛(wèi)視的一個攝制組進入韓國拍攝紀錄片《異國青春——抗美援朝60周年祭》。編導秦晴很年輕,之前從未觸碰過關于志愿軍的題材,甚至沒有太多地關注過抗美援朝的故事,但那天他們的采訪車拐下公路,在山坡邊停下時,他們突然感到心跳莫名加速,手腳發(fā)涼——有些東西是來自血脈的!

他們尋找的是一處葬有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烈士遺骸的墓地。這處墓地位于韓國京畿道坡州市韓朝非軍事區(qū)附近。

2008年8月,《鳳凰周刊》的一位編輯在網上發(fā)現了這一線索,派軍事記者鐘堅進行采訪后,刊發(fā)了《北緯三八線以南被遺忘的志愿軍遺骸》的長文,這是中文媒體對在韓志愿軍遺骸的第一次深度報道。文中提及,韓國在“韓戰(zhàn)戰(zhàn)死者”遺骸發(fā)掘工作中,找到180具中國志愿軍遺骸,遺骸被葬于坡州墓地。

韓國軍方的“韓戰(zhàn)戰(zhàn)死者”遺骸發(fā)掘始于2000年4月。2005年,韓國政府將該工作確定為國家永久性項目,從國家層面予以重視。韓國國防部也于2007年1月設立了專門處理戰(zhàn)死者遺骸的專業(yè)部隊,即“國防部遺骸發(fā)掘甄別團”。甄別團的宗旨是:“直到找出最后一名戰(zhàn)士為止!”

2008年6月,韓國媒體報道,當年發(fā)掘出的包括47具朝鮮軍人遺骸和69具中國軍人遺骸,再次安葬在坡州的墓地。這些墓與當地坐北朝南的傳統(tǒng)不同,而是排列整齊地面向北方,遙望著家鄉(xiāng)。而第一批志愿軍遺骸,是1996年葬在這里的。

在鳳凰衛(wèi)視之前,尚未有中國人到過坡州墓地。

為了得到韓國官方批準,秦晴對韓國政府的協(xié)調人員說了句事后想想會覺得有些肉麻的話:“我是一個中國人,請你們理解我的立場?!钡?,韓國國防部以“天安艦事件引發(fā)局勢緊張”為由,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但是,這些年輕人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在一位韓國養(yǎng)鷹人的帶領下找到了這處墓地。

墓地里空無一人。

雖然遭到韓國軍方拒絕,但是鳳凰的拍攝卻沒有遇到任何阻攔。

也許,作為軍人,他們對戰(zhàn)死沙場的前輩懷有敬意。

坡州是韓國北部的邊境城市,距離首爾四十多公里。坡州墓地位于兩面的山坡上,面積約6099平方米,分為第一墓區(qū)和第二墓區(qū),共葬有1100位朝鮮和中國軍人遺骸。漆成白色的木樁就是墓碑了,他們都沒有留下姓名,“木碑”上用韓文寫著“中國軍”“北韓軍”“無名氏”。部分“木碑”的右側寫有遺體挖掘出土的地方。

附近的村民告訴他們,除了偶爾會有韓國軍人來做整理,很少看到有人來這里。六十年來,抗美援朝的故事傳唱大江南北,卻跨越不了三八線,更無法慰藉埋葬在這里的英魂。

那一天的拍攝,他們只堅持了15分鐘,因為突降傾盆大雨,秦晴和攝影師只好撤離,可是車離開不到5分鐘,雨停了。秦晴打電話給搭檔沈飛峰,大嘆運氣不好,沈飛峰若有所思地說:“那是老兵在哭泣嗎?祖國終于來人了?!?/p>

秦晴想起,在給韓國國防部的采訪信里,她技術性的提問,卻得到了令人肅然起敬的回答。

問:韓國軍方當初為什么要挖掘朝鮮戰(zhàn)爭將士遺體?

答:(1)盡管時間已過去了很久,但是把將士遺體歸還親屬可以安慰他們的靈魂和五十年來的傷痛;(2)為了向國人表示,國家會照顧每一個為祖國犧牲的人,永遠履行對他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2010年12月29日,鳳凰衛(wèi)視在《異國青春——抗美援朝60周年祭》系列節(jié)目中,報道了來自坡州墓地的故事。此節(jié)目一經播出,立刻引發(fā)了強烈關注,許多觀眾對志愿軍烈士遺骨流落異國表示不忍,紛紛呼吁將烈士遺骨遷回國內安葬。

透過鳳凰的熒屏,鳳凰衛(wèi)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遙望坡州墓地,非常感動,也非常遺憾。

那些為國捐軀的志愿軍烈士,死后不僅沒有留下姓名,甚至無法回家,只能躺在空寂荒涼的異國他鄉(xiāng),面對著北方——那是他們家鄉(xiāng)的方向。

為此劉長樂做了兩件事。

一是安排鳳凰衛(wèi)視對此事進行更深入的報道,鳳凰的新聞欄目、《冷暖人生》《鳳凰大視野》《公益中國》,都派出最強的力量,有的前往韓國采訪,有的尋找當年在韓國京畿道地區(qū)作戰(zhàn)犧牲的志愿軍烈士的親屬,把塵封多年的故事,一個個打撈出來。

二是給全國政協(xié)寫提案,希望能夠促成在韓國的志愿軍烈士遺骸運送回祖國。劉長樂在提案中說:“據了解,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束后,中朝聯(lián)軍和‘聯(lián)合國軍根據停戰(zhàn)協(xié)議,從1954年9月起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陣亡將士遺體歸還工作,此后在各自占領區(qū)內發(fā)現的少量對方陣亡將士遺體,也陸續(xù)通過停戰(zhàn)軍事委員會移交給對方。1991年3月,美軍委派韓軍將領擔任停戰(zhàn)委員會首席代表,由于韓軍并非停戰(zhàn)協(xié)議的簽署方,朝鮮憤而撤走其駐‘軍停會代表團。9月,中國方面鑒于‘軍停會已實際停止工作,決定撤回原駐‘軍停會代表。從此,尋找、挖掘和掩埋志愿軍遺骨的工作只能告一段落。其后在韓國境內發(fā)現的志愿軍遺骸,只能由韓國軍方草草埋葬?!?/p>

劉長樂建議由中國政府出面,將這次發(fā)現的志愿軍烈士遺骸迎回國內,在烈士陵園妥為安葬,并對此做適當的宣傳,以弘揚英雄主義傳統(tǒng),增強民族凝聚力,培養(yǎng)青年一代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時建議成立尋找戰(zhàn)爭失蹤人員的專門機構或工作組,尋找流落海外的中國烈士遺骸的下落,條件允許時遷回國內安葬。

劉長樂還建議,對國內已經存在的無名烈士墓地和紀念設施加強維護,對今后繼續(xù)發(fā)現的各個歷史時期的無名烈士遺骨無論是在境內還是境外,都要盡量搜尋、妥為安葬。

此提案提出后,民政部隨即做出回復,表示將做出積極認真的處理。

2012年2月,劉長樂再次以回復答復的形式向政協(xié)提案委員會提出有關具體時間表等問題,并表示如有需要鳳凰可以提供支持。

鳳凰不間斷的大量報道使坡州墓地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從那時起不斷有中國的民間團體和個人前往憑吊,甚至一些來自中國的旅行團也會來這里瞻仰。一些民間團體向韓國國防部建議:好好管理“敵軍墓地”,可以起到改善與朝鮮和中國關系橋梁的作用。

2012年,韓國國防部接納意見,耗資5億韓元整修了墓地,重新修整了道路和衛(wèi)生間,大理石的墓碑替代了“木碑”,軍方不再稱此墓地為“敵軍墓地”,而改稱為“北韓—中國軍墓地”。

2013年6月29日,正在中國訪問的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提議,將位于三八線附近墓地中的360具中國志愿軍軍人的遺骸送還給中方。

據韓國《中央日報》稱,總統(tǒng)的這項提議,就連韓國外交部也只有核心負責人知道。報道認為,樸槿惠突然提議向中方交還志愿軍遺骸,是希望借此向中方傳達韓中應該面向未來,建立新合作關系的愿望。

中韓之間直接移交遺骸并無先例,而此次樸槿惠的提議,使得遺體可以直接從韓國運返中國。

在國家民政部的積極參與斡旋下,2014年3月28日,首爾時間7時30分,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機場舉行了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交接儀式,中韓雙方現場簽署了交接書,確認交接437具志愿軍遺骸以及相關遺物。中國神情莊重的禮儀兵從對方手中接過裝有烈士遺骸的木盒,在木盒上覆蓋了中國國旗后,在軍旗引導下登上飛機。

異域漂泊六十余年的志愿軍烈士終于魂歸故里。

在沈陽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門前,聚集了很多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老人,他們的手上拿著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是他們犧牲在朝鮮的父親。六十多年前,他們的父親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那天他們早早來到陵園門口等候烈士的歸來。下午1點40分,多輛裝有志愿軍遺骸的軍車終于緩緩駛過志愿軍家屬的眼前,六十多年壓抑的情感在這一刻爆發(fā)了。

現場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爸爸!爸爸——”頓時,這些已經年過花甲的兒子女兒們哭成一片。

這群人里有一個叫苗務才的人,67歲了,他專門給劉長樂寫過信,講述他尋找父親半個世紀的經歷,感謝鳳凰衛(wèi)視的幫助。

苗務才說:“我十五六歲的時候,給中央軍委寫信,一直寫了五六年,最后遇見好心人,告訴我說,我父親的部隊在安徽阜陽。那是1969年,我背著半袋紅薯干,一邊討飯一邊跑,到我父親的部隊以后,找到了我父親的戰(zhàn)友高洵,在他家找著了我父親的照片?!?/p>

苗務才的父親叫苗維忠,是志愿軍一八〇師的偵察參謀。1951年4月苗維忠所在的一八〇師投入朝鮮戰(zhàn)場,苗維忠憑借過目不忘的本領,經常潛伏到敵軍陣地前沿探測,僅憑目測和記憶就能準確無誤地描繪出敵軍部署,是部隊中公認的偵察奇才。在第五次戰(zhàn)役中,一八〇師為掩護友軍撤退,陷入重圍,全師陣亡兩千多人,過半官兵被俘。那一次,苗維忠突圍成功。1953年年初,重新建制后的一八〇師輾轉朝鮮東線戰(zhàn)場,29歲的苗維忠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中,不幸被炮彈擊中,不治身亡。

苗維忠的戰(zhàn)友童志安清楚地記得,當時把苗維忠抬下來的時候,看到他身上兩處中彈,一處是胸部,一處在頭上。童志安用破開的汽油桶當鍋,用鐵銑鏟些雪在里面,用柴火燒化,再用毛巾和紗布蘸水把烈士身上的血跡擦干凈,換成新軍衣,埋在魚隱山上一個叫“八一站”的墓地。然后他把苗維忠的“一些衣服啊、鞋子啊這些東西,用一個包袱皮包好,用線縫上,寫上地址,通過軍郵寄回他家去”。

2010年,鳳凰衛(wèi)視組織老志愿軍和志愿軍烈士遺屬到朝鮮尋訪故地,苗務才跟隨前往,希望找到父親的墓碑,但他未能如愿。從朝鮮回國后,苗務才第一時間趕到醫(yī)院,把從朝鮮帶回來的一瓶泥土放到了已經病危的母親面前。

他哭著說:“媽媽,孩兒給你圓了一個夢啊,媽你一輩子最苦,我的媽,您辛苦哇,我的媽媽?!?/p>

他讓母親的手撫摸朝鮮的泥土,讓陰陽相隔的父母做最后的連接,了卻他們相聚的心愿。那一年,他的母親90歲。

在《公益中國》錄制志愿軍遺骸回國的節(jié)目時,現場還來了許多志愿軍的遺屬。主持人許戈輝請他們挨個說出自己的愿望。

嘉賓:我找媽媽的前夫劉義烈士,六十七軍二〇一師后勤部戰(zhàn)士,1951年11月犧牲于朝鮮,具體的犧牲地點和安葬地不詳。

嘉賓:我找我的爺爺,他叫葛丙南,他是1948年參加革命,1951年4月28日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他的犧牲地不詳。

嘉賓:我找我的大爺,上面寫的位置是平康郡江原道赤洞,我大爺是二十四軍七十四師二二〇團一連,叫杜月朝。

嘉賓:我找我的父親李忠益,他是六十八軍二〇四師六一二團六連,文書、文教,1951年10月犧牲在朝鮮,楊口郡水入面松亭村,墓地不詳。

嘉賓:我找我的父親曲學儉,三十九軍一一五師后勤部救護營三連戰(zhàn)士,他是1952年7月犧牲的,《犧牲證明書》上只寫著他犧牲在朝鮮,但是對于我來講,現在不知道他是在韓國還是在朝鮮,我只想知道我的父親在韓國還是在朝鮮,我想找到他的安葬地。

嘉賓:我要找我父親鄭海德,1948年參軍,1950年11月24日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當時我3歲,沒有見過父親的面,父親犧牲地點不詳。

嘉賓:我替我父親找我的叔叔孫吉田,他是1948年2月參軍,1953年7月在最后一次戰(zhàn)役金城戰(zhàn)役時犧牲,他是六十八軍二〇四師偵察連的副班長、共產黨員,犧牲地點不詳,他是受傷之后沒有搶救過來。

嘉賓:我找我的爺爺胡壽峰,他是六十三軍一八九師五六七團六連指導員,1951年4月24日犧牲在朝鮮,安葬地是韓國京畿道漪川郡官仁面草木洞。

嘉賓:我大舅叫丁茂林,是炮七師二十團三營高射機槍連連長,1952年6月6日犧牲在朝鮮江原道伊川郡金洞里,就安葬在那里。

許戈輝出生在軍人家庭,聽著這些烈士遺屬的愿望,幾次語調哽咽:“這不僅僅是一個又一個名字,也不僅僅是一串一串數字,或者是一個又一個戰(zhàn)斗過的地點,這是我們的父輩,他們給了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他們也給了我們民族和平,所以我們想對他們說,盡管現在我們還沒有找到你們,但是我們希望你們的在天之靈能夠看到祖國的發(fā)展,能夠欣慰,而且請相信,我們一定會找到你們?!?/p>

我們的父輩真的不容易,特別是那些為國捐軀卻沒有留下姓名的烈士。

俄羅斯紅場上的無名烈士墓,火炬常年不熄。不久前,俄羅斯軍方在邊境小鎮(zhèn)伊萬哥羅德舉行莊嚴隆重的儀式,迎接愛沙尼亞交還的“二戰(zhàn)”陣亡蘇聯(lián)軍人遺骸回國,將其安葬在家鄉(xiāng)。

美國國防部每年專門投入1500萬美元以上的資金,并建立了一個由考古專家、語言學家、人類學家、拆彈專家、老兵與DNA鑒定專家等組成的“戰(zhàn)俘及戰(zhàn)斗失蹤人員聯(lián)合調查辦公處”,只要發(fā)現美軍失蹤將士的遺骨線索,必不遺余力,盡力搜尋運送回國安葬。一位美國領導人曾說:“搜尋失蹤軍人的遺骸是對美國價值觀的踐行。”

中國政府已設立了專門機構負責有關工作,將以實際行動體現對生命的尊重。據不完全統(tǒng)計,境外中國烈士墓設施有兩百多處,分布在朝鮮、韓國、俄羅斯等18個國家,安葬烈士20萬人。目前,這些烈士墓設施狀況堪憂,有的荒草叢生,有的破損嚴重,有的無人管理;緬甸的遠征軍數萬陣亡將士墓已經損毀殆盡,無處尋找。今后鳳凰衛(wèi)視將配合政府,不遺余力地查找海外中國軍人遺骸,修繕他們的墓地,以告慰那些逝去的英烈及其遺屬。

這是一個在乎戰(zhàn)士生死的國家。這是一個不會忘記他們的國家。

猜你喜歡
鳳凰衛(wèi)視遺骸志愿軍
志愿軍六天三炸“水門橋”
黨史縱覽(2022年4期)2022-04-25 22:49:42
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志愿軍
鳳凰衛(wèi)視資訊臺時事類節(jié)目開場白及結束語分析
新聞傳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中央電視臺《讀書》與鳳凰衛(wèi)視《開卷八分鐘》的對比分析
新聞傳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36具志愿軍遺骸在韓入殮 31日歸國
職工權利議題的電視媒體呈現*——以央視和鳳凰衛(wèi)視的相關報道為例
韓將歸還68具志愿軍遺骸
志愿軍戰(zhàn)俘在美軍集中營的斗爭
軍事歷史(2002年2期)2002-08-21 02:06:20
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志愿軍空軍
軍事歷史(1985年2期)1985-08-21 02:44:14
泸水县| 岚皋县| 枣庄市| 泗水县| 海伦市| 平泉县| 罗城| 长葛市| 民勤县| 紫金县| 饶阳县| 盘山县| 蚌埠市| 龙山县| 关岭| 延庆县| 新平| 新闻| 宁化县| 罗山县| 浦城县| 如皋市| 拜泉县| 九台市| 顺义区| 晋宁县| 荆门市| 诏安县| 广灵县| 子洲县| 蚌埠市| 阿合奇县| 祁连县| 高青县| 石柱| 南汇区| 漯河市| 六盘水市| 达日县| 顺平县|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