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電影,好的劇集里也有關(guān)于人類和機(jī)器化的討論,英劇《黑鏡》里有一集講記憶能夠被保存并且可以隨時翻閱,你甚至可以將自己的記憶放大或加速反復(fù)回看。記憶就像我們硬盤里的影像資料一樣被存儲下來,每個人的記憶有可能被其他人偷窺甚至盜用,一系列的社會倫理問題不斷發(fā)生,人變得不再像人,更像一臺機(jī)器。
歷經(jīng)20多年不衰的日本神劇《世界奇妙物語》里有一集《虛擬記憶》講述有一個店鋪,你在里面可以販賣自己的記憶也能購買別人的記憶,在這個商店里記憶是可以論價而沽的,人們都希望賣掉自己早已熟悉的記憶換取更美好的、更刺激的記憶體驗(yàn),但記憶的混亂使用導(dǎo)致最終我們可能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
最后回到這部《超腦48小時》,這是一部沒有觀點(diǎn)的電影,掛著“換腦”的羊頭,真的就只賣了“愛”的狗肉,我們已經(jīng)不在要求電影故事完整的觀影初級階段,看一部電影在故事上加分的是有提出問題的能力,有讓人思考的空間,有愛又怎么樣?。克Τ鰫劬湍芴煜麓笸??《三體》就用了很長的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人類的所謂科技在宇宙中根本是微不足道的,而自大的人類真的以為愛可以拯救全人類,最后怎么著了?哦,人類滅亡了,只剩下愛的使用者程心。
這就是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