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述田
受固有思維的影響,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往往會不假思索,一寫到“愛”,不是“父母雨中送傘”,就是“生病時,父母送我去醫(yī)院”;一寫到“老師”,不是“帶病堅持上課”,就是“幫我補功課,下班后家訪”等,動輒將寫作的素材和父母、學習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作文,不僅陳舊俗套,甚至還會讓人心生厭倦。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他的舅舅是中學的一位數(shù)學老師,白巖松讀初中時,舅舅每天都給他出一道數(shù)學題。有趣的是,舅舅不等他思考,就會搶先畫出一條輔助線,然后讓白巖松去找第二條輔助線。當時,白巖松對此非常惱火,卻又不得不堅持完成這項看似沒有必要的特殊任務。直到多年之后,白巖松才認識到,舅舅通過這樣的方式,已經(jīng)深深地改變了他的思維方式。
寫作文何嘗不是如此呢?“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我們經(jīng)歷的很多事情都掩埋在歲月的泥沙之中,有時,不妨放棄寫作的第一條輔助線,去生活的浪濤中尋找第二條,甚至第三條輔助線。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鮮活的事例就如同泉水,會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在你的眼前。如果你能放棄第一思維,選擇那些人無我有、生活氣息濃厚的事例來寫,就會讓人感到新穎、鮮活。
其實,語文學習更是如此。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只有不局限于第一思維,養(yǎng)成探究、創(chuàng)新的好習慣,才能在語文學習的康莊大道上越走越遠。
葉圣陶老先生說:“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在寫作和語文學習的道路上,放下第一思維,多多尋找第二條輔助線,那么,你的語文學習之路,你的人生之路,就會越來越寬廣,你就會擁有與眾不同的美好人生。
(作者單位:南京市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