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慧
1.注重“語感”的培養(yǎng)
1.1說中增強。說能增強英語語感,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它的交際性、實踐性。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交流、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在教師的導撥下,圍繞學習內容進行語言實踐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地說,不局限于說的內容,養(yǎng)成開口說的習慣。在說的過程中組織語言,表情達意,形成具有個性的語感風格,運用英語交際將所積累的詞匯和所學的語法知識綜合起來用“口”表達出來。教師應以生為本,盡可能地與學生用英語進行溝通,引發(fā)學生張口說,發(fā)展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英語教學效用。
1.2讀中發(fā)展。進行大量的讀增強語感,多讀可以讓學生多接觸地道的英語語言材料,多積累詞匯的用法,多了解英語語言國家的背景文化,提高思維和理解力,進而發(fā)展英語語感。教材的重點課文要細品,對文本中的詞、句都要細心感悟,發(fā)現(xiàn)英語的美感,對文章的重點部分弄懂熟記。通過擴大閱讀面、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行速讀的專項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快速閱讀、感知的能力,養(yǎng)成自己的語言習慣。每一節(jié)課中設才藝展示,輪流讓每個學生讀一篇自己喜歡的英語文章給所有學生分享,擴充知識面,提高口語及直覺性的語感能力。
2.運用話題資源寫作,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現(xiàn)有教材符合課標要求,提供了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筆者認為,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編寫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且有針對性的整合,再以單元為單位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寫作。如Project English,Unit7 of Grade Seven以生日活動為主線,逐步展開,其間穿插語法一般過去時態(tài),最后聚焦定格在生日聚會這個主題上。因此,教師要圍繞這個主題引導學生從各方面進行積累,比如積累有關出生日期,選擇生日禮物、賀卡,慶?;顒拥木唧w方式(如唱歌、演奏吉他、表演魔術、做游戲等)等內容的表達方法,同時兼顧講解和一般過去時態(tài)用法。到這一話題授完之后,我們推出話題作文如Her Birthday Party時,學生因有足夠的積累及話題間寫作元素鋪墊、相互滲透,語言知識得到不斷內化,因此寫起來得心應手。
3.聯(lián)系日常生活實際
開展英語情景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忽視對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不能充分地融入課堂當中。因此,教師應該聯(lián)系日常生活實際,主動開展英語情景教學,從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在學生掌握單詞的基礎上,教師可借助課堂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特定的英語情景中進行英語學習,這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基本交流,而情景教學的運用有利于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比如“Pets”這部分知識點的學習,教師為了更好地講解祈使句的知識點,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如教師用祈使句發(fā)指令,讓學生根據(jù)這些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首先,教師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說出指令“Please close your eyes!”,學生根據(jù)這一指令及教師所做的示范做出相應的動作,也就是閉上自己的雙眼;其次,在進行初步練習之后,教師還應該繼續(xù)做出其他指令,如“Please sit down and open your mouth!”;最后,教師可以讓小組之間相互比賽,看誰根據(jù)指令所做的動作更快,要是做得慢的學生,就會遭到淘汰。當然,通過這種小游戲,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與其類似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關于語法與寫作教學
4.1初中階段,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首先要重視對學生習得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習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對英語的語感和英語學習的興趣。
4.2在起始年級,應傾向多進行語言輸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語篇閱讀以感知語言規(guī)則。切忌將語法學習變成對語法規(guī)則的滿堂灌輸和死記硬背,扼殺初中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4.3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重視對顯性語法知識的系統(tǒng)講授,更不要忽略對隱性語法知識的挖掘與滲透。對隱性語法知識的挖掘與滲透主要通過語言的輸入,即聽和讀兩種語言活動的設計完成。
4.4到了初三復習階段,可以系統(tǒng)梳理英語語法,提供多種形式的語言練習和活動,對課標和中考考試大綱中要求掌握的語法項目(如情態(tài)動詞、動詞時態(tài)、句子成分、非謂語形式等)的含義和用法進行歸納、講解,并提供相關內容的書面訓練,以鞏固和強化語法學習的階段性成果。
4.5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語言學習觀。語言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語言規(guī)則,更不是以應對各種各樣的英語考試為終極目的,而是要將語言作為一種工具或是橋梁,以此實現(xiàn)體驗文化和交流情感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期望產生精神上的愉悅。
4.6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因此,語言的輸入最好是語篇,至少是以句子的形式呈現(xiàn)。這將更有利于學生感知語言并體驗語言這個載體中所承載的文化與精神內涵。
5.利用分類、組合記憶法記憶單詞
5.1分類記憶。記憶英語單詞時可以對其進行一個分類,比如說天氣類的、季節(jié)類的、月分類的、動植物類的,這樣統(tǒng)一分類記憶,會在記憶一個單詞的時候聯(lián)想到同一類的單詞,有利于加深印象,拓展詞匯量。
5.2卡片記憶。讓學生制作一些小卡片,上面可以寫上一個復雜的單詞,寫上其詞性、詞義、音標,也可以寫上一類的幾個單詞,讓學生課余時間多拿出來看看,多看就會有印象,不用刻意地記憶。
5.3歸納詞根記憶法。就是按照構詞基本知識,把具有相同詞根的單詞歸納到一起來記憶,如acting,action,active,actor,actress,也可把同一前綴或后綴的詞歸納在一起記。
5.4比較單詞記憶法。就是通過對單詞之間音形、詞義的比較分類,找出其異同,分別記憶,從而避免單詞之間弄混記錯。如音同而形義不同的詞,SUB和son,too和two;形同而音義不同,desert(沙漠)和desert(丟棄);音形相同而意義不同,light(光)和light(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