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勇
從《風聲霞影》談起
2013年中秋前后,收到柳小霞的散文隨筆集《風聲霞影》,頓時為一位極富實力和潛力的文學新秀的出場感到說不出的興奮。《風聲霞影》全書十六萬字,分五卷將發(fā)表在各地報刊上的散文隨筆“捆扎”在一起。之所以用“捆扎”,是因為我覺得,幾乎所有的散文隨筆集都可用“捆扎”二字。寫作時間有前有后,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思想各個不同,使得每一篇文章都如曠野上的花朵,各有各的顏色和姿態(tài)。面對繽紛多彩的鮮花,“捆扎”得好就是插畫工藝,“捆扎”得不好就是一堆亂草。柳小霞不愧是編輯出身,深諳此道,在“捆扎”時以少取勝,十篇左右為一卷,不貪多求全,使每一卷的重點和亮點都能突出出來,重點和亮點互不傾軋、互不重復。第一卷寫河湟風物與作者的感悟;第二卷寫故鄉(xiāng)的人和事,表現(xiàn)作者最樸實純粹的感情;第三卷則從時間和歷史的角度來考量山川風物;第四、第五卷則是文藝隨筆,觀點清晰,新穎獨到。好的散文就該這樣,不以數(shù)量,而以質(zhì)量取勝。
《風聲霞影》中的散文語言特別,文字閃耀著真誠的光芒,富有生活氣息,別有韻味?!逗愉矣浭隆吠ㄟ^青海河湟地區(qū)老百姓的兩個口頭禪——“潑煩”和“哈慫”——表現(xiàn)河湟人透亮本真的性格。有了這個基礎,作家順勢進入對河湟人家的敘寫。這樣鋪陳充足,蓄勢正好,讓我這位長期生活在東部城市的喧囂中的人,一下進入到某種沉靜和安詳中,心里頓時向往:要是能到那樣的干凈雅致、充滿陽光的村落住上十天半月,那才是人間至真至純的享受。作家對河湟有著天生的熱愛,因為她出生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每天清晨,陽光透過紅瓦鋪下來,整個院落都恍如處在一片黃澄澄的光芒世界里。那時刻,鳥鳴聲會停下來,時光會在靜謐中滑過幾分鐘,柔和的空氣在微微流動?!彼奈淖殖休d了那片土地的溫情和笑語。
《風聲霞影》出版后,柳小霞沒有停歇,馬不停蹄于她文學的追夢之旅,我又讀到柳小霞一批新創(chuàng)作的散文。這批散文以全新的的面目出現(xiàn)——讀柳小霞的文章,你能感受到某種生長的力量?!逗愉抑铩肥且黄l(fā)在《人民日報》上的文章,此文大氣滂沱,語言精致,帶著陽光的溫度和干草的醇香,特別喜歡。“因為有了夏末的雨水滋養(yǎng),空氣倍顯朗潤,到處都能聞到太陽散發(fā)出的干爽成熟的氣息。很多人家都開始晾曬衣物,陽臺上整日繽紛一片。棉被在秋日艷陽下一經(jīng)曝曬,似乎能將秋天輝煌的氣息融化進每一根絲絮里,好幾天后,這種氣息依然會在房間里彌漫。秋天用其強大的能量將天地之間的成熟之脈打進了萬物的深處,重新喚醒了萬物的生長欲望?!弊骷宜庾x的河湟的秋天充滿生命力、充滿陽光和想象。
柳小霞的散文語言是精致的,更是細致的,充滿詩意和真誠,充滿超然物外、俯照眾生的力量和敞亮熱情的激情。散文《一笑泯千愁》寫青海人愛笑,不動聲色寫了許多令人發(fā)笑的語言、動作和情景,詼諧幽默,不疾不徐。
十八年前,我二十剛剛出頭,到縣團委上班。單位上有幾個男同事,比我年長不了幾歲,但都已成家立業(yè)。大家因為同樣年輕的緣故,普遍都愛笑。他們說話喜歡帶機鋒,我初入社會,整天昏頭昏腦,總是聽不明白真正的含義,只覺得每句話都足以讓人捧腹大笑。我常常會在第一時間笑將起來,笑得他們更加歡欣鼓舞,很快一個個全都“笑脫靶”了。最后書記干脆大笑一聲說:都整工作,整完了再笑。我只好接著再笑。
我們常常讀到一些文字死板、敘述僵化的散文,好似一堆死面,問題就出在作者不懂得幽默,語言沒有彈性和光澤。而柳小霞的文字,自由,靈動,充滿人間煙火而又讓幽默無處不在。這里所說的“幽默”,是一種更接近于“情趣”的氣質(zhì)。它充斥于行文和敘寫對象中,它無形地灌注到作品的思想內(nèi)核深處,它是作品中的鹽,是山川大地上干凈的陽光,能驅(qū)散讀者心頭的陰霾,能給予讀者無限寬闊的溫暖、啟發(fā)和情感體驗。散文創(chuàng)作上取得的成功,為柳小霞未來的創(chuàng)作鋪設了一條厚實而寬闊的道路。
跨文本的藝術寬度及諸多可能
在談柳小霞的散文的時候,有兩個關鍵詞值得注意,一個是其散文的“細致”,一個是其散文的“情趣”。
《風聲霞影》中有一篇《故鄉(xiāng)影事》,其中有一個“河灘地”片段。作者像一個優(yōu)秀的取景師,單單取了一個年紀并不大的老漢聽見河灘婦女吟唱思念遠在他鄉(xiāng)的丈夫的花兒時的情緒和表現(xiàn),有傷感,有失落,感嘆青春不再,為年歲不饒人而悵然……各種復雜的情緒都落到他吃了一點點兒媳婦替他做的手搟面、深切地感受到腿酸腿痛、躺到檐下矮榻上之后的最后一句話:這當兒,他的牛不停地在草房門口反芻。這哪是牛在反芻呢,分明是一位力不從心的老者對隱藏在歲月深處的故事的回味。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讀了這篇文章,我對柳小霞說了兩句話,第一句話是:你一定要堅持自己對生活特別的感悟和表現(xiàn)能力,這是許多散文家終其一生都沒有培養(yǎng)出來的東西,你也許天生就有,好好呵護,用心培養(yǎng)。這是什么?這是文字的趣味和溫度,這是文學的含蓄和魅力,這就是柳小霞之所以叫柳小霞的原因。第二句話是,柳小霞有寫小說的潛質(zhì)和能力。你看,為表現(xiàn)一個老者對生活的熱愛,他通過老者力不從心時的悵然和不甘來展現(xiàn),心痛是令人心痛的,但小說的勃勃的生機卻在這個作品枝葉婆娑。
同在這一本書中有一篇叫《最后的時光》的散文,寫母親臨終前如何指導別人替自己做老衣這一節(jié),細致而特別,這是絕望的人間煙火,是溫馨的臨終關照,是莊重的登場。無處不在的細節(jié)和故事式的敘寫,既是盤旋也是飛升,使散文變得靈動起來,讓讀者有了很大的發(fā)揮空間。正因為如許“跨文本”的氣質(zhì),柳小霞的文字是有情趣的、有情態(tài)的。讀者能夠毫無障礙地進入作家所描述的場景。
最近又讀到她的散文《蓮花晤》,里面有一個特別“小說”的鏡頭:作家年輕時候貿(mào)然進入一座虛掩著門的寺廟,看見一出家人在畫唐卡,僧人將她視若不存在,而作家的心卻在天界和凡間奔波,當她輕輕推門出了古寺之后,僧人輕輕把門關上。作家特別有趣的文字就來了:“我邁過門檻走了大約十幾米后,門在我身后‘吱啞一聲關上了,但關得很謹慎。門依然沒有關嚴實,而是就像我來時一樣,僅僅是虛掩著。噢,他明明看見了我,而且他不喜歡被貿(mào)然打攪??墒牵麨槭裁床婚V門?!本o接著作者寫到“夕陽西下時,余暉變得輝煌明亮。這時候,光芒鋪過大金瓦殿,塔爾寺籠在一片金色里。虛掩的門是紅色的木門,而門兩旁是青磚砌的墻。金色的光芒從虛掩的門扉間反照過來,仿佛一面柔軟的光墻在我的眼前浮動。這一時刻寧靜,而又激蕩。我望著那束輝煌的光芒,驚呆了。忽然間,我的心靈有所觸動,心中持久的憂傷被一種更為堅實的感動擊垮。”這段文字我讀了三遍,特別有趣,可算入骨了。柳小霞的行文就這樣,所轉(zhuǎn)達的意境和情趣看不到細碎與小氣,只有開放的格局和開闊的氣象。
“細致”和“情趣”是跨文本創(chuàng)作的兩個重要特征?!翱缥谋尽奔婢呱⑽暮托≌f的許多特質(zhì)和表現(xiàn)手法,拓展了藝術空間,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它比傳統(tǒng)散文更多一些細節(jié)和情趣,又比傳統(tǒng)小說更多一些現(xiàn)場感和真實感。在柳小霞的作品中,許多作品都具有“跨文本”的影子。文學作品當然不能為“跨文本”而跨文本,文學作品應直指藝術、思想和內(nèi)心。從柳小霞的這類作品可看得出,她早就做好了在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縱橫馳騁的準備了。
柳小霞身為女性,她了解女性,2014年陸續(xù)讀到她一批小說,《那槐花飄香的時節(jié)》《風兒輕輕吹》《歸妹》《蘇蘇》《藍鑰匙》《北方有佳人》《桃花塢》等短篇小說,均以婚姻家庭為主。這些小說里面,作家著意想要表現(xiàn)的就是女性在困惑面前的秉持,和對情感的渴望,對尊嚴的維護。小說里面的每個女性都在堅定地說著“不”,她們都不想要湊和的東西,都渴望著真摯和高尚的情感,都是有所選擇,有所反抗的。哪怕社會再復雜,誘惑多強大,人聲多喧囂,她們的心中始終都有一盞燈。
因有散文創(chuàng)作做底子,柳小霞的小說很意思。《歸妹》語言有筋道,干凈而富有彈性,敘事有張力?!讹L兒輕輕地吹》是寫“接訪”的,有很沉重的現(xiàn)實感,表現(xiàn)作家的責任擔當?!短一▔]》語帶雙關,故事無可挑剔,發(fā)人深思?!短一▔]》一看標題,便知道取源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名字如此詩情畫意的地方原本應該是人們返璞歸真時的一方凈土;青少年時代的同學相聚自身帶有現(xiàn)代人返璞歸真的一種情感需求。然而桃花塢里的這場重逢,在簡單的幾句寒暄后,馬上升騰出現(xiàn)代社會的喧囂和銳利氣息,連過門都來不及打,久別重逢的同學們馬上進入戲謔狀態(tài),最后演變成一場鬧劇。而且這場鬧劇的背后作者用酒后吐真言的方法,帶出一個幾近于殘忍的家庭故事。桃花塢在現(xiàn)代文明的沖撞下最終成了一個巨大的諷刺。
柳小霞的小說除了故事講得好,更重要的是有筋道,有嚼頭。短篇小說《蘇蘇》,寫“我”與一個叫蘇蘇的重慶女孩在北京培訓結(jié)束后去山海關,女孩發(fā)短信給舊時男友,女孩曾經(jīng)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女孩陷入深沉的回憶中,她的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就在說與不說間、也在見與不見間,她的愛情還與山海關這個特殊的故事背景有關。女孩若即若離的敘述一定觸碰到“我”的某根神經(jīng)、某段往事。作者先后兩次寫“我”流淚,直到文本的最后也未寫“我”為何傷感。這就是作家的高明之處,蘇蘇其實是“我”的鏡子,青春年少時的故事是多么相似。不說比說更令人回味。這就是藝術含蓄的魅力。
憑個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我感覺,柳小霞的散文創(chuàng)作是為她的小說創(chuàng)作做準備的,柳小霞“跨文本”的本事,為她創(chuàng)作優(yōu)秀小說做好了鋪墊。柳小霞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散文家,因為她坦率真誠、敞亮細致,充滿陽光而富有幽默情趣。柳小霞一定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小說家,因為她的小說充滿人間煙火卻又貼著地面飛翔,在俯視眾生中遠眺文學理想。不管是哪一種,都讓我們一起對柳小霞未來的創(chuàng)作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