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音璇
在齊魯大地中部的淄博、濟南等地,流傳著一個曲調優(yōu)美明快、語言活潑風趣,人稱“北方越劇”的地方劇種——五音戲。五音戲起源于山東章丘、歷城一帶,與柳琴腔、茂腔、柳腔都有著淵源關系。其實,五音戲被稱為“五音戲”,是自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的。在此之前,它在民間被稱為“肘鼓子戲”“周姑子戲”,被藝人們自稱“五人班”(初期五音戲的表演由五人組成,一人司打擊樂器,四人演唱,因此稱為“五人班…‘五人戲”)。1935年,五音戲的著名藝人鄧洪山帶領五音戲戲班前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錄制唱片。據說百代公司非常喜歡這種唱腔,在詢問劇種的名稱時,鄧洪山回答叫“五人戲”,但因為山東口音的原因,上海人誤將“五人戲”聽為了“五音戲”,還特制了一面“五音泰斗”的旗幟送給鄧洪山,由此,“五音戲”的名稱便正式沿襲了下來。
早先的“肘鼓子戲”并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只是在人們之間口傳,根據發(fā)音匯總先后有“肘鼓戲”“周姑戲”“鷓鴣戲”“咒鼓子”等,這些發(fā)音的差異也誕生了許多關于五音戲源流的傳說。例如“肘鼓戲”是因為“肘懸小鼓按節(jié)奏而得名”,“周姑戲”是傳言該戲由一位周姓尼姑沿街乞討所唱曲調發(fā)展而成,
“鷓鴣戲”是一位出家的女子模仿鷓鴣鳥的叫聲而形成的一種腔調。民間傳言的多種版本證明了五音戲在民眾間廣受歡迎。
根據老藝人鄧洪山的回憶,他是經過了四代傳人的肘鼓子戲藝術家,由他上溯,五音戲的歷史至少可以回溯到二百多年之前。目前,學界一般將五音戲的發(fā)展歸納為三個階段。早期的五音戲屬于秧歌腔,秧歌腔是人們在農閑或年節(jié)的時候,娛神或者娛人的一種民間娛樂形式,簡單通俗、活潑風趣。在今天的五音戲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痕跡,例如被視為五音戲“戲祖宗”的早期劇目《拐磨子》中就有大量上下兩句形式的秧歌腔曲牌,表演中也有許多模仿勞動的秧歌動作。
五音戲的第二個發(fā)展階段為“肘鼓子戲”階段。在這個階段,秧歌腔的曲調不斷豐富、表演形式逐漸多樣,慢慢形成了“一人唱門子”去討飯,二人三人“扒地攤”,三人五人“盤凳子”的演唱形式,也開始出現了打擊樂器的伴奏與舞臺裝扮,逐漸具有了戲曲的雛形?!爸夤淖印痹诮裉煲渤蔀榱税逡魬蛟趦鹊纳綎|戲曲的一支派系。早先,肘鼓子戲根據語言風格、地域特色等可分為東路(桓臺、鄒平)、西路(淄博、歷城、章丘)、北路(禹城、濱州)三支,但只有西路一支流傳至今,即五音戲。
20世紀初,五音戲進入了成熟階段——五音戲時期。這一時期,五音戲的影響范圍已越來越大,演員隊伍也不斷壯大,最多時可達到50余人的大戲班,同時,它不斷借鑒京劇、昆曲等劇種的音樂與表演,發(fā)展得更為成熟與完善。梅蘭芳、程硯秋也在這一時期先后觀看了五音戲的表演,對此贊不絕口。30年代初期。五音戲進入百代公司錄制唱片,并由此正式得名,廣為傳播。
作為誕生在齊魯大地上的戲曲藝術,五音戲與儒家文化息息相關,它的一些劇目體現著倫理道德、善惡有報的儒家思想,例如《唐二怕婆》《砸棉花車》等。當然,五音戲更多的劇目以當地農村日常生活為背景,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常表現婦女的形象,例如《王二姐思夫》《王婆說媒》《王小趕腳》《親家頂嘴》《拐磨子》《彩樓記》等,語言生動活潑、詼諧幽默,深受農村婦女們的喜愛。
這種生活化的特色也體現在了五音戲的板式名稱上,五音戲的音樂屬于板式變化體結構,它的板式都有著非常生動形象的名字,例如“悠板”——悠悠蕩蕩不快不慢;“雞刨爪”——像雞刨食一樣快慢;“二不應”——在“眼”上起唱,前后都無照應,以及“流水”“導板”等從其它劇種借鑒來的板式。早期的五音戲只使用打擊樂器伴奏,后來才慢慢加入了絲竹樂器。
提到五音戲,就不得不提到其最著名的藝人——鄧洪山(鮮櫻桃)。梅蘭芳曾稱贊他說:“社會上捧我們叫‘四大名旦,其實你的表演比我們高,你如果是在北京那就是‘五大名旦了!”當地的百姓中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賣了褲和襖。也要看看鮮櫻桃”“三天不吃飯,也的把鮮櫻桃的戲來看”。1956年,鄧洪山擔任了淄博市五音劇團,也就是今天唯一的五音戲專業(yè)院團——淄博市五音戲劇院的首任團長,承前啟后地奠定了五音戲的表演藝術風格,也將五音戲發(fā)揚光大。
2006年,五音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些年來,淄博市五音戲劇院立足于當地的文化資源,推出以《聊齋志異》為素材的系列劇目,廣受好評。期待在新的世紀,五音戲可以將齊魯大地的藝術風情帶到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