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上??萍拣^、上海科普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十五周年總結表彰大會在上??萍拣^報告廳隆重舉行。上海市政協(xié)副主席張恩迪出席并講話。上??萍拣^、上??破战逃l(fā)展基金會理事長左煥琛,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褚君浩、王恩多,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劉巖,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干頻,上海市團市委副書記丁波等領導出席。上??萍拣^黨委書記王蓮華主持大會,館長王小明作開館十五周年工作報告。
會議主要表彰了上海科技館“十佳講解員”:金雯俐、徐湮、曹艷、余一鳴、李熠、王益熙、裘穎瑩、陸怡菁、饒琳莉、俞炯,以及一批致力于科普服務的優(yōu)秀志愿者個人和上海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杉達學院、上海建橋學院、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等先進集體。其后,上??萍拣^整體更新改造啟動,并向更新改造專家委員頒發(fā)了證書。上海科技館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上海科普教育發(fā)展基金會理事、志愿者代表,以及歷任領導、中層干部、工青婦負責人、職工代表等200余人參加了大會。
十五年來,上??萍拣^的成績斐然,是首家同時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和“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的科技館,且連續(xù)5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在國際主題公園協(xié)會發(fā)布的“全球最受歡迎的20家博物館”中排名第8。目前,上??萍拣^累計接待觀眾5 900萬人次,年均接待量近400萬人次。2015年4月18日上海自然博物館正式開放,2016年11月8日上海天文館動工興建,“三館合一”的科學技術博物館集群至此初具雛形。
科技館在展覽品牌的打造上,逐步形成了以自主策劃為主,以引進經(jīng)典為輔,兼具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科普臨展系列。2003年,“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展”在上??萍拣^亮相,2006年、2008年和2012年分別舉辦了“溯夢神舟,再創(chuàng)輝煌——神舟六號飛船實物展”、“夢圓神七,輝煌航天——上海2008航天科技展”和“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航天展”,在滬上掀起了一場又一場“航天熱”。從2005年的“飛翔的精靈——鳥類,人類的朋友”、2006年的“當狗遇到人”、2007年的“快樂豬豬,健康生活”、2008年的“孰是孰非?鼠老大”,到2009年的“化草為乳,真牛!”、2010年的“華夏虎嘯”、2011年的“歡樂兔世界”、2012年的“龍騰東方”,再到2013年的“蛇行天下”、2014年的“騏驥盛壯”、2015年的“羊羊得意”、2016年的“猿猴傳奇”,上??萍拣^迄今舉辦了整整一輪的生肖特展,每年春節(jié)都為廣大觀眾送上一頓豐盛的科普大餐。再如,創(chuàng)下單日參觀人次之最的“消失的恐龍王國——自貢恐龍化石國寶精品展”和來自大洋深處的“深海奇珍”展,帶領觀眾“足不出滬”領略奇妙世界;而正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展出的英國大展“滅絕:并非世界末日?”則啟發(fā)人們對逝去物種的思考。
近年來,教育開始成為博物館的首要功能,上??萍拣^也逐漸加快了探索展教融合的步伐。上??萍拣^的教育活動早期主要集中在講解導覽、展品演示等方面。在引入美國STEM教育理念后,更為注重對知識的整合,涵括基礎類、拓展類、綜合類等項目,開發(fā)了“創(chuàng)客教育”、“團隊定制”、“科學表演”、“深度看展品”、“探究性課程”五大系列教育活動。上海自然博物館雖然僅僅開放一年半,但已形成“綠螺”品牌的集聚效應,組織了數(shù)十個原創(chuàng)的博物館課程,塑造全新的自然移動課堂。2015年,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支持下,上??萍拣^啟動了“利用場館資源提升科技教師和學生能力的‘館校合作項目”,設計規(guī)劃了“館本課程”、“博老師研習會”、“校本課程”、“青少年科學詮釋者”、“實習研究員”和“一卡通”的子項目。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與本市127所中小學簽訂合作共建協(xié)議,共同開發(fā)一套博物館課程、培訓一批科技創(chuàng)新教師、培養(yǎng)一群創(chuàng)新型學生,找尋科普場館與學校間可復制推廣的“館校合作”模式。
上??萍拣^積極搭建科普創(chuàng)新的公共平臺,讓創(chuàng)新思想在這里激蕩,讓創(chuàng)新成果在這里登場。2009年,創(chuàng)辦集科學性、前瞻性、開放性、公益性于一體的科普欄目——“上??破沾笾v壇”,至今成功舉辦69場,包括葉叔華、楊福家等院士在內(nèi)的134名中外著名科學家就進化論、轉基因、氣候變化、航天技術等社會熱點和民眾關切話題展開精彩的演講。2015年,開設“綠螺講堂”,邀請眾多“科普達人”與觀眾面對面。2016年,推出“科學+X論壇”,為科學家與公眾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梁。
上海科技館的學術研究能力持續(xù)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和實踐支撐。開館時即設立研究設計院,培養(yǎng)了一支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技術隊伍。2013年,上??萍拣^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填補了該行業(yè)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并相繼成立科學傳播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以及自然史研究中心,開展了一系列針對博物館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工作。
上??萍拣^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戰(zhàn)略,通過搭建人才交流、會議交流、項目交流的平臺,穩(wěn)步推進全球化進程,在國際舞臺上發(fā)出中國的聲音、獻出中國的智慧。如今,上??萍拣^已與14個國家的20家國外同行及國際組織開展了100個合作項目,實現(xiàn)了中國科普“走出去”的多個第一:左煥琛理事長成為首位被國際科學中心協(xié)會授予2015年度“羅伊·L·謝弗行業(yè)前沿獎”之“杰出行業(yè)領袖獎”的中國人;生肖特展“華夏虎嘯”首次走出國門;科普表演團隊攜《水之密語》和《聲音與音樂》首次赴海外演出;首度建立與國外場館的人員互訪學習機制……
上海科普教育發(fā)展基金會與上??萍拣^同誕生、共發(fā)展,以“集眾人之力、揚科普之光”為宗旨,動員社會力量,集聚各方資源,廣泛開展和支持各類科普教育活動,為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養(yǎng)、促進科普能力建設和創(chuàng)新型城市建設服務。至今,募集的實物和資金總值已超過2.5億元,包括700多件野生動物標本、100多件古生物骨架,以及近250幅非洲動物畫和20多件木雕作品等。品牌活動“流動科技館”不僅覆蓋了上海市各大區(qū)縣,還走出長三角,遠赴新疆、西藏、青海、甘肅、云南、貴州和江西等邊遠地區(qū)。此外,基金會還每年組織“科普夏令營”、“農(nóng)民工子弟進科技館”、“盲人科普之旅”、“申城老人學科普”等活動,并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開展了“明日科技之星”、“未來工程師大賽”、“上??破战逃齽?chuàng)新獎”等項目。同時,在左煥琛理事長的倡導下,上??萍拣^開館之初就建立了一支志愿者隊伍,已有18萬人次加入到“智慧義工”的行列,成為一張最有溫度的名片。
深耕科普、厚植創(chuàng)新,我們要積極踐行“樂業(yè)專業(yè)敬業(yè),致力創(chuàng)造未來”的上??萍拣^精神,爭當科普先鋒;我們要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的志愿者精神,引導公眾投身科普事業(yè)。上??萍拣^走過十五年的輝煌,站在“三館合一”的新起點上,將以“國內(nèi)領先、國際一流”的綜合性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博物館集群為目標,堅定不移地完成“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的使命,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