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從未見過比劉老師更溫柔嫻靜的女人。
她是我讀高一時的英語老師,只教過我一學年的英語課。她從不像別的老師那樣常冷著臉子,把笑容深藏心里。笑容仿佛是她臉上唯一的表情,她笑得很燦爛,如一朵向陽花綻放在眼前。課上課下,班里的學生都愿意親近她,那些英語成績差的學生也都愛上英語課,且熱情似火,我知道,那是劉老師點燃了我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她是我見過的最有魅力的老師,她那向陽花般燦爛的微笑,也成為我職業(yè)生涯最有力量的信仰。
在上高中前,我們并沒有接觸過英語,對于英語一竅不通。得知這個現(xiàn)狀后,學校決定在高一學年,開設(shè)初中英語的全部課程。那時的高中是兩年制,高中一至二冊的英語課程要在高二一學年學完,然后參加全國高考。學校把繁重的英語教學工作,交給了當時只是一名民辦教師的劉老師。
對劉老師心生敬意,是因為她精通英語和日語,而這些居然都是她自學的結(jié)果。這為初學英語的我們,平添了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毅力。
信心是溫暖心房的陽光,毅力是茁壯成長的基石。劉老師給我們講她自學英語的體會,消除了我們學習英語的畏難情緒。為確保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任務(wù)能在高一學年順利完成,一有空她就深入班級,耐心講解,細致輔導,經(jīng)常鼓勵英語學得不好的同學:“著意耕耘,自有收獲?!彼?jīng)常利用周末輔導差生,不計報酬,任勞任怨。家有困難的學生,她給買筆買本,贈送學習資料,甚至積極從中做工作,讓學校減免他們的學雜費……她如一朵向陽花,充滿活力。
英語學習要有語言環(huán)境,才能成效顯著。劉老師建議我們,平時練習要以句為單位,口頭練習與書寫練習并重。我們就試著使用英語做簡單的交流,不但對單詞的發(fā)音記得格外牢靠,也養(yǎng)成了思路與表達趨于一體的自然語言習慣。
劉老師還告訴我們,英語課文要背下來,我們就整天背,體會文體,模仿英語的表達句式或習慣。因此,30年后,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會在學校召開的學法經(jīng)驗交流會上,除了向?qū)W生介紹語文學法外,還能生發(fā)開來,講一講英語學法,而這也贏得了與會英語老師們的認可。
高一一學年下來,我們學完了初中三年的全部英語課程,在全市統(tǒng)考中,我們?nèi)〉昧似骄?7分的好成績,班級排名全市高中第一。我們都為自己的英語成績興奮不已,劉老師比我們還高興。成績下來那天,當她笑容滿面地走進班級時,班長的一聲“起立”剛落,便響起了如雷的掌聲,為燦爛如向陽花的劉老師,也為我們自己。
1982年下半年,因為任民高級中學撤并,我們被合并到市里的其他高中,劉老師也不再繼續(xù)教我們了。
有30多年沒見到劉老師了。想起她,我會很自然地想到向陽花,歌謠“金色的葵花黃又黃,養(yǎng)來蜜蜂千萬箱,奔波忙碌采花粉,釀得生活甜又香”也在耳邊輕輕地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