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焱
摘 要:梭羅是美國著名的文學巨匠、自然主義者和哲學家,也是先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瓦爾登湖》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寫實作品。本文試圖從梭羅對瓦爾登湖畔的動物的觀察與思考的角度來分析他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方式的探索。
關(guān)鍵詞:瓦爾登湖;動物;和諧共存;自然觀
一、亨利·大衛(wèi)·梭羅和《瓦爾登湖》
作為先驗主義的先鋒人物,梭羅被公認為是一位杰出的、有影響的美國作家,他也是美國歷史上首位重要的自然解讀者。梭羅是一個多產(chǎn)的作家,他的作品包括散文、隨筆、日記、詩歌等,數(shù)量多達20余冊,其中兩本書最有影響力:一本是《瓦爾登湖》,另一本是《論公民的不服從義務》,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堅定的信仰,他認為人類通過努力,能夠達成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理想的和諧狀態(tài)。梭羅畢生對自然和人類的貢獻使得他成為現(xiàn)代美國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一個文化偶像。他的著作《瓦爾登湖》位列塑造美國人格的十大書籍首位,被認為是美國文學歷史上的“綠色圣經(jīng)”。
《瓦爾登湖》出版于1854年,梭羅花了5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作品,它是在梭羅1845-1847年在瓦爾登湖獨自生活了兩年的經(jīng)歷基礎上完成的。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他在瓦爾登湖現(xiàn)實生活的記錄,更是向世界宣告?zhèn)€人的獨立性。這本書充滿了智慧與思考,反映了梭羅對生命的意義的探索與思考,同時表明了他的人生哲學既浪漫又現(xiàn)實。梭羅主張生活的最終目的就是過簡單的生活,他建議人們應該約束自己的欲望、過簡單的生活。這表明了他對生活的態(tài)度,也提出了他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式的設想。在書中,梭羅把瓦爾登湖看作是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象征,在那里,他可以自由地與自然間的萬物進行交流。
二、《瓦爾登湖》中對動物的描寫
在梭羅看來,人只是自然當中“普通的一員”而并非世間萬物的主宰,人與動物應該是平等的關(guān)系,而不該為了自己的利益影響和破壞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作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平等的一員,人應該尊重大自然其他一切生物,并與它們和諧相處。
在《瓦爾登湖》中,梭羅并未從動物學家的角度去觀察和描寫動物,反之,他賦予了它們靈性與哲學意義,他將動物擬人化,常將動物與他遇到的人作比較,分析人與動物的相似之處。在梭羅的筆下,有的人像草地上的土撥鼠一樣貪婪、膚淺;或像松鼠一樣頑皮又笨拙;有的人像山雀一樣懶惰、狡猾;或是像獵犬一樣忠誠。
(一)多種多樣的動物
多種多樣的生命形式有助于人類提升自我修養(yǎng),因此梭羅借助動物與自然進行精神層面的溝通,而動物世界所特有的活力四射也帶給他許多樂趣。在瓦爾登湖,四季的交替被梭羅比作一天內(nèi)不同時間段的更替交換:夜晚就是冬季,早晨與傍晚分別是春季與秋季,而午時則代表夏日。各種動物從早到晚,從春到冬都與他在瓦爾登湖畔作伴。在書中“冬天的禽獸”中,梭羅在瓦爾登湖生活時看到,寒冷的冬季讓世界變得寂靜無聲,但動物依然活力充沛。黎明時分,赤松鼠把梭羅叫醒,黃昏時候,兔子經(jīng)常過來陪他美餐一頓。一整天,赤松鼠都來來去去,它們機靈的樣子引起了梭羅極大的興趣,在書中,梭羅這樣寫道:“它終于到了玉米旁,挑選其中合適的一個,還是用那不規(guī)則三角形的路線跳來跳去,一直鬧騰到我窗戶前堆起的那堆木柴的最頂上……后來它變得更加精靈了,玩起它的食物來,只品嘗玉米的精華……它忽而看看玉米穗,忽而又聽聽風里有什么聲音。”
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復蘇,動物又活躍起來。梭羅滿懷熱情地描述了瓦爾登湖上春的訊息——“我機警地尋覓春天的第一個信號,聆聽著一切飛鳥偶爾的樂音,或有條紋的松鼠的啁啾……三月十三日,我已經(jīng)聽到青鳥、籬雀和紅翼鶇的叫聲,那時湖里的冰還有一英尺厚?!?/p>
在《瓦爾登湖》中,梭羅和動物們在一起愉快地生活,動物各異的行為讓梭羅對自然和生命的意義有一種新的理解,各種各樣的動物也創(chuàng)造了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梭羅并非是要人人都放棄自己習慣的生活,在森林中以唯一的方式生活,而是要像雄雞一樣將人們的意識喚醒,他提倡的是一種豐富多彩且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有助于提升個人的修養(yǎng)。
(二)動物身上的人性
在《瓦爾登湖》中,梭羅將動物與人類同等看待,他把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把瓦爾登湖的動物當作他的鄰居一樣,認為它們身上也具備了人的一些特性。在書中,梭羅常用的代詞是“他”、“她”,而不是“它”,他常通過動物身上的人性特征進一步對人性進行剖析。
在“禽獸為鄰”一章中,梭羅詳細講述了黑螞蟻與紅螞蟻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他將這場戰(zhàn)爭比作了美國的南北內(nèi)戰(zhàn),將螞蟻比作紅色的共和派和黑色的帝國派,在他的描述中,螞蟻被賦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我還目睹過一些不怎么平和的事件……我更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木片上到處是這樣的斗士,看樣子這不是個人決斗,而是一場戰(zhàn)爭,是兩個蟻族之間的戰(zhàn)爭,紅色螞蟻總是和黑色螞蟻糾纏在一起斗,時常還是兩個紅的對付一個黑的……這是我親眼目擊的唯一一場戰(zhàn)爭,也是我曾經(jīng)親臨前線的唯一的激戰(zhàn)猶酣的戰(zhàn)場。自相殘殺的戰(zhàn)爭啊,紅色的共和派在一邊,黑色的帝國派在另一邊?!@然,他們的戰(zhàn)爭的口號是“不戰(zhàn)勝,毋寧死”……而關(guān)于這一場大戰(zhàn)的勝負,無論參戰(zhàn)雙方,都將是至關(guān)重要的,刻骨銘心的,至少像我們的邦克山之戰(zhàn)一樣,載入青史?!?/p>
梭羅把關(guān)注的焦點更多地放在螞蟻大戰(zhàn)與人類戰(zhàn)爭的相似性上,動物的世界也像人一樣有矛盾和紛爭,適者生存,弱肉強食。螞蟻有著人類的特點,它們像戰(zhàn)士一樣兇猛、勇敢。最后,只有最強壯、最聰明、最有能力的才能存活下來,一旦它們處于上風,就不會輕易放手。此外,動物的一生為了生存都得不停去爭斗。梭羅認為,它們?nèi)缤祟惖淖嫦饶菢訛榱松?、為了信仰而?zhàn),和人一樣,它們也有著種族與國家的矛盾。
與此同時,和人類一樣,動物間也有親情。盡管它們要為了生存而斗爭,而且生存環(huán)境也很惡劣,但它們對同類并不殘忍、冷漠。描寫動物之間的友愛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梭羅描寫了一只害羞的鷓鴣帶著它的一家人飛在他的窗前的情景?!傲吕?,鷓鴣這樣怕羞的飛鳥也帶了他的幼仔經(jīng)過我的窗子……你一走近它們,母親就發(fā)出一個信號,它們就一哄而散,仿佛一陣旋風把它們吹了起來;鷓鴣的顏色像極了殘枝敗葉,因此許多旅行家一腳踏在這些幼仔堆中,只聽得老鳥拍翅飛走,發(fā)出焦慮的呼號,嘰嘰喳喳又呼又喚的,為了吸引那些旅人的視線……”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只鷓鴣從它的行為來看是一個母親,如果你離它近一點,這個母親就會焦慮地發(fā)出信號,讓幼仔離開。它會用盡各種方法吸引人的注意,確保孩子們的安全。它顧不上自己的安危,唯一的想法就是救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母親。
梭羅與他在《瓦爾登湖》中描述的動物有許多共同之處,都在瓦爾登湖畔孤獨又勇敢地生活著。其中,梭羅賦予鷹以獨特的意義,從他的描寫中我們看到梭羅與鷹之間驚人的相似之處?!拔姨ь^看去,只見一只小而漂亮的鷹,樣子很像夜鷹……它越飛越高,越叫越歡,一次又一次地展現(xiàn)它那自由而美麗的下跌,然后又從它在高處的翻騰中恢復過來,好像從來也不愿降落大地。它看樣子在宇宙里沒有伙伴——只是單獨地在那里游戲高空——除了空氣和黎明之外,它似乎也不需要一起玩耍的伙伴。相形之下,它并不孤寂,異常地孤寂其實是下面的大地……”
在這段文字中,梭羅被鷹那種優(yōu)雅的孤獨深深打動,在他眼中,鷹并不孤獨,孤獨的是鷹的身下那片土地。梭羅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對鷹的描寫表達出來,雖然他在世時不被世人認可,他的想法也處處遭到反對和輕視,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像鷹一樣繼續(xù)為夢想翱翔。
三、梭羅關(guān)于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自然觀設想
梭羅畢生在為動物的權(quán)利而辯護,他將動物看作是自然平等的一部分,提倡人與動物的完美和諧相處,他相信人和動物不是敵人,它們與人有著同樣的權(quán)利,而不是為了人類服務才誕生的產(chǎn)物,因此,動物的價值也不能根據(jù)它們對人類的有用程度來判斷,它們應該作為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而受到重視。
梭羅倡導動物也應該像人一樣享有同等的生存權(quán)和生存空間。在《瓦爾登湖》“室內(nèi)的取暖”一章中,梭羅表達了動物也像人一樣需要自己的空間——“因為即便最最野性的動物,也和人類一樣需要舒服和溫暖,也正是因為它們的謹慎,筑了個小窩,它們才能安然度過一個冬天”(《瓦爾登湖》,李暮譯,197頁)
動物只需要一個窩讓自己暖和些,它們的需求比人要簡單,人也可以不掠奪動物的空間讓自己在自然中活得舒適,梭羅認為,人類應該從動物身上學習,在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將自己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化?!跋駝游镆粯又蝗∽约罕仨毜摹本蜁俸芏嗦闊?。未經(jīng)加工的食物能讓它們填飽肚子,它們自身的皮毛就可以御寒。與人類比起來,動物的生活自由又簡單。實際上,這正是梭羅提倡的生活方式,他提倡簡單生活,借助自然實現(xiàn)個人的自我價值,他建議人們舍棄不必要的物質(zhì)需求,追求真正的精神升華。
事實上,人對自然的利用遠大于他們的生存需求。作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等一員,人應該尊重動物的權(quán)利,與動物建立和諧的關(guān)系,否則,人將會為自己的錯行受到懲罰,在《瓦爾登湖》中,梭羅特意警告這種微妙的關(guān)系——“吉爾平在他的英格蘭森林中的居民記錄里面寫道:“闖入者對森林屢屢侵犯,在森林中就這樣筑了籬笆,造了屋子”,在“古老的森林法規(guī)中,這是重罪,是要以強占土地的罪名重罰的”。因為這些行為趨向于殘暴和破壞森林等等,造成了飛禽的恐懼和森林的受損?!?。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人類砍掉樹木建造房屋,或筑起籬笆,那么這就會毀壞森林、掠奪動物的生存空間,這么做的話,人類就忽視了動物的存在,違反了動物的生存權(quán),短期看來,人會獲得經(jīng)濟利益,但長遠來看,人類會因為侵犯了動物的權(quán)利而受到懲罰。這個觀點也在后來的描寫中清楚地表達了出來——“……人卻因為發(fā)現(xiàn)了火,在一個寬敞的隔間里把空氣籠罩起來,并把它弄得很溫暖……就這樣,他超越了自己本能一步或兩步……就是住在最奢華的房間里的人,在這方面也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我們用不著費心思去揣測人類最后將怎么毀滅,只要北方來一點點更加嚴酷的風,隨時都可以結(jié)束他們的生命,這很容易?!?/p>
梭羅意識到如果人類繼續(xù)破壞自然,侵占動物的空間,人類就會面臨潛在的生存威脅甚至是滅絕。他認為人類應該認識到動物的意義,像尊重人一樣尊重動物。
自然在梭羅的眼中充滿了智慧,與禽獸為鄰對人借助自然進行自我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益的,因為動物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禽獸為鄰,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對動物們友好有助于人們建立一個和諧的世界,與動物一起和諧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與動物住在一起,我們能對人類世界有更好的理解,以簡單的方式解決復雜的問題。
四、結(jié)語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對多個動物的描寫為讀者從新的角度闡明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人類不高于動物,動物也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才存活于世的,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人與動物都有生存的權(quán)利。而當下中國的境遇與梭羅時代美國的境遇是相似的,霧霾、污染都是美國曾經(jīng)在發(fā)展時遇到的問題,為了避免重蹈“先發(fā)展,后治理”的覆轍,我們應該將梭羅的簡單生活、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觀拿來為我們所用,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美)亨利·大衛(wèi)·梭羅.瓦爾登湖[M].李暮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
[2]劉琴.現(xiàn)實主義者梭羅—從《瓦爾登湖》中的動物看人與自然[D].安徽:安徽大學,2011.
[3]趙春花.從《瓦爾登湖》看梭羅的自然觀[J].安順學院學報,2013,(1):22~23.
(作者單位:太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