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言
“清污”
1983年秋天,我開始讀研究生。那年頭考研究生,導師要把弟子帶畢業(yè)了,才開始招收新生,不像現在,年年可以招。除了公共課,小課去導師家,在書房里聽導師隨便說。我的導師葉子銘年齡不大,教學方法卻屬于老派。我們是他開始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葉老師以研究茅盾著名,然而他讀研究生時,學的是古典文學,導師是陳中凡老先生,研究方向是蘇東坡,因此給我們上課,頗有些舊學風范。
那時候的“清污”,又叫清除精神污染。關于這個,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反正大家的感覺就是,又要搞運動了,又要開始批判什么了。我的家庭背景,讓我對批判這詞有特殊敏感,同時也有點麻木。這當然是受父親的影響,父親是個右派,多少年來,始終被批判,他和別的被剝奪寫作權利的右派不一樣,勞動改造以后,一直都在繼續(xù)扮演筆桿子角色,始終都在寫,始終都是奉命寫這寫那,好不容易寫好了,突然又有了問題。明明是一片好心想歌頌,突然就變成了毒草。
過去文化人有一個詞叫犯錯誤,這錯誤大多是不知不覺,知識分子們也習慣了,知道自己是小資產階級,知道自己容易翹尾巴,因此要不斷接受批判,不斷被改造。“文革”后期,父親寫過一個劇本,中間有一情節(jié),一個失控的木筏將航標燈撞壞了,為了怕出意外,英雄人物便自己舉著一盞風燈當航標燈。說這細節(jié)荒唐沒問題,可是當時的嚴重性,是有人發(fā)現了它的反動之處,木筏是將木頭捆在一起,這可以理解為林彪的“林”,而帶走了航標燈,則有可能意味著是為摔死在溫都爾漢的林副主席招魂。這樣的解讀實在嚇死人,好在類似把戲當年玩得也太多,文化人為此一次次倒霉,見怪不怪,習慣了。
“清污”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過去歷史的一種延續(xù)。具體到父親身上,就是他老朋友顧爾鐔的一次發(fā)言,因為這個發(fā)言,一時間風生水起,山雨欲來黑云壓城。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反動言論,不過是把平時飯桌上的閑話,拿到了大會上,這個發(fā)言標題是“也談突破”,大意是既然要談解放思想,膽子就應該大一些,就要敢于突破。這話擱在今天,什么也不是,在當時,真的就突破了,因此成了要清除的“精神污染”。傳到“上邊”后,有人很生氣。具體情況誰也說不清楚,當時得到的消息就是,某領導可能隨口問了一句“這個顧爾鐔是什么人”,因為這句話,雞毛立刻成了令箭,顧爾鐔便被撤職。
父親是顧爾鐔的副手,顧是 《雨花》 雜志的主編,父親是副主編。他們一起攜手去辦這個刊物,當初顧被任命主編,條件之一,便是要父親跟他一起去干,實際上就是要拉著當年的“探求者”弟兄們。顧雖然不是“探求者”分子,不是右派,但是他和這幫人都是朋友,“文革”以后的 《雨花》 辦得有聲有色,獲得很高聲譽,顯然與父親的這些難兄難弟參與有很大關系。
顧爾鐔被撤職,在當時既是個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他們這些人都是見多識廣歷經磨難的老運動員,一生中不知道被批判過多少次。與以前的運動相似,一有風吹草動,不同的人粉墨登場,按照不同的角色演戲,生旦凈丑,自然都會跳出來。有關領導便找父親談話,希望他能夠認清形勢,顧全大局,與顧爾鐔劃清界限,代表刊物說幾句應景話。同時告訴父親,讓他去黨校學習,這是組織上的刻意安排。
談話就在我家進行,我因為在場,因此沒有任何虛構。記得當時也不懂事,老三老四插了幾句嘴,讓父親不要去黨校學習,都一把年紀了,還學個什么。這讓來談話的領導很不高興,都是父親的老朋友,都是長輩,他覺得自己一片好心,既保護了父親,又準備了一個提拔的好機會,沒想到這父子倆會如此不識抬舉。
很快,來勢兇猛的“清污”運動煙消云散,這位領導提起舊事仍心有不甘,說老葉你這個人也真是糊涂,怎么能聽你兒子的話呢。熟悉父親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有名的老好人,確實容易受人影響,做事難免糊涂,然而絕對不是沒原則的人。在“清污”這件事上,一開始就立場堅定表明了態(tài)度,他和顧爾鐔是一致的,沒覺得老顧的話有什么太大問題。是非分明,黑白不容顛倒,錯就是錯,不錯就是不錯,因此,父親主動選擇了與顧爾鐔共進退。一句話,他不干了,不玩了,不能再像1957年,不能再那樣。
父親找了個借口,要去北京協助編輯祖父的文集,這顯然似是而非,根本站不住腳,領導一聽便知道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稱病辭官”,這是古代高人經常玩的把戲,父親不愿意裝病,不玩下去的主意已定,隨便找了個理由,說不干就不干。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請了兩年假,沒想到,“清污”運動說結束也結束了,樹倒猢猻散,活生生成為一場鬧劇。開弓沒有回頭箭,父親弄假成真,兩年后才又一次正式恢復工作。
文學熱
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熱,今天說起來,是一個個古老故事。先說自己遇到的段子,那時候大學剛畢業(yè),在一家叫青春文學院的地盤上為函授學生批改作文,回封信可以獲得兩毛五分錢報酬。這是個人記憶中最無聊的一件事,沒見到一篇好文章,我遣詞造句搜腸刮肚,擠牙膏似的硬找些話來胡亂應付。無法想象當年居然會有那么多人喜歡文學,會有那么多根本不像文學的東西。
老實說,當時的一封封回信讓我深感人生無趣,既覺得這樣敷衍對不住人家,同時又無限怨恨,覺得文學真要這么弄,肯定不會有絲毫前途。一個人可以熱愛文學,但是不能因為泛泛空洞的愛,把文學當作可利用的勵志工具來糟蹋。那年頭的文學熱,看起來好像很有群眾基礎,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yè)都參加了,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其實也就是一種虛浮的大躍進,水平之低,套路之簡單,目的之淺顯,讓人哭笑不得。
有個鄉(xiāng)間的函授學生,小說幾乎一無可取,從文字到內容,除了俗還是俗。對他總是不忍心說重話,我雖然年輕氣盛,卻難免帶點世故,知道對他這樣的鄉(xiāng)村青年必須鼓勵為主,必須說些客套話。所以能記住這個人,留下了印象深刻,是他的故事基本上不怎么修改,退回去了,下次寄過來,仍然和上一次差不多。稿件中附了一封信,理直氣壯地說明自己為什么不修改的原因,說知道這小說基礎很差,說一個農民的孩子水平也就這樣了,“農民的孩子”成為金字招牌和偷懶借口,說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說參加函授學習,只是為了印有“青春文學院”字樣的大信封能寄到他所在的村子。鄉(xiāng)下人看到這樣的信封,會立刻肅然起敬,這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支撐,這樣的感覺非常好,有這樣的感覺足夠了。
八十年代文學熱在一定程度上,是個體積龐大五光十色的肥皂泡,經不起一枚小小針尖。真相常會讓人難堪,當年最先走上文壇風口浪尖的幸運兒是些什么人呢,是“文革”后期就開始寫作的文化人,這些人中,有的出身造反派,有的是右派,也有苦悶的知青,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從“文革”走向“后文革”,骨子里都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批判情結。對“文革”的批判是從“文革”中的批判開始的,傷痕文學說到底也還是批判,與批林批孔可以說一脈相承。當然,這樣的傳統(tǒng)還可以再往前追溯,從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學,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學,抗戰(zhàn)文學,說來說去,都免不了說教,都是利用文學要號召做點什么,都免不了弒父。好像變過來變過去,所謂反思,總是離開不了這幾個基本套路。
作者素質決定了讀者水平,讀者趣味又決定了作者聲望。這個就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文學真相,泡沫終究還是泡沫,那年頭曾被稱之為“科學的春天”,其實對于文學來說,更像一個多少有些收獲的秋天。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文學幾乎是在沒有太多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間變得又有名又有利,成為股票市場上最大的潛力股,成為具有博彩性質的彩票,如果運氣好,如果能獲個什么獎,一躍龍門身價百倍,基本上可以管一輩子的吃喝。
當時只要是個公開出版的文學刊物,就會有十分可喜的發(fā)行量,就能賺錢。以南京的 《青春》為例,很快蓋了一棟大樓,編輯們每人一套房子,今天說起這事,完全是天方夜譚。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投機取巧在所難免,旁門左道理所當然,文學之路變得擁擠不堪,小說的學問成了顯學,大家都好為人師,除了辦講習所,辦函授班,動不動編一本與文學有關的書。經常還是非法出版物,以外國文學為例,也不需要什么書號,連定價都沒有,想編就編,想出就出。譬如河南的文學刊物 《奔流》,湖北的 《長江文藝》,都以參考資料的形式出過書,這些書幾乎立刻成為本省文學青年的教材。
1982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的 《最新美國短篇小說選》,初版第一次印刷了四萬多冊。這個印數也可以當作文學虛熱的極好例子,一看就知道是匆忙編選出來,內容良莠不齊,撿到籃子里就是菜,端上桌子便算佳肴。封面上美名其曰“美國短篇小說”,卻破格收入了加拿大小說家門羅的作品 《拼字》?;蛟S當年太沒名氣,小說也不能算太精彩,沒人會想到三十年后,這位叫門羅的女作家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時至今日,玩文學和不玩文學的我們,可以感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文學熱,可以感謝甚至歌頌,但是必須實事求是,把當時的文學水準看得太高,過分美化和理想,無疑不夠理智。畢竟文學是一門很獨特的藝術,有它嚴格的專業(yè)水準,不僅僅靠熱鬧,不僅僅要批判,也不僅僅是名利。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凡事皆有因果,很顯然,當年文學的十分熱鬧,與后來的相當冷落,有著千絲萬縷聯系。
開后門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計劃經濟,老一輩人都有深刻記憶。記憶這玩意很有意思,像一張褪色老照片,無聊時打開看看,常會引起不一樣的感受。對于上歲數的人來說,計劃經濟不陌生,它與生俱來,我們剛一出生,就仿佛陰影一樣緊密伴隨。我們都用過糧票,用過布票,這票那票掰手指數不過來,當年有一種豆制品副票,編好號的,到日子發(fā)通知,某號可以買醬油,可以買魚,買酒,為什么叫豆制品副票,且全國各地統(tǒng)一稱呼,沒人能解釋清楚。
習慣成為自然,成為應該,我這年齡段的城市人對計劃經濟談不上太反感。一件事一旦成為習慣,即使身受其害,也會習慣性地接受,覺得這個理所當然。城市人習慣了糧票,享受了糧票,糧票成了城市人的標志和驕傲。吃商品糧成為一種既得利益,如今聽上去怪怪的,但是,它確實是一個時代的鮮明特征。
到了八十年代,忽如一夜春風來,說著說著就改革開放了。很多人都認為是粉碎了“四人幫”的緣故,好像這四個賊人不除掉,就天無寧日,國家再也不會有希望。我印象中,其實“文革”中也有過改革苗頭,譬如當年的“整頓”就很像回事。改革開放說白了是這兩個字的翻版,“文革”后許多東西,“文革”中已經有過。記得那時我還在上中學,動不動還要說偉大領袖毛主席,突然聽說要開四屆人大,要抓經濟了,說經濟再不抓就不行了。
學校里照例要上政治課,政治課上又總是要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們像小和尚念經一樣,有口無心地對付著考試,什么叫上層建筑,什么叫經濟基礎,根本弄不明白。老師自己也不明白,很快反擊右傾翻案風,鄧小平說不行就不行。那年頭印象最深的是政治運動永遠不會完結,千言萬語一句話,階級斗爭一抓就靈,靈不靈我們也不知道,就知道必須得抓。
當然,所有這些都屬于桌面上的冠冕堂皇,印象最深的是“文革”后期開后門。什么叫開后門呢,就是凡事都要通過關系,都要找熟人幫忙,找熟人的熟人關照。開后門成為時代特色,成為幾乎公開的潛規(guī)則,應該說和“文革”有著密切關系?!拔母铩卑呀洕憧辶耍裁炊家媱澒?,掌握計劃的人就有一種相對權力。商店里小領導,菜場上賣魚的賣肉的,生產隊隊長,各級革委會主任,手里只要有點小權,都有可能成為開后門的對象。今天的年經人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有些女知青為了回城,為了一個工農兵大學生名額,會心甘情愿地被農村干部奸污。這樣的丑惡當年顯然不在少數,根據有關文件規(guī)定,只要發(fā)生,只要女事主告發(fā),一律按強奸罪論處。
八十年代,不正之風的開后門得到了有效控制,市場經濟開始發(fā)揮作用,年輕人游戲規(guī)則悄然改變,首先是高考恢復,可以相對公平地在考場上搏殺。其次,這票那票作用逐漸減少,只要有鈔票,想買什么都能買到。但是只要還存在計劃經濟,就會有漏洞,開后門的風氣就不可能完全杜絕。印象中有幾件小事總是難忘,一是彩色電視,一是安裝家庭電話,一是換煤氣灶。
先說彩電,八十年代初期,彩電還不普及,很多人家都買12吋的黑白電視,那時候能有個黑白電視已不錯了,很快,彩電成為家庭基本配置,立刻緊俏起來,一緊俏就要憑票供應,一憑票,難免開后門。當時已流行下海做生意,身邊幾個一起玩大的干部子弟,所謂下海就是倒騰各種批文,成天聽他們吹牛,都是即將發(fā)財的樣子,真正發(fā)財也沒幾個,下大獄倒不止一位。有個哥們開了家貿易公司,打白條預售彩電,生意頓時火爆。因為他爹是做官的,也沒人會懷疑,大家仍然延續(xù)過去開后門的思路,想辦事,就要去找有門路的人。沒想到出現了問題,錢收了,用了,彩電卻交付不出。我始終沒搞明白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反正這哥們從此一蹶不振,在牢里待了幾年,一出來就跟我喊冤。
當時安裝電話也很不容易,要級別,不是誰都能裝,夠了級別也要排隊登記。記得我們家裝電話,公家先請吃飯,為什么公家請客,因為是公款電話。終于到安裝日子,泡茶遞煙,臨走一人送包香煙,結果電話安裝好了,卻遲遲不通,一開始不明白為什么,后來才知道是得罪了小工頭,按照行情應該送一條煙,一人給一包太小氣。怎么辦呢,再托人說好話,再請吃飯,吃完飯第二天,電話通了。
那年頭的電話電力煤氣,都是大爺,任何一名員工都可以牛得不行,投訴這詞似乎還沒出現。我們家換煤氣灶,新灶具活生生高出臺面一公分,靠一根煤氣管頂著,四面都懸空,鍋放上去直晃蕩。我提出異議,安裝工人說就這樣了,自己找點東西墊墊。好歹我做過幾年工人,沒見過這樣干活的,可是也沒辦法,人家就這么橫,只好再開后門給煤氣公司熟人打電話求助,派了個人過來,很快弄妥帖了。
我女兒出生于八十年代,習慣了市場經濟,聽到開后門這詞,想象遇上點事就要找熟人,總覺得很奇怪,很荒唐,怎么跟她解釋也不明白。不僅她覺得奇怪,想不明白,我們作為過來人,想起那段歷史,也覺得太奇怪,太荒唐,也想不明白。
(選自《文學自由談》2015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