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雯
土壤污染事件屢屢曝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切實解決土壤環(huán)境問題刻不容緩。
土壤是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如今,我國土壤污染的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土壤污染事件屢屢曝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切實解決土壤環(huán)境問題刻不容緩。在“土十條”即將出臺之際,記者走進廣東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中心實驗室,看看實驗員是怎樣讓土壤“污垢”現(xiàn)身的。
做好監(jiān)測分析刻不容緩
“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發(fā)布,備受矚目,而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即將出臺。早在年初的時候,環(huán)境保護部便公布了《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的修訂草案《農用地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與《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的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為“土十條”的出臺提供了技術保障。
“土十條”暫未出臺,而我國土壤污染治理卻是刻不容緩。據公開數(shù)據顯示,我國耕地面積不足全世界一成,卻使用了全世界近40%的化肥;我國單位面積的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全國受污染耕地已達1.5億畝,占18億畝耕地的8.3%,大部分為重金屬污染……
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現(xiàn)狀,國家也不斷出臺相應舉措。今年3月,環(huán)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要解決土壤污染問題,主要要做好4方面工作,即要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和標準體系,讓土壤污染治理有法可依;要加強工礦企業(yè)的環(huán)境監(jiān)管,切斷土壤污染的源頭;要對污染的土地實行分級分類管理,避免這些污染擴散和擴大;要通過試點示范,建立適合我們國家自己的污染治理的技術體系。
目前,我國在重污染企業(yè)或工業(yè)密集區(qū)、工礦開采區(qū)及周邊地區(qū)、城市和城郊地區(qū)出現(xiàn)了土壤重污染區(qū)和高風險區(qū),土壤污染類型也呈多樣性,土壤污染途徑多且原因復雜。而如今的土壤環(huán)境監(jiān)督管理體系還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會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識不強等原因,更是加劇了土壤污染,成為影響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
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已經刻不容緩,“土十條”即將出臺,土壤監(jiān)測將會是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重要內容。
按照國標做分析
一直以來,廣東省按照環(huán)保部統(tǒng)一部署,積極組織開展全省土壤環(huán)境質量調查,并逐步構建農村土壤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網絡體系。精確地做好土樣分析,是土壤環(huán)境監(jiān)測工作的一大關鍵。
走進實驗室,記者就看到整齊排放的一袋袋土樣,用透明封口袋裝著,上面貼著標簽,有著不同色號。實驗員告訴記者,這些全部都要制成樣品來檢測,來多少樣就測多少樣。
“雖然土樣比水、氣那些要穩(wěn)定得多,通??梢员4?0天,但一般來說,采樣人員采完樣會盡快送到實驗室分析。采集后我們用可以密封的聚乙烯袋或者玻璃瓶避光保存,而有機污染物類型土壤樣品則要選用玻璃容器保存。”監(jiān)測中心中心實驗室何群華表示。
樣品到達實驗室,第一步是制樣,就是實驗員經常說的前處理,做完前處理后才能上機進行檢測,得出數(shù)據。
“首先得將原始狀態(tài)下的土壤破碎、用尼龍篩過篩,過篩后的樣品全部放置在無色聚乙烯薄膜上,并充分攪拌混勻,再采用四分法取其兩份,一份交樣品庫存放,另一份作樣品的細磨用,我們實驗室采用瑪瑙研磨器進行細磨。粗磨樣可直接用于土壤pH、陽離子交換量、元素有效態(tài)含量等項目的分析。用于細磨的樣品再用四分法分成兩份,一份研磨到全部過孔徑0.25mm(60目)篩,用于農藥或土壤有機質、土壤全氮量等項目分析;另一份研磨到全部過孔徑0.15mm(100目)篩,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
研磨混勻后的樣品,分別裝于樣品袋或樣品瓶,填寫土壤標簽一式兩份,瓶內或袋內一份,瓶外或袋外貼一份。得到細顆粒的土樣,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無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紙袋裝好,完成樣品分裝。
研磨完成后,按照國家檢測標準,實驗員根據每種檢測因子所需不同的量進行稱重,加上酸等試劑,進行加熱消解,讓土壤顆粒里的重金屬完全溶出,完成這一步便可進行定容,制成樣品了。
土樣分析,無非就是檢測里面到底有什么重金屬,含量又有多少,與水樣分析的原理是一樣的?!斑^程聽起來沒有想象中復雜,土樣分析,可以算是體力活,單單是研磨就要花很多時間和力氣,而加試劑消解需長達六七個小時的時間。所以一旦數(shù)量多了,速度就會慢下來。”何群華介紹說。
制樣完成后就可以分批上分析儀器進行分析并得出數(shù)據了。一整個流程下來,至少也需要一天的時間,要是做土壤普查等項目,則要花一個多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全部做完。
創(chuàng)新方法減誤差
“我們實驗室用于土樣分析的是等離子體切割機,在國內可以算是最先進的分析儀器之一?!睋榻B,實驗室一直沿用國標來做分析,使用的儀器也是與國標相適應的。
從全國來看,以前土壤不是主要檢測對象,土樣檢測相對比較少。據了解,廣東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中心實驗室所做的土樣分析,大部分是地市送樣,自行采樣的較少,每年的土壤采樣基本會集中在七月到九月。
“‘土十條出來后,土壤檢測分析將會越來越多,而從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土壤分析技術角度來講,還是有所欠缺,因為以往對固體檢測比較少,且現(xiàn)有的國標不是針對某一個實驗室或是某一次項目來制定的,標準也比較模糊,打個比方說,標準規(guī)定的操作溫度中只提到用中溫、高溫或是低溫,并沒有具體點出要多少度。所以我們進行分析的時候,主要靠實驗員的實操經驗,靠每個實驗室自己制定的操作細則?!睂嶒炇亿w志南博士透露。
據介紹,現(xiàn)有的實驗誤差主要在兩方面,一是人為操作產生的誤差,二是前處理帶來的誤差,其中,前處理帶來的誤差占比較大,特別是加酸加熱進行消解的時候。
趙志南向記者透露,現(xiàn)在實驗室在做一個新的嘗試,用新的方法新的儀器,跟以往的標準方法截然不同,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
“我們現(xiàn)在有在嘗試使用新的儀器,這臺儀器不是主流的儀器,也不按照國標規(guī)定的方法來進行檢測分析?!辈幌?、不取凈樣,不再是通過加酸加熱溶解成液體來進行分析,而是用固體直接分析。據實驗員介紹,用新方法進行樣品分析會快很多,以前兩到三天才能做完的樣品,現(xiàn)在一個上午就能做完,特別是像土壤普查這樣成批量,需要做一兩個月才能做完的,用新的方法時間會縮短不止一半,得出的結果也比較精準,減少很多誤差。
“但是這個新的方法目前不是國家認可的方法,沒有相關標準做依據,據我們了解,現(xiàn)在全國只有三四個實驗室在嘗試用這種方法來分析,如果這個分析方法能達到我們的要求,看看以后能不能申請個地標?!壁w博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