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崎 歐瑜
摘要:在信息化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下,病理學的教學工作也面臨著一系列突破與革新,旨在為學生提供更為完善的學習條件,使學生的病理學應用能力可得到根本提升。作為一門以理論為主的醫(yī)學基礎課,病理學不僅關系著學生醫(yī)學基礎知識框架的構建,同時也與臨床醫(yī)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因此,如何在病理學教學中與臨床病理建立起有效聯(lián)系,便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問題。筆者特從當前病理學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對臨床病理在教學工作中的聯(lián)系作用進行了切實分析,以期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病理學;臨床病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1(a)-0000-00
1 CPC教學方法的應用
CPC教學即為臨床病理討論教學,旨在通過對病變特點的觀察,對患者的疾病癥狀及體征進行推導[1-2]。由此可見,這一教學方法的核心即為“推導”,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圍繞這一核心,指導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將疾病的病理變化與臨床表現(xiàn)進行有效聯(lián)系。進行CPC病例選擇時,教師應當充分注重所選病例的典型性,以幫助學生以更快的速度進行理解與消化,當學生對該病理類型建立起基本的概念框架后,教師便可在所選病例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延伸,以提高學生對各環(huán)節(jié)病理知識進行相互聯(lián)系的能力。另外,在向學生提供CPC病例醫(yī)學資料時,應當保證資料的完善性,包括發(fā)病過程、治療經(jīng)過、死亡記錄等,以真實客觀的教學資料來幫助學生做出準確的判斷與推導。準備充分后,教師即可根據(jù)所學章節(jié),通過CPC教學方法將臨床病理與教學工作進行密切聯(lián)系。
以“肝阿米巴病”的病理教學為例,教師可首先指導學生自行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向學生提供相應的病例資料,隨后讓學生根據(jù)對患者資料的分析,來對其病理特點與臨床表現(xiàn)進行深入探究。病例資料大致如下:患者為58歲男性,連續(xù)兩年時間存在“痢疾”癥狀,且呈反復發(fā)作狀態(tài),體質逐漸瘦弱,近兩個月來出現(xiàn)肝區(qū)疼痛現(xiàn)象,并伴隨著持續(xù)性高熱癥狀,最終全身衰竭而亡。根據(jù)詳細病例資料,教師可指導學生對該病例的肝標本進行細致觀察,并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根據(jù)觀察結果,在小組之間展開討論,并將討論結果作為推導答案,最終由教師對各小組的討論結果做出客觀評估。如“持續(xù)性高熱的引發(fā)因素有哪些?”、“導致患者肝區(qū)疼痛的原因是什么?”等問題,均可作為學生進行自主探討的問題范圍。學生在觀察病理標本時,一方面應當對該標本的病變特征與相關臨床表現(xiàn)進行相互聯(lián)系,另一方面,應當通過所學的病理學理論知識,嘗試對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做出科學的解釋,由此實現(xiàn)病理標本觀察價值的最大化提升。通過上述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可對學生的病理學理論知識與臨床知識起到鞏固作用,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相應的思維拓展空間,有助于學生醫(yī)學知識應用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2 CBL教學方法的應用
CBL教學即為案例式教學,具體指以實際教學內容為基準,將相應的案例向學生進行展示,并引導學生通過所展示案例,將病理學理論知識與臨床病理知識進行有效結合,并對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相關知識進行細致分析[2-4]。由此可見,這一教學方法的核心即為“分析”,意味著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側重于引導學生從正確的方向、角度出發(fā),通過案例分析來獲取相應的醫(yī)學知識,由此實現(xiàn)病理知識框架的進一步完善。教師應用這一方法進行教學時,首先,應當指導學生對疾病的相關特征進行切實掌握,確保病理分析方向與疾病的診斷邏輯相符,避免學生的學習方向出現(xiàn)偏差;其次,應當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病理學相關知識進行綜合利用,在分析過程中,利用病理學知識進行科學判斷,同時也可利用分析過程中所汲取的知識來豐富自身病理學知識框架;最后,應當遵循“引導為主,講解為輔”的教學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得到最大化激發(fā)。
例如,為提高學生對疾病的診斷能力,教師可向學生提供相應的案例資料,并讓學生根據(jù)資料對患者所患進行診斷,并提供相應的診斷依據(jù)。病例資料大致如下:22歲男性青年患者,癥狀為寒戰(zhàn)、高熱、呼吸困難,并伴隨著胸痛、咳嗽等現(xiàn)象,咳出的痰液呈鐵銹色,經(jīng)詢問得知是由于酗酒后淋雨所導致。經(jīng)X線檢查,得知患者左肺下葉存在大片致密陰影;經(jīng)血常規(guī)檢查,得知患者WBC為17×109/L;經(jīng)聽診檢查,得知患者左肺下葉存在大量濕性啰音,且存在觸診語顫增強現(xiàn)象。根據(jù)上述資料,教師如僅僅要求學生對該病例做出臨床診斷,便容易導致學生給出的診斷結果過于片面。如資料中提到的“咳出的痰液呈鐵銹色”這一信息,學生在沒有對其他癥狀及體征進行深究的情況下,往往僅將患者的陽性癥狀與體征進行簡單堆積,不利于臨床思維能力的高度發(fā)揮。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可針對資料所給出的信息做出適當細化,向學生提出“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的因素有哪些?”、“痰液顏色說明了什么?”等問題,使學生對資料中的每一處細節(jié)進行深入探究,以對診斷的準確性形成保障。通過上述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可有效提高學生在診斷工作中的嚴謹性,也有利于學生病理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的根本提升,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
3仿真情景教學方法的應用
仿真情景教學方法即為通過臨床工作過程的模擬,來完成對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這一教學方法的核心即為“模擬”,教師在應用這一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臨床技能為目的,指導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完成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實現(xiàn)病理學知識與臨床病理的相互滲透。首先,教師應當對各種臨床典型病例進行整理,并挑選出相應的學生進行扮演,即為“簡易標準化病人”(SSP),隨后由教師進行接診醫(yī)生的角色扮演,根據(jù)患者提供的病情信息切實診斷。總而言之,仿真情景教學方法即為疾病診斷的模擬過程,旨在通過情景實踐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病理學應用能力的根本提升。
例如,由學生扮演的患者向由教師扮演的接診醫(yī)生做出病情陳述,告知醫(yī)生自己存在下腹疼痛、發(fā)熱、下腹壓痛等癥狀,再由教師通過病理學理論知識與患者實際臨床表現(xiàn)相結合,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評估。針對患者所羅列的相關癥狀,醫(yī)生可首先考慮為闌尾炎,隨后可結合血常規(guī)、X線、超聲等相關診斷技術進行確認,完成一套完整的常規(guī)檢查流程。進行上述示范后,教師可指導學生以此類推,自行分為不同的小組,以相同的方法進行互動式學習。在這樣的模擬情景下,學生可有效將課堂中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實踐的技術支撐,對于自身職業(yè)定位也可具有更為強烈的認知。通過上述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臨床技能擁有更為廣泛的發(fā)揮空間;同時也可實現(xiàn)“理論服務于實踐,實踐用于豐富理論”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可將抽象的教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操作技能,具有雙重教學意義。
4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將臨床病理與病理學教學工作進行緊密結合,不僅可有效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可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教師在將臨床病理與病理學教學工作進行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當充分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教學需求,避免“教”與“學”產(chǎn)生脫節(jié)現(xiàn)象;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當盡量予以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可得到根本提升,由此實現(xiàn)病理學教學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孫麗,曹明國.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提高口腔組織病理學教學質量的探索[J].大學教育,2015(10):144-145.
[2]莫琳.病案討論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7):43.
[3]鐘曉珠,潘紅波,李萍,等.CBL聯(lián)合PBL綜合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應用的體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03):4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