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側彎司空見慣,但只有10%的人會出現癥狀,女性比男性多,約為8比1。引起這種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良生活、工作、運動習慣所致。做某些運動,尤其負荷過大時,脊椎兩邊受力不均,就會出現腰痛等不適癥狀。
一
前不久,我的一位外地學生來信,說無法解決運動隊一位患者的傷病,推薦他到北京我的工作室。幾天后,患者如約而至,竟是一位長相精神的舉重運動員、國際健將。
兩年前,小伙子就出現腰間盤突出。傷病壓迫了神經,嚴重時,他的整個左腰會串麻到腳跟,無法進行正常運動,更別提舉重專項訓練了。一直以來,這腰傷反反復復,間斷性發(fā)作,頻率越來越密,每次持續(xù)時間也越來越長,最近一次竟折磨了他兩個多月。
我問他:“每次發(fā)作前,你有什么預感?”他答道:“感覺左腰特別累,酸痛?!蔽矣謫枺骸捌綍r進行杠鈴提拉時,會有什么感覺?”答:“左腰容易疲勞。”
一同來的隊醫(yī)說:“我們?yōu)樗隽酥委?,他的腰也不痛了,還做了不少腰部力量練習,可他的左腰就是發(fā)不上力?!?/p>
我讓小伙子脫掉上衣,做一個杠鈴下蹲的模擬動作。當他整個身體負重蹲到底時,出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右邊的肌肉受力時突出來,而左邊肌肉卻是干巴巴的,沒有用上力。
從側面來看,他的骨盆往右旋轉,左邊膝關節(jié)往前頂,而且內扣,其左腰、左胯、左腿的力量均弱于右部。隊醫(yī)說,平時訓練中,他也是這個樣子。再仔細看,小伙子的腰椎和胸椎都發(fā)生了側彎,讓他做一個體前屈,腰部呈現出右邊高,左邊低,腰椎右偏,兩邊肌肉一緊一松。
到此時,我對小伙子的問題有了譜。舉重屬于對稱性運動,講求左右前后肌力的平衡??尚』镒釉谪撝貢r,由于脊椎側彎,左邊腰胯腿發(fā)力有功能性障礙,力從腳部傳導不到腰部,兩邊關節(jié)位置、韌帶張力、肌肉力量都有差異。如此一來,身體自然會竭力去代償,久而久之,腰部就會出現勞損,形成傷病。
二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把治療重點集中在患者的身體左側。即強化其左腰、左髖部的力量,使腰部左右的肌力對稱,同時,激活腰椎左部豎脊肌和深層小肌肉群。
可問題又來了。練了半天,他的肌肉就是難以激活。于是,我們采取了大強度的肌肉電刺激方法。第一次嘗試后,小伙子左腰的肌肉鼓起來了。我們讓他嘗試提拉杠鈴,他驚奇地感到腰部能發(fā)上力了。半年多來,他第一次開心地笑了。
隨著治療康復進程的深入,我們又發(fā)現,他的髖和膝關節(jié)的內扣問題沒有明顯改善。進一步的錄相技術分析顯示,在蹲伸時,其左腳腳弓塌陷厲害,左足弓比右邊的力量差,造成髖關節(jié)打不開,膝關節(jié)內扣,左側髖部穩(wěn)定性也不好。這些問題貌似與脊椎側彎無關,實際上都會產生連鎖反應,而且無異于雪上加霜。針對這些,我們一方面強化其足弓的力量訓練,一方面在其鞋墊里加上支撐,撐起足弓。如此一來,問題得到控制,力最終可以比較順暢地由腳部傳到腰部了。
我們的治療和康復結合了舉重的專項訓練,與患者的主觀感覺和專項技術緊密吻合,因而效果很快就顯現出來。慢慢地,小伙子心情轉好,對腰傷反復發(fā)作的疑惑也消除了。
三
在我們看來,小伙子的問題癥結還在于脊椎側彎。
這是一種司空習慣的身體異常,但只有10%的常人會出現癥狀,女性比男性多,約為8比1。引起這種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良生活、工作、運動習慣所致。比如體姿不正確,長期單肩背包造成身體兩邊肌力不均。內臟器官的某些疾病也會造成這種問題,像這位小伙子,脊椎胸椎出現了病變,身體就產生一種躲避疼痛的反應,左邊疼痛,自然會偏向右側,時間一久,自然造成脊椎側彎,類似的還有盲腸炎患者等。
一般情況下,脊椎側彎者大多不會發(fā)病,因而人們不太注意自身結構的變化。但如果像這位小伙子那樣,做某些運動,尤其負荷過大時,脊椎兩邊受力不均,就會出現諸如腰痛的不適。為此,我們提醒大家,對自己的體態(tài)不要掉以輕心。平時就要留心觀察自己有無明顯的高低肩、頭偏一邊,或者兩手一前一后,兩腿一長一短的現象,這些都是引起脊椎側彎的日常原因。
在這里介紹一些簡單的測試方法??梢宰屓私o自己拍下正面、側面、背面體態(tài)的照片,此時女性最好穿緊身服,男性最好只穿短褲。從正面照片中可以看出從肩到髖的平衡線有無變化,從側面照中可以看出身體前后的平衡狀況,從背部照中可以看出脊椎是否垂直,骨盆是否在一個水平面上等。
在地上放一張A4紙,雙腳站上去,或站在一塊方磚之內,閉上眼睛原地踏步50次,睜開眼晴看看自己是否還在原位。一旦身體出現不對稱不平衡,運動軌跡必然異常。如腰部肌力左弱右強者,身體就會不知不覺偏左移動,甚至走出去一段距離。
四
對于脊椎側彎,最好的治療就是早發(fā)現,早干預,這樣利于緩解癥狀,以至康復。關鍵的治療措施就是調整好身體各部結構的平衡。為此,參加任何運動前,首先要檢查自己的體態(tài)姿態(tài)是否正常;其次要看看參與運動的各個關節(jié)的活動度是否正常;第三要看看各部位的肌肉是否有足夠的基礎力量,受力是否均勻;第四要看看各個關節(jié)是否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上;第五要看看自己的運動技術和模式是否正規(guī)安全有效。
面對脊椎側彎引起的病癥,首要解決的是疼痛和肌肉痙攣,可以進行理療,如電療、超聲波等,或者冰敷。
針對脊椎兩側出現的肌力不平衡,可以對一側凹下去的軟組織或肌肉充分拉伸,最好用泡沫軸進行伸展。對于另一側拱出來的部分軟組織或肌肉進行肌力訓練,最終使兩邊肌肉力量達到對稱。
對于在練習中不好主動激活的肌肉組織,建議試試電肌刺激的方法。
嚴重的脊椎側彎者可以借助護具來校正。癥狀輕者可穿專門的體態(tài)衣服,或在背部打支持帶,以幫助調整。
平時除體能訓練外,還要注意進行體態(tài)訓練。做這種訓練時最好對著鏡子。
在傷病治療和康復過程中,要注意經常檢查脊椎側彎的狀況,以防嚴重化。同時還要在運動,特別是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確體態(tài),校正不良姿勢。要知道,每天治療一小時的效果,遠遠抵不上其余23小時放任自己的破壞力。
脊椎側彎常用訓練方法
Compex
單側豎脊肌激活練習
練習目標 激活單側豎脊肌
使用器材 羅馬椅
起始位(圖一) (電流未開始時)俯臥于羅馬椅上,雙手放于頭后軀干前屈
動作開始(圖二) (電流開始時)
電流持續(xù)工作6秒時 臀肌及腰背肌收緊,軀干伸展至水平位,同時軀干向左側旋轉 保持3-4秒兩秒鐘
電流暫停工作6秒時,身體姿態(tài)緩慢回到起始位
練習要求
每組15次(電流工作6秒為1次),共2-3組
動作注意事項
軀干不要抬起過高,應抬高至與地面水平
軀干抬起時,雙手輕扶于頭后,收下顎,保持頭部與背部在一條直線上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