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于物質(zhì)充裕背景下的90后,他們相互獨立又相互串聯(lián),追求精神層面的需求明顯高過其他幾代人。90后做為時代的承載者,當我們作為長者指指點點時,不妨先理解時代造就人。畢竟,年輕時,我們也瘋狂過……
“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yōu)游又優(yōu)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一定不是別人,是……”。
這是一位30后對一位50后的曖昧之語。30后是李敖,50后是胡因夢,前者是臺灣省著名歷史學者,后者是臺灣省一代艷星。個性犀利、張狂無間的李敖,搭配一意孤行、劍走偏鋒的胡因夢,他們共同的屬性是“自我”“任性”“新鮮人”,是大陸的“前輩”如今戴著“有色眼睛”來看待的90后特色。
90后的時代性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曾提出了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概念,并對他們進行了詳細描述:“他的一切行為,都從利益出發(fā),而且是精心設計……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問題的要害,就在于沒有信仰,沒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關懷、大悲憫、責任感和承擔意識,就必然將個人的私欲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p>
注目當下,祖輩、父輩給90后積累了空前豐盈的物質(zhì)基礎。據(jù)艾瑞咨詢的調(diào)查顯示,40.9%的90后看重品牌, 39.7%的90后把娛樂作為主要消費,而在餐飲上的消費占59.0%、服裝類的消費占45.8%。在這個物質(zhì)基礎上,他們更有資本也更樂意去追求真善美,以及情懷與夢想。
90后攝影師王源宗就是一個范例。他的一部名為《西藏星空》的延時攝影作品,拍攝過程歷時一年,經(jīng)歷了苦行僧般的艱難險阻,也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為了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王源宗在2013年輾轉香格里拉、林芝色季拉山、羊卓雍錯、希夏邦馬峰、318國道,跋山涉水,翻山越嶺,一路風塵。最終,由10萬張照片做成的延時攝影作品,足夠驚艷,也讓人感慨原創(chuàng)不易、創(chuàng)作維艱。
同時,90后手機依賴度高,71.9%主要使用手機上網(wǎng)。在“得屌絲得天下”的逐利邏輯下,中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變得異常無趣,平庸,聒噪,丑陋乃至無恥。當然,屌絲這個詞,更多的涵蓋了上有老、下有小,夾縫中生存的70、80后。小鮮肉90后的加入,他們是在表達生活,更理想,更富詩意,會用聶魯達寫的“我要在你身上做春天在櫻桃樹上做的事情”做自我彰顯。他們更樂于喚醒什么,激發(fā)什么,高舉“我就是我的問題,我也是我自己的解決之道”。
不難體悟,90后的“自我”,并不等同于錢理群先生對“精致的利己主義”的定義,他們更多的追求舒展的人性,真實的活著,并為愛而生。
一個人想要成功,只有兩個最基本的動力源:興趣或生存。90后與前者不謀而合,他們會為自己所愛去奮發(fā),去抗爭,去舍生。他們的個性相較于四平八穩(wěn)的長輩,顯得更激烈和亢奮,以致于容易讓常態(tài)的我們將他們定義為“變異體”。
投資人盛希泰近日在哈佛演講中也提到,中國正經(jīng)歷第四次經(jīng)濟大重啟,90后是一個大變量。他說90后是中國唯一正常的一代人,因為在此之前的幾代人都有短缺經(jīng)濟的概念,生活、消費時受到很多約束。
人終究逃不過時代的詮釋,其實90后也是時代的承載者,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所帶來的去中心化、游戲化、扁平化、民主化,深深的印刻在90后的DNA中,所以他們會在整體主義的背景下發(fā)展個體主義。他們相互獨立又相互串聯(lián),以共同興趣為基準形成各式各樣的社群、消費群甚至族群。
于是,我們應該重新尋找閱讀90后的正確姿勢:
1.杜絕標簽。每一個90后都是活靈活現(xiàn)的個體,有如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迸發(fā)下的結晶體;
2.正大光明。生性舒展的他們,更直接,少了城府、爾虞我詐、精明算計,因為他們并不需要為生存而廝殺,他們是在溫室里成長的一代,我說即我思;
3.解放思想。在信息渠道高度膨化下成長的他們,自然比長者更多地接觸到性的多種可能,他們會毫不避諱地談論著我們所認為的違禁詞,但大多數(shù)的他們,本質(zhì)上純潔;
4.顏值萬歲。韓劇、美劇等“美學經(jīng)濟”下的他們,因為看得多所以要求高;
5.深愛父母。身邊太多的90后,實習的第一個月薪水外加私房錢,全部給爸媽買了高級香水和手機,他們認為爸媽不能這么節(jié)省了,活在當下、過得更好;
6.眾生平等。長者式說教只會讓他們發(fā)呆,而發(fā)呆的同時,他們的小宇宙早已思緒萬千、大鳴大放。你很難再改變他們的思維曲線、生活方式、價值主張。
……
簡單歸納,在父輩旗幟下成長的90后,物質(zhì)基礎較為夯實,他們進一步側重到馬斯洛需求中社交、尊重甚至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在生存的法則與生命的意義中,他們自然而然地更傾向于追求后者,更純粹、更直接、更個性,不端著、真灑脫甚至恰如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就是什么。用四個字總結:實事求是。
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推演,被稱為互聯(lián)網(wǎng)原住民的90后這代人,秉承互聯(lián)網(wǎng)不斷迭代之精神,對新事物的抓取、學習、融入能力更為驚艷,甚至獨具首創(chuàng)精神。馮侖在寫《理想豐滿》的時候,專門找了幾個90后跟他們聊天,他觀察之后的結論就是,90后有兩個絕對優(yōu)勢,一是工具的使用上,可以完勝上一代;第二個就是詞匯系統(tǒng),比如以前叫吵架,現(xiàn)在叫撕逼。一表現(xiàn)了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二表現(xiàn)了首創(chuàng)精神。用四個字總結:與時俱進。
一概而論,90后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新族群。
90后的歷史性
那么,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真是這一代90后所獨享的嗎?當我們站在大歷史觀上對照,古今中外也有這樣那樣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90后”,他們做自己、求未來,義無反顧。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自創(chuàng)新詞打開詩詞新紀元的李白;愛舔女人腳趾頭,開創(chuàng)理性主義史學的伏爾泰;有變裝癖,造就英國著名品牌的理查德·布蘭森;以自我為中心,領導設計出風靡全球電子產(chǎn)品的喬布斯……
不是90后才會在實事求是中把做自己演繹到極致,這樣的人還有馬斯克。近日,阿什利·萬斯在《給埃隆·馬斯克打工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中陳述,在特斯拉陷入危機的時候,馬斯克要求員工在周六周日依舊努力工作,并睡在桌子底下,直到項目完成。有員工對此不滿,希望能有時間陪陪家人,馬斯克就會說:“我們破產(chǎn)后,會有更多時間陪家人的?!比绻麊T工告訴他,做出某個選擇是因為“之前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他會馬上被踢出會議室。作者總結,馬斯克,是嚴苛的暴君,非常無情……
不做好好先生,即便會被同事、員工們翻白眼,馬斯克依然我行我素的做自己,做他認為正確的自己。當然,他不是90后。
所以,當我們作為長者在指指點點今天的90后太“自我”、太“任性”,是不知所以的“新鮮人”時,歷史上還有那些或名垂青史、或大鳴大放的“長者”,其實和90后如出一轍。同時,我們也該反省,另類的不是90后,或許只是因為我們做了太久的裝在套子里的人。90后,才是一代正常中國人的覺醒,與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創(chuàng)造者形成統(tǒng)一的有機體。
我們也會認為90后我行我素、桀驁不馴、惹是生非……但他們也是一個個鮮活、多彩、個性又純凈的靈魂。靈魂沒有義肢,我們作為公司的管理者、上級或同事,理所應當保護好他們,并滋長他們,讓他們在充滿個性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因為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活著,是成就者共通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