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義敏
摘 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是基礎,是根基,沒有這個根基,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很難實現(xiàn)長久的發(fā)展。我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人民民主意識淡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工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為此必須深化組織體制改革、提高人民的權利意識和自治能力以及完善民主管理的相關法律等方面來改進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使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fā)揮應有的功效。
關鍵詞: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問題;對策
一、加強基層群眾自治建設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提高民主素質(zhì),促進民主政治建設?;鶎尤罕娮灾沃贫茸哉Q生之日起,就與民主有著剪不斷的關系,它有利于培養(yǎng)人民的民主觀念和民主思維,提高人民的實踐能力。
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建設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fā)展農(nóng)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符合我國政治文明的發(fā)展趨勢。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民主作為國家形式,是我國進行政治建設的基礎,發(fā)展基層群眾自治有利于調(diào)動人民的積極性,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國家事務由人民決定,對人民負責。建設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政治文明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關聯(lián)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程度。
第三,有利于調(diào)動人民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有利于充分調(diào)動和激發(fā)廣大農(nóng)民群眾的政治積極性和主動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識,將民主由被動改為主動,讓人民逐步意到自己是國家真正的主人,從而促進人民表達自己意愿的積極性,這樣可以保證國家的意愿與民眾的不謀而合[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實施是人民堅持“依法治國”的具體體現(xiàn),有利于解決各種矛盾,維護農(nóng)村和城市居民的穩(wěn)定,整合農(nóng)村和城市資源,促進農(nóng)村和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鶎尤罕娮灾沃贫燃ぐl(fā)了“民智”和“民力”使人民投身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來。
二、我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民主意識淡薄?;鶎尤罕娒裰饕庾R單薄,人民參與基層事務的熱情不高,自治意識不強?;鶎尤罕娮灾沃贫劝l(fā)展至今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人民并沒有樹立自己參與管理事務的主人翁意識,總是被動地聽從基層政府的安排,認為自己是基層政府的附屬機構,這樣使人民群眾的意愿得不到反映,群眾的切身利益沒有辦法解決,使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得不到真正地貫徹執(zhí)行。
2、基層政府與自治組織的角色沖突?;鶎诱突鶎尤罕娮灾沃贫戎g的沖突,使人民得不到真正的決策權,人民利益得不到維護?;鶎诱畬鶎尤罕娮灾问侵笇?、幫助的作用,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基層政府為了自己工作的高效開展,把大量事務安排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為了得到政策、財政方面的支持,就把人民的利益拋棄在后面,這種情況雖然對基層政府和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是雙贏,但是卻打擊了人民的積極性,使人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2]
3、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工作機制不健全?;鶎尤罕娮灾谓M織的工作機制不健全,存在著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問題。民主選舉發(fā)展很快,但是工作機制的不健全,導致賄選和領導干部對選舉的干預等問題比較嚴重,人民通過給予投票人一定的“好處”,讓他們選舉自己,投票人為了得到所謂的“好處”,違背自己的意愿,這樣就導致了選舉結果權威性的降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居民委員會組織法》雖然設立了“監(jiān)督機構”,但是對它的職責只是籠統(tǒng)地進行了規(guī)定,人民沒有切實有效的途徑進行監(jiān)督。當人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沒有相應的法律對人民的自治權利進行保護,人民只能進行舉報,再也沒有其它的法律責任形式?;鶎尤罕娮灾谓M織缺乏經(jīng)費問題,從而人民的參與度不高,參與程度不深。
(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影響基層群眾自治權實現(xiàn)的重要原因,一個制度的貫徹實施情況與人們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關系,這里的文化主要包括基層群眾的權利意識和自治意識。一如我們所知,人民的觀念對制度的支撐和認同才會體現(xiàn)出制度的價值,如果沒有人民對制度的認同,那么制度也沒有辦法很好實施。但是在基層群眾自治中,人民的權利意識淡薄,從而導致其行為滯后,參與自治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2、公權力因素。國家公權力及其強制性越大,會使群眾的自治權相對越小,我國法律規(guī)定,基層政府對自治組織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這會給基層政府造成一些誤解,認為自治組織是自己的下設機構,自己可以領導它們,擴大了行政干預的現(xiàn)實可能性。基層群眾實現(xiàn)自治權的救濟途徑不完善,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救濟途徑的不完善不利于保護權利的實現(xiàn)。當村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只能尋求政府來幫助,通過這種途徑來解決矛盾和糾紛,其結果必然是暫時的、無效的。
3、其他非正常因素。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出現(xiàn)導致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難以具體實施,在基層選舉中,靠的不是能力、名聲,而是看你有無雄厚的資金、強大的家族在背后支持你等非正常因素,如果你沒有資金、家族在背后支持你,即使你當選了,工作也很難開展,長此以往這些非正常因素在基層選舉中就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3]
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完善方案
(一)深化體制改革,加強職能建設
1、改革要堅持正確的方向。中國共產(chǎn)黨是執(zhí)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所以我們必須要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進行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一定不能偏離這個方向,否則我們的改革就會變質(zhì)。
2、轉變機構職能,提高人民的服務意識,增強人民的服務能力。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所以我們要聽取人民的意見、維護人民的利益和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
3、精簡基層政權的機構。我們現(xiàn)在的基層組織存在著人員臃腫和編制超多的現(xiàn)象,只有精簡機構我們才能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財政支出。
(二)培養(yǎng)群眾參與自治的意識和能力
1、建立健全相關規(guī)章制度。我們可以設立群眾意見受理處,讓人們?nèi)罕娪械胤奖磉_他們的意愿,對于他們合理的建議及時采納,對不合理的建議進行回復和說明。對于他們反映的問題如果不屬于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管理的時候,及時報告給相關部門給他們解決。
2、切實解決群眾利益,提高參政熱情。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確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成果,讓人民群眾真正意識到自己是自治的主體,從而大大提高他們參與基層群眾自治的熱情。
(三)完善民主管理的相關法律
1、健全法律法規(guī)中群眾自治的相應條文。在新的形式下,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原來的法律法規(guī)與現(xiàn)實有太多不適應的地方,因此我們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中華人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中華人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洞迕裎瘑T會組織法》第二、三、四條分別是調(diào)整村委會與村黨組織、村委會與基層政府的關系,但是并沒有具體劃分他們之間的界限[4]。只是籠統(tǒng)的規(guī)定村黨組織領導,村委會組織村民進行自治,基層政府對自治進行協(xié)助,因此我們必須對它進行詳細規(guī)定,我們要明確基層政府在哪些方面進行協(xié)助、村黨組織進行領導的方式以及村委會進行自治的途徑。
2、規(guī)范群眾投票行為。[5]在以前選舉中會出現(xiàn)賄選、亂選等不正?,F(xiàn)象,我們要進一步完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有關群眾投票行為的規(guī)定,在投票時進一步落實選舉證、實行無記名投票和唱票公開的原則,這樣有利于更好的保護人民的選舉權利。(作者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 朱學莉.《農(nóng)村基層民主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前景論析》,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2] 黃涌群.《農(nóng)村村民自治發(fā)展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35頁.
[3] 張禛婷,顧愛彬.《基層群眾自治現(xiàn)狀調(diào)研及展望》[J].政法論壇,2014,4(下):147—03.
[4] 羅光華《城市基層社會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武漢大學2011年博士論文.
[5] 徐迪.《城市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困境與對策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