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
爸媽在帶寶寶與其他寶寶一起玩耍時,難免會碰到爭執(zhí)、磕碰的情形。此時,你是不是也常常見到不少急于出面維護自家寶寶利益的家長?如果眼里只有自己的寶貝,當別的小伙伴“觸動”了自己寶寶的一絲利益,就急忙干涉或者給對方寶寶的行為貼上壞標簽的話,這不但是對別的小寶貝不公平,也會讓自己的寶寶變得霸道、不合群,最終被孤立起來……同伴玩耍,當別的寶寶觸動自己寶寶的“奶酪”時,我們該怎么辦?
明明媽:
有一次吃完晚飯,我?guī)е鴥蓺q的兒子提著家里養(yǎng)的小兔子到樓下玩。一個比兒子大1歲的小女孩正蹲在草地上玩,她的媽媽坐在旁邊的臺階上。看到我們手里的小兔子,小女孩興奮地跑過來,兩個小孩圍著小兔子又是抱又是摸。玩著玩著,他倆索性把小籠子扔一邊,將小兔子放到草地上,追著兔子跑。兒子跑在前面,這時,小女孩大概想超過兒子吧,突然在后面伸手拽住兒子,將兒子拖倒了。小女孩的媽媽跑過來責備自己的女兒,小女孩低著頭,眼淚汪汪的。
安撫完兒子后,我過來摸著小女孩的頭說:“晴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不想落在后面,忍不住拽了一把,對吧?”小女孩使勁點頭。我接著說:“不過,跑的過程中拖小朋友,會把人家拽倒的,要靠自己的實力贏。”并給她做了個加油的手勢。小女孩抹著眼淚笑了。
第二天,我?guī)鹤佑峙龅搅怂?。小女孩主動過來跟我們打招呼,還送給兒子一朵小花。以后,每次碰到她,小女孩都很友好。
其實,寶寶的很多行為需要成人去正面引導。如果在晴晴拽倒兒子后,我就將晴晴的行為貼上壞標簽,一起去責問她,晴晴或許就會在委屈后賭氣將自己定義為壞孩子而自暴自棄,也可能并不反省自己而是將受批評的不滿暗暗發(fā)泄到兒子身上,兒子因此也會失去一個潛在的玩伴。
麥麥的家:
我?guī)е鴥鹤釉谝患也蛷d的游戲區(qū)玩,碰到一位奶奶帶著孫子玩滑梯,周圍還有幾個差不多大小的寶寶。玩滑梯時,一個大點的小姑娘等不及了,推了一把小弟弟,小弟弟的奶奶立即幫著孫子去責罵那個小姑娘。小姑娘不服氣那位奶奶的高聲質(zhì)問,就頂了一句嘴。奶奶不依不饒,竟然動手去推那個小姑娘。有奶奶撐腰的小男孩,在后來的游戲時間里,更是獨占了整個滑梯,偶爾有擋著他的小朋友,他就手推腳踢。最后,其他爸爸媽媽們都抱著自己的寶寶離開了,任由小男孩自己在游戲去耍橫霸道。當然,我也抱著兒子離開了。
如果那位奶奶不是護孫心切,只是溫和地指出小姑娘的錯誤,再引導他們按秩序友好地游戲,相信那場不愉快就可以避免,那個小男孩也不會變成游戲區(qū)里的孤家寡人。所以說,在群體游戲時,寶寶們相互推推搡搡都很正常,并不是如成人眼里的那般嚴重,陪伴在一旁的成人不需要事事關注。在遇到需要干涉的情況時,成人必須對所有的寶寶采取統(tǒng)一的標準,公平地正面引導才好。
琪琪媽:
記得琪琪10個月大的時候,有一次和小區(qū)里9個月的樂樂一起玩積木,玩著玩著,樂樂就將一塊積木扔到了琪琪的臉上,把琪琪砸哭了。看到琪琪臉上的紅印,我也心疼。可是,育兒雜志里的文章告訴我:寶寶一般到了6~8個月,就開始有扔東西的行為了,他們會為自己又多了一項本領而興奮。就如樂樂將積木扔到琪琪臉上一樣,他是覺得扔東西好玩,并沒想到會把琪琪砸哭。
我沒有責備樂樂,先安撫好琪琪,然后溫和地跟樂樂說:“東西不能往小朋友身上扔?!敝皇菢窐愤€在興奮狀態(tài),依然想扔積木玩。我把他帶到另一個開闊的角落,讓他玩?zhèn)€夠,然后他就能安心和琪琪搭積木了。不過,寶寶慢慢長大后,應注意逐漸淡化他的扔東西行為,以免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
云云媽:
小伙伴一起玩時,動手的情形肯定都遇到過。有一次,我?guī)е圃圃谛^(qū)里玩,走到秋千架前,云云要蕩秋千,我就把她抱上去輕輕蕩了起來。這是,然然過來了,也要玩秋千,可云云也是剛玩,暫時還不想下來。然然跑上前說自己要玩,云云沒讓,沒想到然然冷不丁一把就抓到云云的臉上。
對這種情形,我的處理經(jīng)驗是:首先要明白絕大多數(shù)的寶寶都會經(jīng)歷咬人、打人的階段,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成長階段。造成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很多:打人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可能是他發(fā)泄不快的一種方法;也可能是模仿別的小朋友、家長或電視的行為等等。
對于自家寶寶的攻擊性行為,家長要及時制止,以身作則,平日不要有打?qū)殞毜裙粜孕袨?;寶寶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要友好,如果欺負了別的小朋友要道歉;要培養(yǎng)寶寶的各種技能,特別是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教寶寶講出憤怒的情緒,家長加以適當?shù)氖鑼А?/p>
如果自己的寶寶被打了,家長要勇于批評別人的寶寶,否則,我們的寶寶會失去安全感。另外,不能雙重標準,自己寶寶被攻擊就沒完沒了地大吵大鬧,自己寶寶攻擊了別人就無所謂。
米米媽:
米米2歲多時,有一次跟我去鄰居漁漁家玩。漁漁奶奶拿出家里的小汽車讓兩個寶寶玩,玩著玩著,米米開始把塑料小汽車往地上砸,把小汽車的一個車門砸壞了。我趕緊制止米米,并立即過去跟漁漁道歉,安撫他,跟他承諾阿姨一定會幫他把汽車修好。
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帶寶寶時每位爸媽或多或少都會碰到。寶寶長到快2歲的時候,好奇心開始逐漸增強,對所有的物品都很感興趣,喜歡東摸摸、西看看。但是由于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都還比較差,對各種物品的性能也不是很了解,所以難免會破壞一些東西。
此時,我的處理經(jīng)驗是:當發(fā)現(xiàn)寶寶惡意搞破壞時,一定要立刻加以制止,并先安撫別的寶寶;對于破壞的東西,凡是能恢復原狀的,要求寶寶和爸媽一起將它修復。爸媽不要過分責備寶寶,否則會打消寶寶探索的欲望,也會讓寶寶覺得委屈。不過,還是要認真地告訴寶寶,破壞東西不是一種好行為,更不能損壞別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