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少數(shù)國人交際時有個習慣,往往沒說幾句話,就會告訴別人自己有親戚在某地做了高官,或者自己有熟人成了大名人、億萬富翁,言辭之間充滿著得意,好像自己當了大官、出了大名、發(fā)了大財一樣。有人說,這是出于虛榮心,我看不盡然,其中應該也有一種“沾光”心理。
在一個法治有所欠缺的社會,要讓人們完全消除對背景之“大樹”的膜拜,其實是很難的。當權(quán)力可以變成關(guān)系戶們理想的工作、化作親屬們包攬大工程的方便,當名聲、金錢可以通過購買權(quán)力而實現(xiàn)不當謀私的功能,任何正向的宣傳都會顯得力不從心。只是,背景的大樹并非總給人帶來好運,許多時候,陷阱也等在你準備去乘涼的路上。
北宋的蘇舜欽是個牛人,他的詩寫得非常漂亮,《城南感懷呈永叔》《吾聞》《淮中晚泊犢頭》等作品深受人們喜愛。蘇舜欽支持新黨,敢于直言,先后向皇帝呈送過《乞納諫書》《論西事狀》《詣匭書》《乞用劉石子弟》等奏折,希望皇帝納賢去佞、興利除弊,還點名批評過保守派宰相呂夷簡,一段之間內(nèi)頗受皇帝賞識。蘇舜欽有才,又“狀貌魁偉”,宰相杜衍很欣賞他,收他做了女婿。沒想到蘇舜欽傍上宰相這棵大樹之后變得張揚了,他覺得自己反正有岳父罩著,就算做點出格的事也沒啥。慶歷四年秋天,蘇舜欽執(zhí)掌的進奏院祀神,他想請京中名士才子吟詩,自己出了一份錢,但不夠,他發(fā)現(xiàn)官所內(nèi)有一大堆往年的舊公文封套紙,便決定將這些廢紙賣掉,用來辦宴會。更不應該的是,他還請來兩個漂亮的“女伎”在宴會上唱歌跳舞。翌日,與蘇舜欽岳父一向不和的御史中丞王拱辰唆使其親信御史劉元瑜上奏,揭發(fā)蘇舜欽挪用公款、“招伎玩樂”、“監(jiān)守自盜”,蘇舜欽被削職為民,赴宴的十余名才子被逐出京城,其岳父杜衍也受牽連下臺,從此,蘇舜欽一生潦倒。
蘇舜欽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背景的大樹雖然可能樹冠寬闊,有時也可能給你遮點風擋點雨,但是,大樹集萬千風光于一身,過于引人注目,風雪會摧壓它的樹干,洪水會沖擊它的根條,鳥兒會啄食它的枝葉,蟲子會嚙咬它的葉片,經(jīng)常有它無法招架的時候,一旦遇到難以解決的麻煩,大樹很可能在瞬間變成小樹,甚至小花小草。對于我們來說,最好的辦法是不去依靠什么大樹,而是本本分分為人、踏踏實實做事,靠個人的能力創(chuàng)造生命的輝煌,用鄭板橋的話說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大樹自有大樹的使命,它的樹冠再闊大,也無法成為別人長久的乘涼之所。
【原載2016年5月11日《銀川日報·雜文之聲》】
插圖 / 蘇舜欽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