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力課
聯(lián)歡會上,局長大人竟然回答不出“1+1=?”這樣簡單的問題,是局長大人的腦子生銹了嗎?不,局長大人精明著呢,他是在給陪他一起玩的“奴才”上“權(quán)力課”呢——我想讓它等于幾它就等于幾!我說“它等于一”,表示俺一手遮天;我說“它等于三”,表示我當了局長就等于我老婆、兒子也當了局長。你們“1+1=2”的正確答案拿不到獎品,我“1+1=3”的錯誤答案就能在熱烈的掌聲中拿大獎,這就是有權(quán)的好處……局長大人的權(quán)力課很生動,只是不知道那些陪他玩的“奴才”是否心領(lǐng)神會?
(讀2016年5月《考局長》)
劉天明(山西)
“餓”之后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訂餐平臺“餓了么”。耐人尋味的是,某些監(jiān)管部門為何只做事后諸葛?對這個“操作間油污橫流,不堪入目”的黑作坊,事先咋就發(fā)現(xiàn)不了呢?看來央視要比監(jiān)管部門厲害,這邊央視“3·15”晚會一曝光,那邊“餓了么”就被罰款,晚會指哪兒,食藥監(jiān)局打哪兒。此類晚會央視倒是可以每年多開幾次,最好把年會改成月會,逢“15”就開,若有可能再接再厲,讓發(fā)改委把有關(guān)監(jiān)管部門的人事、組織關(guān)系,劃撥給“3·15”晚會導演部,那就肯定實現(xiàn)“天天都是3·15”了,百姓絕對舉雙手贊成。
(讀2016年5月《餓了么?訛了么?惡了么?》)
曹 勇(安徽)
反腐治本重在制度
盧縣四套班子,有三套班子的一把手腐敗落馬。此外,財政、公安等多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紛紛落馬。貪官們沆瀣一氣,結(jié)成了利益共同體,相互利用、包庇。腐敗到如此程度,讓人感到震驚之余,不能不做深刻思考?!八幸粭l魚死了,是魚的問題;成批成批的魚死了,就是水的問題”。如此推之,制度不力是滋生腐敗的根本。高壓反腐掀起的廉政風暴僅僅打撈了“病魚”和“死魚”,只有從源頭上解決水的問題,才能使魚不得病或者少得病,才是治本之策。治本反腐,重在制度。真正把權(quán)力關(guān)進制度的籠子里,應成為治本反腐的主攻方向。
(讀2016年3月《連成現(xiàn)“葫蘆娃”腐敗窩案》)
陸成文(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