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茗閣+卜翠萍+趙祥祥+紀麗蓮
摘要:采用酶標(biāo)儀微量法,以蘆丁為對照品對市售不同品牌的3種單花蜜(棗花蜜、紫云英蜜、洋槐蜜)總黃酮含量進行測定比較。結(jié)果表明,3種單花蜜均含有黃酮類化合物,且不同單花蜜間總黃酮含量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棗花蜜的總黃酮含量最高(1.72 mg/100 g),紫云英蜜次之(1.26 mg/100 g),洋槐蜜含量最低(1.11 mg/100 g);不同品牌瓶裝單花蜜間總黃酮含量不同,品牌2的3種單花蜜總黃酮含量均低于品牌1和品牌3。因此,蜂蜜中總黃酮含量可作為不同單花蜜品質(zhì)評價的標(biāo)準之一;酶標(biāo)儀微量法具有簡便、準確等優(yōu)點,可廣泛應(yīng)用于蜂蜜及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快速檢測。
關(guān)鍵詞:蜂蜜;總黃酮;酶標(biāo)儀微量法
中圖分類號: S896.1
文獻標(biāo)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4-0341-02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經(jīng)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zhì)[1]。根據(jù)蜜源植物不同,分為單花蜜和雜花蜜。《本草綱目》中將蜂蜜的藥用功效描述為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2]?,F(xiàn)代醫(yī)學(xué)也證明蜂蜜具有增強免疫力,治療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臟病和不同炎癥的療效[3]。黃酮類化合物是蜂蜜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主要來自植物花蜜、花粉和蜂膠,以配基和糖苷形式存在[4]。由于其對人體內(nèi)自由基有明顯的清除作用,并可抑制細胞的凋亡,常是治療心血管疾病藥物的主要成分。不同的單花蜜中黃酮類化合物種類和含量差別很大,而同種單花蜜中產(chǎn)地不同含量也可能相差懸殊[5-6]。已有研究報道,根據(jù)蜂蜜中黃酮類化合物含量的不同,評價蜂蜜質(zhì)量、推測蜂蜜地理來源[7-8]。
常見的黃酮成分含量測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紫外分光光度計比色法、酶標(biāo)儀微量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所需樣品劑量少,但操作復(fù)雜、成本較高。紫外分光光度計比色法操作簡便、節(jié)約成本,但樣品用量大。酶標(biāo)儀微量法同時具有所需試劑用量少、單次測樣多、效率高等優(yōu)點,是測量總黃酮含量的理想方法,正逐漸被廣大科研工作者所采用。本試驗選用酶標(biāo)儀微量法對市場銷量較大的3種單花蜜總黃酮含量進行測定比較,希望利用簡單準確的檢測方法為蜂蜜質(zhì)量的綜合評價及消費者的選購提供一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于淮安市大型超市購買銷售量較好的3種品牌瓶裝單花蜜(洋槐蜜、棗花蜜、紫云英蜜),所選品牌均為2014年中國蜂產(chǎn)品協(xié)會抽檢合格產(chǎn)品。
蘆丁對照品(Sigma公司);無水三氯化鋁、硝酸鋁、氫氧化鈉、甲醇(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蒸餾水。
1.2 儀器與設(shè)備
Infinite M200 PRO酶標(biāo)儀(瑞士Tecan公司);超聲波清洗器KQ-500B(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器 RE-2000(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 SHZ-D(III)(鞏義市英裕予華儀器廠);BS210S電子分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標(biāo)準曲線的制備 精確稱取干燥至恒質(zhì)量的蕓香苷對照品20 mg,加甲醇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即得 0.2 mg/mL 蕓香苷標(biāo)準液。準確移取對照品溶液0.00、008、0.16、0.24、0.32、0.40、0.48 mL,分別置于2 mL Ep管中,各加水 0.32 mL,加0.08 mL 5%亞硝酸鈉溶液,搖勻,放置6 min,加0.08 mL 10% 硝酸鋁溶液,搖勻,放置6 min,加0.80 mL 4% 氫氧化鈉溶液,再加水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在510 nm處用酶標(biāo)儀測定吸光度。以蕓香苷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biāo),吸光值為縱坐標(biāo),繪制標(biāo)準曲線?;貧w方程:y=7.757 9x-0.000 9(r2=0.999 2)。蕓香苷對照品溶液在0~0.048 mg/mL 范圍內(nèi)吸光度和濃度線性關(guān)系良好。
1.3.2 樣品溶液的制備 參考張文霽等[9]、羅顯來等[10]的方法,分別準確稱取3種單花密各3種不同品牌的9種蜂蜜25 g于錐形瓶中,加入無水乙醇25 mL,在常溫下超聲萃 取25 min,重復(fù)3次,合并萃取所得上清液,于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中蒸干,用甲醇溶解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作為樣品溶液。
1.3.3 樣品總黃酮含量測定 取0.16 mL樣品溶液置于 2 mL Ep管中,依照“1.3.1”節(jié)的方法測定吸光值,同時取 0.16 mL 甲醇代替待測液處理作空白對照。根據(jù)標(biāo)準曲線求出待測液的總黃酮濃度,計算出樣品中濃度,單位為 mg/100 g 蜂蜜,以蕓香苷計。
1.4 試驗方法考察
對樣品溶液和檢測方法,分別進行精密度試驗、重復(fù)性試驗、穩(wěn)定性試驗、加樣回收率試驗等。
1.5 數(shù)據(jù)處理
所有樣品均測定3次,分析和處理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biāo)準差表示。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統(tǒng)計方法為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檢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樣品總黃酮含量測定結(jié)果
3種單花蜜總黃酮含量均在1.00 mg/100 g以上,其中棗花蜜總黃酮含量最高(1.72 mg/100 g),紫云英蜜次之(1.26 mg/100 g),洋槐蜜含量最低(1.11 mg/100 g)。不同單花蜜間總黃酮含量存在顯著性差異,單花蜜中總黃酮的含量與蜜源植物的種類密切相關(guān)(表1)。
不同品牌瓶裝單花蜜的總黃酮含量也存在一定差異。品牌2中3種單花蜜的總黃酮含量均低于品牌1和品牌3;3種品牌的棗花蜜總黃酮含量變化較大,品牌2棗花蜜黃酮含量明顯低于品牌1和品牌3;紫云英蜜品牌1和品牌3中黃酮含量相近,略高于品牌2;洋槐蜜3種品牌的黃酮含量變幅最小,無顯著性差異。蜂蜜產(chǎn)地、加工工藝、保存時間等因素均可引起單花蜜總黃酮含量的不同(圖1)。
2.2 方法學(xué)考察結(jié)果
量取同一蜂蜜樣品溶液,在相同波長條件下,連續(xù)檢測6次,測得吸光值RSD為2.1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稱取同一蜂蜜樣品溶液,分別在0、20、40、60、80、100、120 min的放置時間進樣,測定吸光值RSD為0.56%,表明樣品在 120 min 內(nèi)穩(wěn)定。稱取同一蜂蜜25 g共6份,按照樣品溶液制備方法,計算含量RSD為1.16%,表明該方法重復(fù)性好。精確量取已知黃酮含量的蜂蜜供試品溶液,平行3組,3組中分別加入蕓香苷標(biāo)準品0.05、0.20、0.50 mg,按上述制備方法和條件進行處理和測定,計算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1.67%,RSD為2.11%,回收率良好。
3 討論
黃酮作為生物活性物質(zhì),在不同蜜源植物中的含量不同。Yao等研究產(chǎn)于澳大利亞的5種單花蜜(Melaleuca honey,Guioa honey,Lophostemon honey,Banksia honey和Helianthu honey)發(fā)現(xiàn)Melaleuca honey含量最高,為6.35 mg/100 g,Helianthu honey含量最低,為1.79 mg/100 g,5種單花蜜總黃酮含量差異顯著,可有效地區(qū)分蜂蜜來源[11]。郭夏麗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江西地區(qū)棗花蜜、紫云英蜜、洋槐蜜中的總黃酮進行含量測定,比較得到棗花蜜黃酮含量最高,洋槐蜜最低[25],本研究結(jié)果與之相一致。孫蘭鳳等檢測沈陽地區(qū)棗花蜜黃酮含量(4.68 μg/g)也高于槐花蜜(3.16 μg/g)[12]。但不同地區(qū)相同單花蜜間黃酮含量存在一定差異。此外,加工工藝、保存條件和保存時間等因素也會影響黃酮含量[13]。
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和鋁離子形成絡(luò)合物而顯色,常采用比色法測定總黃酮含量。酶標(biāo)儀微量法相比較傳統(tǒng)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檢測原理、操作方法、結(jié)果判定基本一致,不同之處是所需樣品試劑用量更少、單次檢測樣品更多、耗時更短。本研究測得的方法學(xué)考察結(jié)果中RSD值均小于5%,表明酶標(biāo)儀微量法測定蜂蜜中黃酮含量具有較高的精密度、重復(fù)性、穩(wěn)定性和回收率,滿足試驗要求,可替代傳統(tǒng)的紫外分光光度計,用于大批量蜂蜜樣品的快速測試。果葡糖漿勾兌的假蜂蜜中沒有源于植物的黃酮類物質(zhì),通過檢測黃酮的含量及種類,可以判斷蜂蜜的真假,評價蜂蜜的質(zhì)量。我國于2011年正式實施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biāo)準 蜂蜜》,其中對理化指標(biāo)進行了相應(yīng)修改,但還未將總黃酮含量納入其中,建議加入黃酮含量指標(biāo),為蜂蜜質(zhì)量控制評價提供更全面的科學(xué)依據(jù)。
參考文獻:
[1]Cabafiero A I,Recio J L,Rupérez M.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a new perspective on honey adulteration detectio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6,54(26):9719-9727.
[2]曹 煒,尉亞軍. 蜂產(chǎn)品保健原理與加工技術(shù)[M]. 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2:1-2.
[3]Aljadi A M,Kamaruddin M Y. Evaluation of the phenolic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ies of two Malaysian floral honeys[J]. Food Chemistry,2004,85(4):513-518.
[4]羅紅霞,王 麗,李淑榮. 10種蜂蜜中的抗氧化物質(zhì)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J]. 食品安全質(zhì)量檢測學(xué)報,2015,6(2):626-632.
[5]郭夏麗,羅麗萍,冷婷婷,等. 7種不同蜜源蜂蜜的化學(xué)組成及抗氧化性[J].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0,22(4):665-670.
[6]Amiot H J,Aubert S,Gonnet M,et al. The phenolic compounds in honeys:preliminary study upon identification and family quantification[J]. Apidologie,1989,20(2):115-125.
[7]Dina A,Nassima C,Meriem B,et 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phenol contene of selected Algerian medicinal plants[J]. Food Chemistry,2009,112(2):303-309.
[8]Iurlina M O,Saiz A I,F(xiàn)nitz R,et al. Major flavonoids of Argentinean honeys:optimisation of the extraction method and analysis of their content in relationship to the geographical source of honeys[J]. Food Chemistry,2009,115(3):1141-1149.
[9]張文霽,和紹禹,方敬會,等. 蜂蜜中黃酮提取實驗條件的研究[J]. 蜜蜂雜志,2009(8):10-12.
[10]羅顯來,劉 吟,黃 文. 湖北油菜蜂蜜的指紋圖譜研究[J]. 中國蜂業(yè),2010,61(4):10-13.
[11]Yao L H,Jiang Y E,Singanusong R,et al. Flavonoids in Australian Melaleuca,Guioa,Lophostemon,Banksia and Helianthus honeys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floral authentication[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4,37(2):166-174.
[12]孫蘭鳳,孫 倩,穆春旭,等. 蜂蜜中7種成分含量HPLC切換波長法測定[J]. 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3,29(4):604-605.
[13]Moniruzzaman M,Sulaiman S A,Azlan S A,et al. Two-year variations of phenolics,flavonoids and antioxidant contents in acacia honey[J]. Molecules,2013,18(12):14694-14710.余璐璐,曹中權(quán),朱秋杰,等. 二氧化氯在草莓采后保鮮中的作用 [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6,44(4):3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