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推動下,我們的日常通勤方式變得愈加豐富,從以往的公共交通(公交、地鐵、輕軌……)接駁,到現(xiàn)在的各種互聯(lián)網(wǎng)專車,工作通勤一族已經(jīng)變得不那么厭惡每天的“上班之旅”。有的人提前約好Uber、滴滴、易到這類專車,有的人則選擇在不同的折扣日選乘不同的專車,把公共交通費花到極致,在擁堵的早晚高峰享受最舒適的乘坐,當然也有人群選擇更為實惠的拼車出行,司機和乘客的雙贏模式似乎得到了雙方的認可,低碳出行和高乘坐率為城市交通緩解了不少的壓力。如果說,以上是“互聯(lián)網(wǎng)租車”的一種演變,那么互聯(lián)網(wǎng)+下的租車又是什么樣的呢?或許時下的Car2go(即行)、盼達用車、TOGO(途歌)這類“共享”模式的租車概念是最好的解答,正好EF身處Car2go正式運營的中國首站——重慶,通過對Car2go的嘗鮮體驗,也感受到了這種“共享”租車的未來趨勢。
什么是汽車“共享”
汽車“共享”就是把可用的汽車資源共享給有用車需求的用戶,而且這些“資源”是流動的,不像傳統(tǒng)租車那樣是固定于門店,也就是說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租車和傳統(tǒng)租車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無須到門店提車/還車,只要是允許停車的地方就可以成為汽車“共享”租車公司的門店,當然收費方式依然是以分時租賃為主。就拿剛剛在重慶正式運營的Car2go來講,它是由國際知名豪車制造商戴姆勒發(fā)起的汽車共享項目,在2008年就在海外開始運營,直到2015年底正式和重慶龍湖地產(chǎn)展開了“智慧城市,未來即行”的合作,經(jīng)過將近半年的內(nèi)測,由500輛Smart fortwo組成的共享車隊正式在重慶展開了運營,在運營范圍內(nèi)任何合法停車位上都有一定幾率租上一輛Smart fortwo,更有龍湖旗下的一些商圈、樓盤、寫字樓以及一些酒店門口,還設有專屬LOGO停車位,這些位置就是Car2go取/還車點,這樣的模式就如同Car2go的中文名稱“即行”一樣,只要遇上了Car2go即刻就能說走就走。至于前面提到的盼達用車和TOGO,這兩者的模式和 Car2go類似,前者主要提供力帆330EV純電動車為主,主推低碳環(huán)保出行,后者和Car2go一樣采用了Smart fortwo的車型,但是這兩者在取/還車模式上不是那么的自由,它們只能在指定的停車范圍和取/還車。
汽車“共享”的利弊
說到汽車“共享”的利弊,先講講它們的價格,Car2go的價格采用了里程+耗時的疊加計費模式,和一般的專車類計費模式一樣,價格為1.19元/公里+0.59元/分鐘,也就是說單獨1個小時的收費都在35.4元,這比傳統(tǒng)租車的價格貴出了不少,好在Car2go的概念只是為了接駁最后1公里,由于車型的缺點也不適合按天長期租用;而盼達用車的價格就相對來說比較實惠,19元/小時或99元/天的價格和傳統(tǒng)租車的價格差不多,不過純電動的車型也并不是那么理想,如果想來個1天的遠郊一日游恐怕是有點難度;至于TOGO的價格,1.68元/公里+0.02~0.28元/分鐘,耗時計費的浮動還是不錯的。當然,目前這類汽車“共享”服務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面積普及,像Car2go從2013年就開始試圖入華,直到今年4月15日才僅在重慶正式運營,而且重慶是亞洲的唯一投放城市;而盼達用車則運營了將近半年,仍然不溫不火,取/還車的方式一直沒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至于TOGO則是今年剛剛啟動,且僅在北京一些CBD展開的小范圍試運營。當然,他們的租賃模式都是基于手機APP的,在相應平臺的APP之中通過搜索附近的車輛,即可即時租用相應的車輛,總得來說從取車到還車的過程,大概就是遠程預約-就近取車-手機開鎖-自動計費-手機付費這樣的一個流程。
汽車“共享”的未來
當互聯(lián)網(wǎng)專車模式被公布以來,很多人一開始并不能適應這種方式,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推進和專車實打?qū)嵉膬?yōu)點,現(xiàn)如今在各大一二線城市專車出行已經(jīng)成了首選,而現(xiàn)在汽車“共享”的新鮮模式剛剛興起,有了專車之前的鋪墊,這種分時租賃的短租模式接受率非常高,尤其是隨借隨還的模式非常吸引人。要想汽車“共享”生態(tài)更長遠的發(fā)展下去,更多車輛的投入和更大范圍的運營是當前的首要任務,與此同時,還需加強對車輛的管理,例如取/還車范圍的部署,以及車輛的維護,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下的產(chǎn)物,如果用戶不能體驗到良好的產(chǎn)品,那這個生態(tài)注定無法長久,當然這些都需要用戶和供應商雙方的配合,才能使得汽車“共享”持續(xù)發(fā)展。尤其是汽車“共享”中的汽車,由于用戶的自由性,很可能導致汽車的損壞,所以在信息共享環(huán)節(jié)還是要公開化,例如為用戶展現(xiàn)當前車輛的是否受損,如有受損應停止租賃,當然用戶也應該在開始租賃前檢查好車輛,如有異常應該向供應商上報具體情況或停止租賃,這樣一來才能保證汽車“共享”的體驗。
寫在最后
前有專車,后有汽車“共享”,出行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這一切都依靠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一部手機能改變的東西越來越多,而人們的適應這些新鮮產(chǎn)物的能力也越來越強,說不定在無人駕駛普及的未來,汽車“共享”會變得更加自由、靈活、多樣化,體驗感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