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如何讓一個幼兒從看不懂、聽不明到可以理解并且講述或者描繪這個世界?如何從含混不清的娃娃語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再到發(fā)現(xiàn)這個陌生世界的不尋常的美,并且要在這個世界上盡情玩耍,盡情抒發(fā),盡情描繪與創(chuàng)造。
如何讓一個幼兒理解、講述或者描繪這個世界
讀書是開發(fā)幼兒智力與情商的最好途徑。首先,接觸書本就接觸新的世界,其實也是逐步豐盈語言的表達能力,擴大知識視野,產(chǎn)生新思維新認知的過程。因為每一首小詩、每一個故事,或者每一篇文字都是作者用情寫出來的。當他們能夠明白作者的用心,就間接得到一種情感的灌輸,也增添自己的情愫,拓展了自己的心理世界。其次,就是能夠明白文字的意義,從而培養(yǎng)起分析問題和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閱讀是一種由簡單接觸向復雜的知識層面深入接觸的最好過渡,也為以后攻克其他學科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讓幼兒讀什么樣的書籍,把他們帶向何種境界,取決于父母親的視野以及父母對他們的要求。無論是什么樣的讀物,對于幼兒來說一樣有難度,也一樣具有接受的能力。就像中國的孩子開始都說中文,而美國的孩子開始就說英語是一樣的道理。你讓他接觸什么樣的語言文字,他們就會在什么樣的語言文字之中循序漸進地成長;你灌輸什么樣的思想觀點,也會在他們的潛意識里有相對的品性、品行的形成。同理,你灌輸什么樣的知識范疇,他們就會有什么樣的知識層面的吸收和發(fā)揮。
曾經(jīng)看到一個節(jié)目現(xiàn)場,一個6歲兒童接受采訪。出口“之乎者也”,形如一個從古代穿越過來的女孩。主持人在要求她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其中一位女主持人的美貌時,她立馬就把李延年的一首詞拿來運用:“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蹦軌蜻\用這些語言,首先她得明白這些語言恰好能拿來形容女主持人。那就是說,她不但能背誦古文而且能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加以運用。
具備如此驚人的才情,歸功于什么呢?是閱讀。她的父母親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比較懂得教育規(guī)則與方法,深知任何知識對于一個腦子里一片空白的孩子來講,難度都是一樣的,于是他們走了捷徑。
如何閱讀,并且讓孩子具有很好的記憶力
如何閱讀幼兒讀物,并且讓孩子具有很好的記憶力,是需要探討的第二個問題。盡管每一個家長都知道首先選擇比較簡單的唐詩或是童話故事,但對于一個幼兒來說,讓他們記住那些句子、那些故事,并且在這些佳句和故事之中長見識、長能力,也有相當?shù)碾y度。記住詩句的目的也并不是純粹的鍛煉記憶,更根本的目的也應(yīng)該是擴展一些知識面,放大視野,陶冶情操,開發(fā)情商與智力。
一個媽媽在教孩子《春曉》這首小詩的時候,她首先選擇了早晨的時光。孩子醒來,正精神百倍。媽媽拿出一首唐詩《春曉》來給孩子看。他們首先看畫面,一邊看,媽媽一邊解釋:你知道春曉是什么?(孩子會搖搖頭)繼續(xù)說,春曉就是早晨的這個時間,就像寶寶黑夜睡覺了,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天亮了。那么“春眠不覺曉”,就是春天空氣好又比較溫暖,人總是睡得特別香、特別甜,不知不覺就天亮了。“處處聞啼鳥”就像咱們睡醒了,外面到處都聽到鳥兒的叫聲。直至講完“花落知多少”……告訴孩子。昨晚好像是下雨了呀,快起來,看看花園里是不是也有落花了呢?孩子由于好奇,就會想著要去看看。這樣,晚上睡在床上,媽媽就開始教詩句。一邊讀一邊問孩子什么意思呢?孩子可能說不完全,但一定有印象。第二天醒來,媽媽說第一句詩,孩子就很可能接第二句。
針對想要教詩歌,在教的前一天可以帶著孩子有意去接觸詩歌里所涉及的內(nèi)容。然后,晚間針對詩句,結(jié)合眼睛里看到的畫面進行講解,孩子很快就能接受,并且記憶牢靠。
孩子對書本產(chǎn)生興趣,很可能不僅要經(jīng)常翻開學過的畫面,一見到畫面就知道內(nèi)容,就能說出詩句,而且一定會對其他的詩歌也想探索,希望媽媽再講另一篇。這樣既輕松地完成任務(wù),又提高了學習興趣。
為什么總是選擇晚上,而不是其他時間
為什么總是選擇晚上閱讀,而不是其他時間?其他時間也可以,但白天觀察周圍的事物的機會比較多,晚上是媽媽與寶寶兩個人的小世界,注意力容易集中。
曾經(jīng)有一科學研究顯示,下午5點以后到晚上9點之前的這段時間,是心境怡然而且記憶力強的時間。一般來說,這個時間孩子在媽媽的懷里,沒有其他更多人或者事物的影響,再加上親情的溫暖,孩子比較容易聽得進話,又能夠接受教育。
一種好的教育方法勝過一千種教育形式。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勝過一萬種苦口婆心與廢寢忘食。也許幼兒背誦唐詩,在當時看不出實際的意義,但卻是一種潛在的知識遞增的最好的習慣,也是潛在的情商智力培養(yǎng)最有效的方式。如同一個感人的電視情節(jié)能讓人流淚,一個幽默的笑話能引人發(fā)笑一樣,潛移默化之中就為寶寶輸送了學識和素養(yǎng)。也許將來某一天,孩子長大了,偶然就會因為某種境地而想起那些詩句。好像故地重游,好像置身于那句詩的世界里。那個時候,他們方明白每一句詩,都是那么美,那么有意境。某種求知欲更加強烈,某種被觸動的情懷讓他們更加欣賞這個世界、更加愛上這個世界,并為更美的世界而努力。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更是全人類的精神營養(yǎng)品。廣泛地閱讀,才會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汲取更好的營養(yǎng)。擁有更高的智商與情商,才能很好地處事做人,很好地運用知識開發(fā)未知領(lǐng)域、創(chuàng)造嶄新的世界。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選擇最適合幼兒的讀物,細心啟蒙。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最恰好的時間得到恰好的知識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