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可蘭經(jīng)》有一句話:“如果你讓山走過來,山不走過來,你就走過去?!边@其中的智慧,對于倡導“有志者,事竟成”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啟示。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要艱苦奮斗,要一往無前,但也要學會轉(zhuǎn)身和低頭。
獨處,是把自己短暫的放逐?;蛞粋€人在書齋,在河邊,在山岡,或在林中,讓自己與這個世界靜靜地對談,把過往的那些人與事一幕幕放給自己看。也許,就回到了天真爛漫的童年,回到了青蔥勃發(fā)的青年時代,也許什么都沒有想,只是給人生留下了一段空白。但是,有了這樣的一段獨處之后,你一定會若有所悟,一定會有一聲世事洞明的詠嘆。
很喜歡韓愈的這首詩:“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嘗。舍酒去相語,共分一日光?!币馑际钦f,美好的日子是最值得珍惜的,放下酒杯,讓我們一起聊天,分享這美好的時光。我想,這實在是極高的人生境界了,邀朋友相聚,不是為了喝酒,是一起享受美好的時光。退一步想,即便是一個人,拿一本心愛的書來讀,或者什么也不拿,與山川對話,與花草私語,只要不辜負了這一分時光,就是快樂的事。
林語堂說:“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會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我以為,正是文學作品的功用之一。我們要給生活中悵然若失者以人生的啟示,要給生活中陷入迷惘者以悠遠的況味,要給誤入歧途者以人生的引領,倡導人與人之間純粹的情感和真誠。
世界上有三種人不會快樂:感傷主義者、完美主義者和逃避現(xiàn)實主義者。感傷主義者總是看事物的負面,自然不會快樂。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總是吹毛求疵,所以追求完美的人不會快樂。世界是最現(xiàn)實不過的,逃避現(xiàn)實是不可能的事,想逃而逃不了,當然會煩惱。這三種人的不快樂都是自找的。世界上充滿了不確定性,充滿了意料之外,充滿了不可抗拒,充滿了缺陷。如果我們懂得了人生最重要的意義是“繼續(xù)頑強地活下去”,凡事從最壞處著想,你的世界就處處陽光明媚。
老子最推崇“自勝者”,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自我征服”或“戰(zhàn)勝自我”。一個連自己都征服不了的人,一個可以輕易放縱自己的人,不會取得過人的成就。有一些人,直到災難臨頭,直到結(jié)果已經(jīng)水落石出,都不肯放棄或改變自己的所謂的真理,都不肯退回一步,另辟蹊徑。所以,生活中才有慘烈的頭破血流,才有可憐的不可收拾。
哲學家黑格爾彌留之際曾經(jīng)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钡牵芸煊址穸ㄗ约赫f:“就連這個人也不理解我?!闭軐W家莽原四顧的孤獨,毫不奇怪,只要認真看看他的哲學體系分裂成了后來的多少流派,我們就不難推論他的哲學是多么博大精深。任何一個偉大的人,都不可避免黑格爾之嘆,因為他們站在世界思想的山頂。
尼采說:“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逼鋵?,何止是受苦的人,任何人都不應該對生活悲觀。只要生命還在,你就與他人一樣迎接每天的日出,就與他人一樣享受陽光的照耀。我們常常說要熱愛生命,熱愛生命就是喜歡自己,不管自己生得壯美還是丑陋,不管自己聰明還是愚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歡自己。喜歡了自己,就不會有自卑,心中就會點燃起明亮的燈,照亮人生的前程;就會仰起頭顱,對未來充滿懷抱和憧憬。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