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艷
摘 要:漢語成語是我國數(shù)千年文化發(fā)展中沉淀下來的瑰寶。成語一般由短短四個字組成,但是這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卻能表達非常豐富的含義,很多成語還包括兩層或者兩層以上的深刻含義。也正是這個原因給漢語成語的英譯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將成語翻譯成英語的過程中,很難做到準確、深刻和完整,所以我們必須結(jié)合多種英譯技巧來進行翻譯,盡可能地使英譯符合成語的字面義和引申義。
關(guān)鍵詞:漢語;成語;英譯;技巧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識碼:C
漢語成語是一種高度概括的具有一定深意的詞語,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以四個字的形式出現(xiàn)。漢語成語一般除了本意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多數(shù)是用比喻或者是典故的形式來說明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或講述一個道理。所以成語中往往存在著比喻等修辭效果,而且還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對于漢語成語的翻譯,我們除了要保持成語本身的表面意義以外,還要注重結(jié)合多種英譯方法表現(xiàn)出成語的深層含義。
一、漢語成語英譯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漢語成語的感情色彩
漢語成語的意義褒貶不一,我們在進行翻譯時一定不能弄錯,一定要注意正確表達出成語的感情色彩。
2.注意漢語成語語氣
漢語成語的語氣過重或過輕都有可能會影響成語要表達的意義,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成語的語氣,進行正確的翻譯。
3.注意兼顧譯文的美化
漢語成語的翻譯除了要求意義準確以外,還要兼顧譯文的美化,要使成語讀起來能夠押韻和通順,還可以采用英語成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對成語進行美化。
二、漢語成語的英譯技巧
1.直譯
對于一些原義易于理解且易于翻譯的成語,我們可以直接采取直譯的方法進行翻譯。在翻譯時可以盡量保留成語中的比喻形象以及語言特點,這樣可以使成語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時給外國讀者一種新鮮的感覺。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就是采用了直譯的方法,打草驚蛇:to stir up the grass and alert the snake (相當于wake a sleeping dog)。這個成語的英譯就做到了既準確又生動形象。
2.意譯
有些成語如果直接進行翻譯,讀者會感到一頭霧水,這個時候就要采用意譯的方法進行翻譯。比如,開門見山這個成語,如果我們翻譯成“to 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就很難讓讀者理解它的真正意義。如果我們能夠根據(jù)這個成語要表達的實際意義翻譯成“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那么讀者就能很容易理解了。還有一些含有歷史典故的成語,人們在使用時已經(jīng)不是要表達它原來的意思,而是要表達它衍生出來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采取意譯的方法進行翻譯。
3.直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
有一些漢語成語無論是采用直譯的方法還是意譯的方法都不能準確又生動地表現(xiàn)出它的意義,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取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來進行翻譯。比如,走馬觀花這個成語,我們既要翻譯出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的形象性,也要表達出它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的深層含義。所以我們可以用直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將走馬觀花翻譯成“l(fā)ook at flowers while riding on the back of a gallon-ping horse,give a cursory glance.”采用這種方法進行翻譯時需要注意盡可能地使翻譯簡短,不要出現(xiàn)過于冗長的情況。
4.借用同義成語
當漢語成語和英語成語在意譯相同或相近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直接借用英語同義成語的形式進行翻譯。比如,漢語成語中的洗心革面和英語成語“turn over a new leaf”有著相同的意思,那么我們就可以直接進行翻譯。
5.譯文加上注釋
針對有一些必須講明典故才能表達其意義的成語,我們可以采用譯文加注釋的方法來進行英譯。我們先將漢語成語的大致意思翻譯出來,然后在后面加上簡短的注釋。
綜上所述,漢語成語的英譯比較復(fù)雜,所以我們必須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翻譯,常見的翻譯方法有直譯、音譯、直譯和音譯相結(jié)合等幾種。在翻譯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考慮到漢語的表面和深層兩層含義,要兼顧成語的感情色彩和翻譯的美感。
參考文獻:
[1]李慶生,郭著章.英漢互譯實用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13.
[2]張妍妍.漢英習(xí)語成語對等詞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