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明
午休后,走進辦公室,好熱鬧:二班的兩位老師面前站著三個學生。我聽了一會兒,終于察出端倪,原來三個學生打架,兩位老師正在問詢其中的小J;而小J呢,面紅耳赤地大聲哭訴著,甚至咆哮著,聲響似乎掀得翻屋頂,一句也聽不清楚。
既為了團隊,也出于我的教育理念,我常常在這樣的場合扮演“調停”的角色,甚至還“打抱不平”。這次我又勸道:“小J同學情緒很激動,不妨讓他們幾個先回教室,用文字記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好后交給老師,再處理?!彼麄儾杉{了我的建議。
之所以有把握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我有許多類似的教育經歷,而且常常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比如上周三課間,我們班的小杰和小磊不知什么原因在教室里“華山論劍”,其他同學費了好大的勁才把他倆拉開。我剛走進教室,就有學生向我報告此事。我瞄了瞄小杰、小磊,他倆各自坐在位置上,臉紅筋脹,怒氣沖沖,顯然“比武”剛剛被迫結束。我不僅沒有“發(fā)作”,反而笑著說:“張老師是個武俠迷,剛才錯過了精彩的一幕,但重新再演一次,顯然不好。那就請當事人用文字告訴我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吧!”說完,我讓小杰和小磊帶著本子和筆來到了辦公室記下剛才發(fā)生的事。
小杰和小磊一聲不吭,坐在辦公室的空位上,靜靜地寫起來。說來也是,自己剛做過的事,寫起來很順手,不到20分鐘的時間,兩個家伙就各自寫了400多字的“反思”。我看過他們的“自白書”,又根據剛才學生反饋的情況,誰是誰非,心中已經明了。原來是小杰聽同學說教室前面圖書柜里有什么東西,就鉆到圖書柜里面去看。小磊呢,就把小杰關在圖書柜里面,因此發(fā)生爭執(zhí)。二人在“自白書”中清楚地敘述了事情的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認錯和悔改之心。我放下本子,和顏悅色地說:“你們寫得很清楚,認錯態(tài)度也比較好。你倆想沒想過,這樣做有可能會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呢?”小杰和小磊又在本子上寫起來:“圖書柜那么小,我把他關在里面,有可能造成窒息,或者卡住身體,使他受傷?!毙〗軐懀骸拔覀冊诮淌依锎蚣?,不但容易讓對方受傷,而且有可能碰翻課桌,砸傷同學。”我乘勝追擊:“你們當初怎么就沒有想一想:有可能造成這些嚴重的后果??!幸運的是,今天你們‘比武沒有造成傷害,否則真不好收場。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該如何對待和處理呢?”
這下,他們想都沒有想,提起筆就在本子上寫出了答案:“以后遇到這樣的事,先去告訴老師,不要和對方打架?!薄坝龅绞虑橹v道理,好好說?!?/p>
我讓他們互換本子:“你們認真讀一讀吧?!薄袄蠋?,讀完了。”幾分鐘后,小杰和小磊相繼說道?!澳銈兛戳藢Ψ綄懙膬热?,難道心里就沒有想向對方說點什么嗎?”我望了望他們,“有,就寫在對方的本子上?!彼麄冇致耦^寫起來。隨后,我拿過他們的本子,上面表達的都是對對方的歉意??粗麄円荒樀幕谝?,我趁熱打鐵:“同學之間應該和睦相處,現在你們還有最后一個動作,自己處理吧?”小杰和小磊先是一愣,后來明白了。小杰向前幾步,走到小磊面前,鞠了一躬:“對不起!”小磊急忙伸出手,不好意思地笑了:“小杰,我也有錯!不該和你動手?!笨匆娝麄儽屒跋印耙恍︺鞒稹保倚χf:“這才是好同學??!回班上去吧?!倍讼蛭业懒艘宦暋爸x謝老師”,一起歡悅地走出了辦公室。
我要求學生各自寫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及想法,其實是給他們平復內心的時間,并且使他們在書寫過程中有余地反思自己的行為。等他們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了,再相機誘導他們想一想這樣做有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思考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該如何處理對待,這一過程也是學生反躬自省的過程。
在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學生每犯一次錯,就會靠近正確一步,因此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如果處理不當,不但不能遏制事件發(fā)展,而且有可能發(fā)生不良后果。小學生雖然年紀小,但也有很強的自尊心,愛面子,喜歡爭強好勝,容易沖動,有時會因為芝麻大點事兒與同學發(fā)生沖突,甚至動手動腳。一般說來,學生剛剛發(fā)生肢體沖突后,內心狂躁,情緒激動。倘若此時教師抓住肇事者進行詢問,了解事情原委或開始當起“判官”,往往不會取得良好效果。
人在情緒激動時,是不利于思考和交流的,更不利于問題的有效解決。如果老師在情急之時沒有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就有可能做出不夠公正合理的處理。所以,我們對學生先進行“冷處理”, 其實也是給教師自己有一個緩沖,待教學雙方都心平氣和后,再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學生不僅這一次會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師的處理,而且今后也會欣然接受老師的教誨。
(作者單位:四川省屏山縣學苑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