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紅海
[摘 要]游戲讓學生有了互動交流的機會和平臺,能使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教學中應以學生感官體驗為起點,注重互動交流與協(xié)作配合;指導學生在主動合作中積累寫作素材,讓他們掌握語言表達的運用規(guī)則;幫助學生結合課程學習內容主動調整表達的策略方法,在深化認知感悟的過程中使學生喜歡上語文,喜歡上寫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 游戲 習作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6-090
“輕松語文,高效課堂”是近年來語文教學界發(fā)出的呼聲,彰顯了語文教學的時代性與生活化的顯著特征。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游戲般的輕松玩學和自由對白中形成協(xié)作配合精神,不僅對課程教學資源有著活化延伸的作用,還能夠使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我以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口語交際”中《學會勸阻》為例,談談游戲方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調動感官,觀察體驗
語文學習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眼、口、手等多種語言學習感官的體驗。學語文首先要懂得觀察,觀察一山一水、一葉一花,體味其中美不勝收之感。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發(fā)現(xiàn)豐富的學習素材,能使課堂更有趣味。
發(fā)揮學生的多種感官功效,引導他們在認真觀察中找出需要的元素,利于他們識記運用。如在教學《學會勸阻》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組動漫課件:兩個小朋友在高壓線底下放風箏;小明體育課后滿頭大汗地跑到水池下擰開閥門直接喝水;小紅將吃完后的糖果包裝紙隨手丟在地上;張輝在草垛旁點爆竹。在學生觀看欣賞時,我給他們設置了這樣的問題:“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很多學生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放風箏應在空曠的場地上,因為高壓電線底下危險,容易觸電;有的說,小紅應將糖果紙放進身旁的垃圾桶;有的說,草垛放爆竹,容易產(chǎn)生火災……我給學生設計了“照鏡子”游戲,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內成員模仿其中的相關動作,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通過眼觀耳聽,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游戲的融入使得課程資源更加豐富。教師圍繞口語交際的特點,引導學生多觀察,深化語言表達過程,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知深度和廣度。
二、深入互動,發(fā)展語用
利用互動來活化教學過程,能給學生更多實踐體驗和互動交流的空間。學生在協(xié)作中互通有無,在交流中直言不諱地表達感思,從而在趣味化活動中形成了深刻的識記與理解。
如在教學《學會勸阻》時,我建議學生以“看看我在做啥” 的游戲形式展現(xiàn)其中一些場景,要求學生運用模擬表演的形式進行互動:“小明在體育課上又跑又跳,費了好大的勁,滿頭大汗,下課鈴一響,他立即跑到水池下想要擰開閥門直接飲水,這時小江跑了過來,她會怎樣做?小紅喜滋滋地吃著糖果,愉快地享受著大白兔奶糖的甘甜,等吃完了糖果,她二話沒說,直接就將糖果紙扔在了地上,小明看見了,他會怎樣勸說?”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思維,主動模擬其中的動作,再現(xiàn)素材內容。待學生表演完畢,我建議學生根據(jù)游戲情景,運用適當語言進行表述,給予他們更多的表達機會。
深入互動,學生彼此之間的交流順暢,他們在直接體驗嘗試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感悟。鼓勵學生在互動中不拘一格的表達,讓他們在互動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彼此討論中探尋對策,能夠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三、強化合作,愛上寫作
作文是學生語言表達的重要形式,體現(xiàn)了他們語言認知積累和綜合運用的技能水準。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來指導學生蓄積相關的寫作素材,能使他們在自我歸納整理和彼此探究的過程中找到寫作的切入點。
如在教學《學會勸阻》時,我給學生設置了話題交流任務:“如果你就在現(xiàn)場,你會怎樣表達?”很多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圍繞各自的理解感知,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喝生水,不衛(wèi)生,需要煮熟了;運動后直接飲用生水,會給身體增加負擔,容易生病。同時,我要求學生搜集每個小組的討論內容,以“小明生病了”為題目,寫上一兩段話。學生根據(jù)合作討論情況寫道:“小明滿頭大汗地跑到水池邊‘嘩啦啦地喝上了自來水,可當小紅勸阻時,他卻說‘沒事,我經(jīng)常這樣做。到了第二天,小明沒來上學,原來是體育課上滿頭大汗的他在冷水的刺激下感冒了?!蓖ㄟ^這樣的合作,學生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獲得了更為深刻的感知,在互相借鑒的過程中獲得了更有深度的感悟。
指導學生通過合作來表達,能豐富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的個人靈感與集體智慧相結合,使學生在主動展示自己才能的過程中喜歡上作文。
綜上所述,借助多彩的游戲豐富語文課堂教學,使得學生有了互動的平臺,讓他們在充分交流的過程中能盡情享受“玩學”帶來的獲得感和喜悅感,更利于學生帶著激情主動融入課堂,從而喜歡上語文。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