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
【摘 要】 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把作文批改的權力下放,學生也參與作文的互批自改,成為作文互批自改的主人。讓學生在作文評改環(huán)節(jié)由“看客”成“主角”、化被動為主動,自主學習,自我內化、整合、建構、遷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語文;高年級;互批互改;意義;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1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讓學生參與到作文的批改中,即能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點燃寫作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又能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定勢。《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本本文就通過研究小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修改作文能力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能對提升小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有所裨益。
1 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學生互批互改的意義
1.1有助于作文教學模式的改革
長久以來,在作文教學研究領域,一直側重于“寫前指導”的研究,卻忽略了對作文的“批改與評價”。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一直尊奉著“學生寫,教師改”的原則,偏遠的學校尤為突出。學生作文教師批改,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客體地位。教師在作文評改中耗費時間與精力,卻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作文評改的共鳴,從而導致評價的反饋作用難以實現(xiàn),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就難以提高。學生的作文遠離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思想,平凡的感情,留下的只有東拼西湊的故事和似曾相識的語言,我們不少的小學生,很少有人能寫出具有人文氣息、散發(fā)泥土芬芳的作文。所以我們的作文教學模式應該改革,采用互批互改的小組模式,提高大家對于寫作的興趣,既解放了教師單一的批改,也提升了學生的能力。
1.2貫徹課程標準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薄靶薷淖约旱牧曌?,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边@些目標也就是在強調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作文的批改與評價必須從“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為本、民主、互動、發(fā)展的教學觀轉變,向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重視作文的批改與評價,創(chuàng)新評改方法,讓學生學會對自己與他人的習作進行評價、欣賞與修改,實際上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提出本課題,就是為了探索一條易行高效的作文評改之路,讓學生對自己與他人的作文學會評價、欣賞與修改,使“寫好作文”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1.3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高年級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能力正在逐漸形成和快速發(fā)展中,讓學生互相評改作文,既符合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要求,又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生自評自改、互評互改等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把評改作文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會評改作文,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所以我們應該從開始寫作文就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親自參與到作文批改中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評改的機會,高效地指導小學作文教學。
2 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互批互改能力的方法
2.1審題
組織學生審題,讓學生從寫作要求入手,注意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從文章的立意、題材、選材、語言、結構等各方面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進行思維大碰撞。此環(huán)節(jié)重在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2.2成立評改小組
評改小組可以是學習小組,也可以根據(jù)學生作文基礎成立評改小組。各小組之間交叉評改,根據(jù)本次寫作的訓練目標及在例文評改中的要求,給每位成員分配具體任務,并組織評改。每位學生針對自己所改的文章寫好評改意見。在此過程中教師須注意以下幾點:
(1)評前指導,指導學生要結合同學的實際,尊重原意,多就少改,提出恰當?shù)慕ㄔO性意見,批語要精當,有啟發(fā)性和導向性,適當保護同學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2)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學生的習作優(yōu)點和缺點是同時并存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評改時,教師要根據(jù)本次寫作的目標,多引導學生發(fā)掘其優(yōu)點,幫助被評改學生改正不足;
(3)注意細節(jié)。一篇文章的優(yōu)劣,除了從立意、結構、選材等方面評改外,還要注意主次是否分明、詳略是否得當、有無錯別字、有無病句、標點是否正確、過度是否自然、文面是否整潔和前后是否照應等方面。教師還要在例文引路過程中,適時詳細地給予指點,讓學生真正明白,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章,又如何才能評改好一篇文章。
2.3共同評改有代表性文章
各組推選出一到兩篇極富代表性的文章,各組組織本組學生對這篇文章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從文章的立意、結構、語言、情感、版面等各個方面進行評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要求學生按“刪”“增”“調”“換”等修改符號做旁批。評改完畢后,各小組組長根據(jù)討論結果給每位被評者的作文進行總評并按中考要求擬定一個分數(shù)。
2.4收交評改報告單,反饋修改情況
各小組評改完后由組長匯總填好評改報告單上交,習作返回各位學生手中進行修改,這時教師可仔細審閱各小組評改情況,及時公布表揚評改認真的小組及個人,對評改不認真,批改重點把握不準的同學及時給予個別指導,幫其及時改正。
3 結束語
讓學生參與“評”,僅僅是從讓學生知道習作的成敗得失,而讓學生參與“改”則是作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一個完善美,加工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在作文教學中,應改變作文評改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過程,自覺地發(fā)現(xiàn)和改正自己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馮東升.小組合作探究為主的互動式作文評改[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第07期.
[2]陳雅嬋.淺談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第02期,181-183.
[3]陳玉英.高年級語文作為評改教學中小組合作方式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
[4]梁彥.發(fā)揮小組合作效能培養(yǎng)學生作文[J].科學與財富修改能力.201,第14期,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