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明
【摘 要】蕪湖市朱家橋污水處理廠在改造施工中發(fā)現,廠區(qū)雨水管道在接入市政道路雨水管網時,新建雨水管道標高與綠化帶內已敷設完畢的污水廠區(qū)尾水排放管標高相碰,針對現場情況提出兩種解決方案,并且通過對此兩種工程施工方案的對比,并從現場情況以及經濟角度出發(fā),選擇更加適宜現場情況的施工方案,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并為投資方節(jié)約資金,同時縮短工期。
【關鍵詞】淺談;碰撞;方案;管線;鋪設
0 前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地上、地下的建設增多,新建管線難免會遇到要在原有建(構)筑物上、下、附近穿過,為了爭取最好的線路運營方案,避免對原有建(構)筑物產生不利影響,防止地表及周邊已有建(構)筑物產生過量變形與破壞是現今正逐漸面臨的重大的技術難題,與此同時,這給許多建設者們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下面以某污水廠的管線鋪設項目為背景,通過對不同方案的比較和分析,最終得出更為適宜的鋪設方案。希望能給予相關從業(yè)者以啟迪和參考。
1 工程背景
蕪湖朱家橋污水廠區(qū)雨水管道在施工中發(fā)現,廠區(qū)雨水管道在接入市政道路(疏港路)雨水管網(井)時,新建雨水管道標高與綠化帶內已敷設完畢的污水廠區(qū)尾水排放管(市政相關單位管網)標高相碰,詳見圖1。圖中標高均為絕對標高。
2 解決方案
針對現場實際情況,解決方案有兩種:
方案一:污水廠區(qū)尾水排放管(市政相關單位管網)從廠區(qū)雨水管道上部繞行,滿足設計要求,詳見圖2:
該方案開挖深度小,不影響現有管線以及其他構筑物,相對施工難度小,工程量少,施工質量容易保證且滿足設計最大排水量[3]。
方案二:廠區(qū)雨水管倒虹接入市政道路(疏港路)雨水管網(井)內,滿足設計要求,詳見圖3。
該方案需增設一根雨水倒虹管(采用物理學中的聯通原理),埋深約4m,并在污水廠區(qū)尾水排放管(市政相關單位管網)兩側增設兩座雨水檢查井,尺寸為1000×1000×4000。溢水排入市政道路(疏港路)管網。該方案開挖深度為4.50~5.00m并且局部需人工修挖費工費時,才能下穿現有污水廠區(qū)尾水排放管(市政相關單位管網),且管道兩端新建的1000×1000檢查井距市政道路(疏港路)雨水管(井)距離較近,針對現場土質情況,有些部位還需采用鋼板樁維護,且施工時還需注意對現有污水廠區(qū)DN1000尾水排放管(市政相關單位管網)及現有市政道路(疏港路)雨水井和雨水管道的保護。
3 方案比較
通過對兩種方案的比對,現將兩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進行歸納,如表1所示:
考慮到雨水倒虹的方案管道和檢查井埋置較深,操作面大,施工難度大,造價高等不合理情況,故推薦方案一,即局部修改污水廠區(qū)尾水排放管道(市政相關單位管網)從廠區(qū)雨水管道上部繞行。該方案看是牽涉到污水廠區(qū)尾水排放管道(市政相關單位管網)局部返工,各管線單位協調等一系列問題較為繁瑣,可最為合理。辯證的相反遇到得不是污水廠區(qū)尾水排放管道(市政相關單位管網)是建筑物,可采用方案二拓展增加四座井室,拐彎繞過建(構)筑物是最為合理。
4 結束語
上述方案的成功運用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相連到天然氣管道、自來水管道、電信、聯通等其它管道工程的施工,由地下轉入地面,由深到淺、由小到大,避免了地下施工產生的大量場地占用,消除了對城市交通的影響[5],施工產生的振動、危害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也得到了節(jié)約,并且工程建設時,周圍的居民及企事業(yè)單位也能正常生活及工作[6]。為以后城市地下工程在類似情況下的規(guī)劃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決策依據和技術參考、借鑒,同時也促進了地下工程施工技術的逆向思維進步,拓展到其它相關行業(yè)和舊城改造等方面,避免線路繞行和居民臨時遷移,節(jié)約了大量工程拆遷、地面場地占用和增加建設費用,真可謂利國利民。
【參考文獻】
[1]王樹林,陳賀添.東莞市截污管網三期工程設計[J].給水排水,2009,35(3).
[2]蔡欣,江強,等.老城區(qū)污水截流工程施工技術方案比選[J].給水排水,2009,35(9).
[3]尹忠華,趙建芳.淺析某污水廠尾水排放管與廠區(qū)雨水管標高相碰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電子版),2012,32.
[4]陳帥.臨港經濟區(qū)(中區(qū))雨水系統優(yōu)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3.
[5]宋鵬飛.沉井施工技術的工程實踐[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11,11:77-79.
[6]毛瑞佳,王全玲.現代化工業(yè)廠區(qū)總圖規(guī)劃與設計探析[J].化工管理,2013,20:15-15.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