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罌粟之家》是蘇童于20世紀80年代創(chuàng)作的一部中篇小說,作品一經(jīng)發(fā)表便在文壇上引起強烈的反響,被冠以“新歷史主義小說”的帽子。無疑,這篇小說在主題思想、文本結構、敘事形式以及意象選擇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很大的探索性和實踐性。這里,我將從小說中獨特的意象入手,從而詮釋《罌粟之家》中隱含著的符號式象征意象。
關鍵詞:欲望;權利;革命
作者簡介:馬躍成(1992-),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0-0-01
在蘇童的《罌粟之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意象的出現(xiàn)都具有一重或是多重的象征意義,正是這些意象的多重象征意義的發(fā)散性匯聚結構了這篇小說。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意象的分裂、組合、再分裂、再組合,渾然天成而又順理成章,足見蘇童在謀篇布局方面的超人才能。
一、欲望
《罌粟之家》在敘事手法方面不同以往,蘇童突破了傳統(tǒng)的“革命敘事”和“階級敘事”的方式,采用一種可以稱為“欲望化敘事”的全新模式,從而將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這里的欲望傾向于貶義層面,主要指人們超出規(guī)則界限的不正當?shù)倪^分的愿望,包括性欲、情欲和肉欲等方面)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
1、物欲的象征體——罌粟
中國人對于罌粟這種植物總是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因為鴉片戰(zhàn)爭的罪魁禍首—大煙膏,便是由罌粟加工提煉而成的。吸食鴉片的人對鴉片的渴望和欲罷不能的狀態(tài)正好詮釋了欲望這個詞語。文章開篇便寫到:“30年代初楓楊樹的一半土地種上了奇怪的植物罌粟,于是水稻和罌粟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成為鄉(xiāng)村的標志?!苯酉聛戆l(fā)生在楓楊樹村劉家大宅里的風云變幻的故事,都是在罌粟所營造的那種頹廢而陰郁的氛圍中展開的,那是注定會走向滅亡的結局。30年代的楓楊樹村作為本文的最大背景,竟把罌粟這種象征著欲望的植物作為季節(jié)性標志,這樣的安排顯然是作者有意而為之的。罌粟是欲望的代名詞,是誘導人們走向毀滅的劊子手。楓楊樹村最后的土地上種的是罌粟,這便是地主階級走向沒落甚至是滅亡的標志。蘇童用“罌粟”來象征著鄉(xiāng)土中國最后的綺麗、奢靡與腐朽,他竭盡全力把地主階級最后的生存困境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那是一種詛咒式的、帶有宿命論色彩的構建,它隱含的是鄉(xiāng)土中國最后的生存危機。
2、生殖欲的象征體——生殖器
在《罌粟之家》這部作品中,蘇童對生殖欲望的病態(tài)式描寫做了精心的設計,以生殖能力的衰竭象征著地主階級最后的滅亡。小說開篇寫到:“鄉(xiāng)間對劉老俠的生殖能力有一種說法,說他血氣極旺而亂,血旺沒有好子孫?!钡拇_,劉老俠的四個孩子都因為畸形而被遺棄了,唯一存活下來的演義卻是個白癡。作家有意把劉老俠設計成楓楊樹村唯一的大地主,可謂是呼風喚雨,獨霸一方。但是在延續(xù)家族香火這件最重大的事情上,他卻無能為力,這無疑暗示了地主階級后繼無人,氣數(shù)將近。最為地主階級的“掌門人”,傳宗接代是他最重要的使命,可是自身的殘缺又使他無能為力,這使他產(chǎn)生了“借種”這個荒唐的想法,于是在劉家大宅里上演了一出“紅杏出墻”的好戲。翠花花在劉老俠的默許下與長工陳茂媾和,并生下了地主階級的最后一位繼承人—劉沉草。地主階級的權威在血脈混亂的前提下勉強維系,這是地主階級走向滅亡的根本性標志。
二、權利
在動蕩不安的年代里,權利是掩護自己及家人最好的武器。誰有權利,誰就掌握了話語權、主動權,就能在這亂世之中安身立命,因此,權利至上也便成了劉老俠的人生信條。
1、生存權的象征體——土地
劉老俠最為楓楊樹村最大的地主,最好的權利便是楓楊樹村延綿50多里的土地。有了土地,劉老俠就可以收租,就可以種罌粟、買罌粟,也就是說,土地就是劉家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寶。在土地的庇佑下,佃戶們對他點頭哈腰;仆人們對他奴顏婢膝;妻妾們對他言聽計從,可以說,他享受著封建君王式的待遇,這是他孜孜以求的生活方式,是他苦心經(jīng)營、玩弄權勢的必然結果。
2、生命權的象征體——槍
在戰(zhàn)火彌漫、硝煙滾滾的年代里,槍是自保最好的武器。有槍就不會被欺壓這一觀點被劉老俠深深信服。當土匪姜龍來劉家抓沉草時,劉老俠不得不犧牲自己的親生女兒來換取沉草及家人的平安,那一夜,劉沉草聽見他爹在一片黑暗中終于哭出聲來,他舉起雙拳捶打自己的腦袋:“去買槍,去買100支槍來……圍觀的人都說劉老俠用十擔米換了那只駁殼槍,槍很貴,但你有了槍就不怕土匪了?!眲⒓移茢r,劉老俠讓沉草逃跑,臨行前,他把那只僅有兩發(fā)子彈的手槍留給兒子防身。在他看來,槍是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證,哪怕只有兩發(fā)子彈也是好的??梢姡瑯尣粌H是防身的武器,更是劉老俠對于兒子生命安全的全部寄托。
小結:
本文以蘇童的小說《罌粟這家》為藍本,從象征著欲望、權利、希望和革命的具象化事物入手,解讀了作品中具有重要象征意義的幾個意象,從而以一個新的視角分析、把握、詮釋這部作品。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似乎能更加清晰,明了。
參考文獻:
[1]王德威.《南方的墮落與誘惑》[M].《讀書》[N].1998年,第四期.
[2]蘇童.《虛構的熱情》[M].《小說選刊》[N].商務印書館,1998年,第十一期.
[3]蘇童、周新民.《打開人性的褶皺》[M].轉《小說評論》[N]江蘇文藝出版社,2004年,第十二期.
[4]蘇童.《罌粟之家》[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第1-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