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艷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5-0-02
如何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是長期以來困擾著英語教學工作者一道難題?,F(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具有多樣性,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意志、情感及學生的個性特征等;二是智力因素,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三是控制因素,包括教師的講授、指導等。這三個因素中,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學生智力與學習效果的關(guān)鍵因素,是牽引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學生的智商有高低,有差別,但這種差異面并不大,可是學生的成績相差可能很大。即使同一個學生,他的成績在不同階段也可能有較大的差別,這些差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智力因素發(fā)展滯后所造成的。非智力因素對智力因素起著調(diào)節(jié)和催化作用。所以,英語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個性發(fā)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激勵人去行動并期望達到目的的內(nèi)部心理動力。恩格斯指出:“就個人來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zhuǎn)變?yōu)樗脑竿膭訖C,才能使他行動起來。”人們的各項活動都是在動機的驅(qū)使下進行的,內(nèi)部動機愈強烈,則人的外部行動則愈堅決,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的決心就越大,易于達到目的。在中學階段,有相當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科存在著怕學或厭學現(xiàn)象,學習只是被動應付的過程,因此,教師應用自己豁達寬廣的胸懷去啟迪他們,使他們煥發(fā)出學習熱情,燃起智慧的火花,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就會往好的方向轉(zhuǎn)變,激發(fā)出學習的動機。
1、加強目的教育。目的教育是教育的起點,在學生初次接觸英語時,教師應就這門學科的目的、內(nèi)容、特點、要求及其學習方法向?qū)W生作必要的介紹。在給新生上課時,講述英語作為一門交際工具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信息時代,作為傳遞信息載體之一的英語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鼓勵學生努力學好外語,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
2、適當利用測驗和競賽手段。心理學實驗證明,適當?shù)臏y試和競賽可以驅(qū)使學生努力克服困難,積極向上,最終獲得優(yōu)異成績。對于初中生而言,剛剛接觸英語這門新課的學習,外部的刺激往往作用更大,因此,教師應將測試、競賽、提問等手段與對學生的期望結(jié)合起來,學生明確了努力目標,樹立了奮發(fā)向上和積極進取的信念,學習動機也就得到了鞏固和穩(wěn)定。
3、通過擴大閱讀面,引起對學習的需求。英語并不是僅靠幾本課本就能學好的,教師還應正確指導學生閱讀課外英文書籍和知識。在每課上完之后,教師要用英語講一個簡單的故事或小幽默,并解釋其內(nèi)容,分析其概況,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英語的內(nèi)在需求。然后,引導他們自己去看書、閱讀、查字典,直至看懂文章。
二、誘發(fā)學習興趣
挖掘?qū)W生的非智力因素,千萬不能忽視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項活動的傾向,是人的各種需要的情緒表現(xiàn),是誘發(fā)動機,強化注意的重要因素。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之分。直接興趣是由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本身直接引起的興趣,是提高學習質(zhì)量的最有利因素;間接興趣是由明確了學習目的和學習活動結(jié)果引起的,對學習有著長期穩(wěn)定的驅(qū)動力作用。只有把兩者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志愿與興趣的統(tǒng)一,才能激發(fā)學生持久穩(wěn)定高度自覺的學習積極性。如何誘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是學生能否學好英語的關(guān)鍵。
1、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直觀教具具有形象性、實踐性、生動性的特點,能提供使用語言的情景,增強語言的真實感。在教學實踐中,適當?shù)厥褂弥庇^教具,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易于掌握知識。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選用不同的直觀教具。既要充分利用實物、圖表、掛圖、簡筆畫等,讓學生感到一目了然,易記難忘,又要充分利用錄音機、幻燈片、錄象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動耳目一新,興趣盎然。例如,在教七上Unit2 Looking Different時,利用從學生那收集來的一些成對物品,或者帶來的水果、鞋帽進行比較,比較它們的顔色、新舊、重量、價格和大小等。還可利用學生的高矮、年齡大小、頭發(fā)長短等進行比較,從而順利的完成了比較級的教學任務。
2、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置于情景之中,學生在自覺和不自覺的狀態(tài)中去看、去聽、去說、去感覺,達到掌握和運用語言的目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采用多種方法,精心設計出行動活潑、趣味盎然、富有交際會話的情景,這樣就會觸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意識,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又使他們在一定情景中掌握和運用了英語知識。例如,在教七上Unit4 Topic1 What can you do for you? 時,教師可讓學生把第一排的課桌拼成幾個柜臺,上面陳列著學生事先帶來的五顏六色的sweaters coats skirts apples oranges pears pens knives books 等物品,把教室布置成一個服裝店、食品店、文具店,讓學生做服務員或顧客上臺表演,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生不僅情緒高漲,而且很快掌握了購物用語。
3、開展游戲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游戲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設計的巧妙,安排的靈活,將會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增色不少。教師可在課堂上設計快速反應、競賽評獎、角色扮演等游戲,因為這些游戲能起活躍課堂氣氛,消除疲勞,延長注意,分散難點,降低難度的作用,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學到英語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青少年好勝心強的特點,在游戲中導入競爭機制,如設立“最佳搭檔獎”、“最佳模仿秀”、“單詞王中王”、“英語不倒翁”等獎項,以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加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4、運用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行動幽默的語言不僅能調(diào)節(jié)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更好的記憶所學內(nèi)容。例如,學生很容易混淆breakfast、lunch、supper這三個單詞,而教師可以這樣趣解它們:因為早餐叫breakfast是因為break的意思是“打斷”,“中斷”;fast的意思是“快的”,而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所以吃了這一餐,就“打斷”了人體各器官一夜的休息,使各器官工作的速度加“快”了。午餐lunch讀音似漢語“狼吃”,也就是“象狼一樣地吃飯”,或說“狼吞虎咽”。是因為許多人早晨愛睡懶覺,但又怕上班或上學遲到,于是匆匆吃早飯,未飽就走路,這樣中午回家就餓極了,于是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所以中餐也叫l(wèi)unch(狼吃)。晚餐supper讀音似漢語“散步”,因為人們喜歡晚餐后“散步”。
三、重視情感效應
情感是人對現(xiàn)實世界各種事物所抱的不同態(tài)度和不同體驗。情感對個性心理特征和行為動作都有較大影響,是影響學習者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師生情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非智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一種力量。在教學過程中,它不僅具有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功能,而且還有心理催化作用。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有一些學生會因為喜歡某一位老師,愿意聽他講的課而喜歡這門學科,即所謂“親其師而近其道”,產(chǎn)生“愛屋及烏”的效應,也有些學生會因為任課教師的枯燥乏味、呆板的教學方法而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反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十分重視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結(jié)合起來。
1、在教學內(nèi)容中“植入”情感因素。英語學科教材本身蘊含的情感因素就比較多,但而要教師精心設計,賦予教學內(nèi)容情感色彩,從而誘發(fā)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積極情感,內(nèi)心產(chǎn)生強烈的反響、同情、激勵、喜悅、驚奇等,使學生通過深刻的內(nèi)心感受,讓所學的英語知識在這種狀態(tài)下變得豐富,學習的效率更高。例如,教八上Unit1 Topic3 The sports meeting is coming 時,通過運動會的例子,激發(fā)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讓學生明白有團隊精神才是獲勝的關(guān)鍵,個人英雄主義將導致失敗的道理。又如教九上Unit1 Topic1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時,讓學生分組討論家鄉(xiāng)的變化,使他們能夠感受并珍惜當今的美好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維系師生情感的重要紐帶,也是教師寓情于教的重要前提。教師和顏悅色,期待信任,親昵適度,講解有力,讓學生從中獲取喜悅、親切、激動、自信等情感體驗。在這種場合,學生不僅自覺地用耳朵去聆聽教師講解,而且?guī)е鴼g樂地用整個心靈去接受教師的影響,師生情感交互感染,由共鳴而激起的情感“合力”,沖擊著學生的心田,成為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例如,當學生問題回答不上來時,你要以期待和鼓勵的目光注視他;當學生給出正確答案時,你則給予不同程度的鼓勵、表揚,可對他們說Good、Very good、well done、Good job等;當學生回答錯誤時,你切不可去諷刺、挖苦、批評他們。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它們對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和英語成績的影響力不可低估。作為教師,應當把握時機,在處理好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整體關(guān)系的同時,根據(jù)不同學生非智力因素發(fā)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在獲得扎實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又在非智力因素的各個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