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娟
摘 要:紫砂壺的造型豐富多彩,形態(tài)各異,它既是一種審美的形式要素,同時又適合于對象、結構、功能的實用要求。自明清以來,紫砂壺的造型“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呈現(xiàn)出爭妍斗巧的局面。
關鍵詞:紫砂;造型;藝術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4-0048-01
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在古代諸子百家經(jīng)常用“和諧”的概念來闡發(fā)他們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理念,,“和諧”思想作為中華民族普遍具有的價值和理想追求,對中國人民的生活文化等各個方面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今天把“和諧”理念運用于我們的紫砂行業(yè),不僅有著無與倫比的指導意義,更能使我們的紫砂技術達到新的更高境界。
紫砂藝術的價值是無可質疑的,近千年的歷史已經(jīng)用事實說明了一切。由于受制作人的悟性、文化修養(yǎng)、自身素質、學藝時間、刻苦程度,使它的技術水平檔次拉得特別開。用當今最時髦的經(jīng)濟量作比方,同樣的壺作普通泡茶的壺,下限不足十元就可以買一把,若作珍玩收藏,幾萬幾十萬一把,上限竟難封頂。愛壺人之對于砂壺,不在乎外人的評價,往往出于自身的感受,自身對藝術的領悟與渴望,意境到了,就會有意思成交。
紫砂本身是一門大有學問,它有很多的生產(chǎn)工藝過程,且有紫砂與其它陶器類不同的特點,紫砂泥原礦是從幾億年的地質的變化才有而來。紫砂泥原礦是只有在山底下陶瓷礦原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在地層中的一層,它只有十幾公分厚,只有為精挑細選才能保證它的原料純度,選出后將它風化、加工、提煉,經(jīng)過道疲乏加工等后才成為紫砂泥。
關于紫砂壺整體設計的和諧美,要求紫砂設計創(chuàng)作者要做紫砂明白人,人在陶都,心知紫砂。如果做了一輩子紫砂,還不知道紫砂的歷史、紫砂的特性、紫砂的經(jīng)典作品、紫砂的先人前輩等等這些最基本的知識,那么吸取前人的紫砂藝術精華就成了一句空話。在這方面筆者作了如下的嘗試: 通過文獻典籍和紫砂老藝人的口頭傳授以及考古中關于紫砂壺、紫砂藝術的發(fā)現(xiàn)來了解紫砂的歷史。在紫砂藝術的發(fā)展中,像時大彬、陳鳴遠等各個時期的紫砂頂尖代表人物和大師,他們的傳世作品都力求去一一鑒賞,有步驟地研習、制作前人的經(jīng)典紫砂標準器,如“掇球”、“石瓢”、“供春”等。為了深入細微之處,克服重重困難,制作花貨、光貨,尤其是制作花貨,從蔣蓉等大師的經(jīng)典作品中受益非淺。由于了解、把握了紫砂壺的整體和諧性,用常言說:“心中有數(shù)了”、“眼中有活了”真正做到了胸有成竹,步入了這個紫砂藝術的境界后,在參加一些紫砂研討和作品展示會中,作品也就能得到欣賞者的認可了。
紫砂壺的造型豐富多彩,形態(tài)各異,它既是一種審美的形式要素,同時又適合于對象、結構、功能的實用要求。自明清以來,紫砂壺的造型“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呈現(xiàn)出爭妍斗巧的局面。傳統(tǒng)造型大體可分三類:第一類屬于幾何型,基本由圓、方、錐、橢圓等幾何形狀變化而成。第二類是筋紋型,主要采用花果形態(tài)設計,其中包括葵式、菱式、筋瓢等。第三類是自然仿生型,即仿動物形、仿植物形。仿實用器物形或其他物狀造型?,F(xiàn)代造型加進了更多的個性色彩和文化意蘊,強調純樸天真之自然表現(xiàn),所謂“方圓不拘于規(guī)矩,施彩不拘于精斫”,于法簡練,自然天成,有出人意外之趣旨。質言之,傳統(tǒng)造型大都是“具象”,取之于生活,還原于生活,作品彰顯自然美的效果;現(xiàn)代造型則歸依“抽象”,追求形式美,著重處理好點線面的分布關系,使其按設計意念制作,從而達到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
和諧統(tǒng)一是紫砂壺造型的一大特色。這類作品非常講究器形側立面的線型和形體組合,同時,注意茶壺身筒和嘴、把、蓋等附件比例的和諧統(tǒng)一。和諧是指某一作品中各個組成部分保持有機的聯(lián)系,使局部的細節(jié)處理適宜,并使單純的東西不單調;復雜的東西不瑣碎;厚實的東西不笨拙;靈巧的東西不纖弱,從而使人產(chǎn)生愉悅的美感。掇球壺屬于典型的幾何形類圓壺款式,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紫砂壺造型之一,也是運用圓球形處理造型的一個成功范例。它的壺的、壺蓋和身筒,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其中“壺的”是完整的小球;“身筒”的大圓切去了上下各一小部分,作了壺口和壺底,所以這個圓球是基本完整的。還有那強壯有力的“大把手”所圈成的空間也接近圓形。這些圓又極富變化,有一種寓柔于剛的趣味。而這一變化又是如此自然和諧,完全是為了突出茶壺的特異形態(tài),寓靈巧于厚重之中,絲毫沒有為變化而變化的做作之嫌。
筋紋型類茶壺的造型特點,實際是在幾何型類(主要是圓器)的壺身上,橫向分成若干等分,組成若干縱向條紋,其形象依據(jù)是自然界中某些花果,如菱花、水仙、菊花的花瓣或者瓜果類外形的筋瓤式樣。其筋紋與筋紋之間的形體處理必須疏密有度,尤其是上蓋部分要嚴絲合縫、蓋子從任何方面蓋上去,第一條筋紋都必須從上至下流暢貫通,稍有差錯都影響整個造型。所以,在這一類砂壺的制作中,工藝技巧是很見高低的。
自然型類的茶壺,是以比較直觀地模擬自然界的固有物或人造物作為其造型的基本形態(tài),在這一類作品中,模擬客觀形象的手法,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將某種對象的典型形態(tài),演變成為壺的造型,像南瓜壺、梅段壺、“松竹梅”三友壺等。另一種是在幾何型壺的身筒上,選擇恰當?shù)牟课?,用浮雕或透雕等形式,把某種典型形象附貼上去,并把這種形象的合理部分捏塑為嘴、把和的子,如報春壺、小型竹節(jié)等。
參考文獻:
[1]曲延波.中國明清紫砂壺藝鑒賞[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