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的過程,所以教師要重視教法,也要注意學生學法指導,而教師的教只有通過調動學生主動性,才能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也就是要使學生學好物理就必須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這就要求21世紀的新教學模式有所變換,在全面實施二期課改的同時,真正體現"以學生個性發(fā)展為主"的理念,使教學雙邊活動生動活潑起來,教學內容豐富起來,教學方法更科學化、人性化,使我們的學生樂于學,勤于學,在樂中求學,在學中求樂。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291-01
1.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1.1 復習:一般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復習覺得最困難,常常因概念多,公式多,單位多而不知所措。針對這一現狀,老師要具體指導:首先把初中物理學大致劃分為光學、力學、聲學、熱學、電學和原子物理學六大塊,將題型按填空、選擇、作圖、實驗、計算、簡答六類來復習;然后將每一知識塊的章節(jié)標題、主要內容、公式、定律串成一條主線,并羅列成表格;并把各部分的重點知識詳細展開出來,配上例題示范,再根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開設專題性講座,并采用個別輔導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們更牢固地掌握知識;最后將各部分知識間的聯系、計算、綜合應用,結合六類題型充實到位,構成一幅物理知識框架圖。為使學生有條理、分重點地理解消化,老師還應結合教材和考綱要求將知識具體化,生動有趣地講授,注重實驗的演示,并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插入一些藝術性、趣味性、幽默感的語言,使知識框架宛如一部"物理電影片",學生很容易將其中的每一個"情節(jié)"重現出來,從而知識也就牢固地掌握了。此外,在聽課感受"情節(jié)"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融入"情節(jié)"中,參與活動,使知識更牢固地為學生所掌握。我把這一方法定名為"電影"重現法。
1.2 解題:在解題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的是:(1)一題多解。物理學中,有些習題有多種解法。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多方位地去思考問題,真正理解各已知條件的意圖,善于挖掘隱含條件和排除多余條件,做到解題靈活多變。(2)一題多變。教師在做例題或示范解題時,要把題目講活,可以把題中的已知條件改為求,而把求改為已知條件;或是將物理條件改換;還可以是題型變換,這樣把舊題變?yōu)?新題",方能給學生有一種新鮮感,引起學習的興趣,活躍學生的解題思路。
2.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獲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不能單有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知識、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教與學是一個共同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應明確教學過程的復雜性,綜合三大要素,權衡利弊,博采眾法之長,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既要改革創(chuàng)新,又要著眼實際,積極參與創(chuàng)設啟發(fā)式、開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
3.借助科技,豐富教學手段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而教師素質的高低是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有了一流的教師,才會有一流的教育,才會出一流的人才。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當代物理教師應認清未來教育中教師的職責和使命,盡快完成角色轉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4.加強實驗教學
由于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好動,喜歡實際操作。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的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對物理學的興趣。如"長度的測量"教學中,讓四位同學用同一米尺分別上臺測量教師講桌的長度,學生各自測量的結果暫時不頌,當四位同學都測量完以后,讓他們四人同時上臺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測量結果,由于四人的結果各不相同,必然會使學生感到驚奇。這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對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教學的展開,有良好的啟迪。此外,也可以讓幾位學生同時準備一個演示實驗,選一位好的在教學時演示,這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5.發(fā)展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敢于聯想,敢于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教師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學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誘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聯電路實驗后,利用串聯電路中只要有一處斷開,整個電路中沒有電流這一特點以及電鍵與用電器一般只有串聯這些學生已有知識,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個電路有一個電源,一個電鍵k兩個燈泡L1,L2,這兩個燈泡串聯,當電鍵K斷開時,L1,L2均發(fā)光,但K閉合后,L1不發(fā)光,L2發(fā)光。
這種情況可不可能存在,畫出可能的電路圖。由于已有知識的干擾,就將學生置于"矛盾"之中。學生只有敢于想象,沖出"電鍵只能與用電器串聯"的定勢,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鍛煉了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總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傳授知識、激發(fā)興趣和提高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