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悠悠我心
這是一份古老的情書,泛黃的紙頁上躺滿了濃濃的深情。僅是這十六字的宣言,便感動了無限跳躍著的情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每一字、每一句都仿佛深情滿滿地訴說著藏在心頭難以散去的相思。相思扣,越扣越緊;相思結,越結越深。撥弄著離人心口的那抹愁,將前世今生所有的真情都化作此刻不能相見的抱怨。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難以相見,卻仍剪不斷相思亂,既下不了眉頭,又怎能下的去心頭。那令人朝思暮念的人兒啊,你究竟身在何方?此刻又在做著什么?為何不曾來找我?這所有的思念都化作難以抑制的躁動與不安,于是在失望中期盼,期盼中等待。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我猜想你們初次相遇的時候,他定是風度翩翩,溫潤如玉,定是穿著那套日后縈繞于你腦海揮著不去的有著青色衣領兼青色綬帶的服飾,那時你便傾心于他的淡雅脫俗和仙氣十足。
我猜想你們定是一見鐘情然后暗許芳心又匆匆別離,不然你怎會如此俏皮地嗔怪他不來找你,如此惹人憐惜與疼愛。
我猜想你定是思念太深太濃,不然怎會獨自一人微倚城闕,踟躕徘徊直至夕陽西下也不愿離開。傻傻的姑娘,在這短短的一日之內(nèi),你思他念他千次萬次都不曾停息。是啊,對你而言,每分每秒都是煎熬,恍惚之間,你甚至感覺已與他三月不見。
初次聽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在曹阿瞞的那首《短歌行》之中,求賢若渴而又祈盼功成名就的他內(nèi)心是多么殷切。我只是記得當時的我固執(zhí)地偏愛這兩句并把它寫在課本的第一頁,后來長大了,漸漸懂得了它的深意,在對愛情抱有相當成分的幻想與期盼的青春期中,我把這兩句詩歌與當時正暗戀地如癡如醉的一個男生聯(lián)系在一起,每每在夜深人靜情緒泛濫之時,便輕輕吟誦這兩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仿佛他會在那個片刻感受到我所有的思戀一般。如今倒是真的與他戀愛了,卻又覺得失去了當年的那些單純與美好,關于愛情的浪漫幻想也逐漸被現(xiàn)實生活中的瑣碎爭吵所掩埋,全然記不得當年所擁有的全部美妙絕倫的想象與那個時候他的模樣了。
可是,那又如何呢?總不能因為怕受傷而選擇不去愛,總不能因為怕分離而選擇放棄愛吧。所以我真誠的希望千年前的這位可愛的女子和她朝思暮想的戀人可以沖破封建禮教的桎梏勇敢地在一起,如此,才不負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相思之苦。
那,祝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吧。而我只是看過了,想起了,寫完了。嗯,一個路過千年前漫漫長路中一隅的過客而已,僅此而已。
(《鄭風·子衿》)
所謂幸福
很久都沒有被溫暖過,就像是被這世界遺忘了一般。偶爾感受到一抹暖意,都禁不住想要落淚,活得有些矯情,所有的幻想都不真實。這是一種可以令我陷入無限煩悶的感覺,老是將自己圈起來,畫地為牢,然后看著別人臉上泛起的幸福微笑,而自己臉上那抹強忍的歡笑被現(xiàn)實映襯地那樣凄涼。如今,又有幾個人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正幸福呢?關于幸福,僅僅也只是所謂的幸福吧!而我更愿意沉浸在《詩經(jīng)》中領略古時候執(zhí)著的純情和平淡的溫馨。
一開始遇見的是你,中途相伴的是你,遠方終點處的也是你。這一路上,從來都是你,也只有你,能讓我如此牽腸掛肚,始終如一。
“雖則如云,匪我思存”、“雖則如荼,匪我思且”,這十六個字道出了男主人公怎樣的堅貞不渝?就算美女如云又如何,就算美女美得像是山間的白色茅花又如何,在我心里,都如過眼云煙般,我滿心滿腦全都是最愛的那個人兒,我只思念那個人。
那個人?哪個人?“縞衣綦巾,縞衣茹慮”,是這個人,是這個為了整個家庭甘心付出的人。她沒有華麗的服飾,從來都只穿著粗布白衣,戴著青色或紅色的佩巾??墒?,那又如何?在我心中,盡管穿著樸素,從不在意妝容,卻依舊美得如同仙女下凡,不是那些整日只知打扮化妝的“美女”所能企及的。她的美,美得自然,樸實無華,美得賢惠,無人能及,而我則甘愿為了她畫地為牢,三千弱水只取她。
我不禁感慨,這種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如今又有多少呢?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生活不知摧毀了多少本應幸福美滿的家庭,男人的無操守,女人的不矜持,又不知害得多少家庭妻離子散。《詩經(jīng)》中展示的國度是一片多么祥和的圣土啊,有這么多美好純情的愛令人憧憬向往。于是有時候我會冒出這樣的想法,禮崩樂壞的不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倒真真像足了當代社會的道德敗壞而又屢見不鮮。
于我而言,我更愿意守著詩歌這片溫潤的凈土,然后靜望著我的幸福,它很簡單,就像是盛開在夏季的粉色蓮花,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若如此,我此生亦無憾。
愿素顏到紅妝只與君相好:
愿青絲成白發(fā)只與君偕老:
愿今生及來世只與君遇到:
生生世世伴君左右暮暮又朝朝。
所謂幸福,有很多種不同的定義,不同的人渴望不同而幸福。關于愛情,我要的幸福,那就是你能為我守身如玉,你我相伴終老不離不棄。那么,請以愛的名義好好幸福吧,如此便好。
(《鄭風·出其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