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6北京車展閉幕之后,一大波新能源與互聯網汽車如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這其實是一種必然趨勢。畢竟我們國內的汽車政策一直在鼓勵電動車方面的發(fā)展突破,而作為電動車品牌成功打開市場的特斯拉也都有目共睹,于是你看到了各種前所未聞的電動車品牌紛紛成立。當然,在這些品牌中肯定不乏渾水摸魚者,但也有一些打算真刀實槍干起來,他們直逼特斯拉而來
兩個全新的電動車品牌
說到獨立電動車品牌中運做得比較好的,不用想那必然是特斯拉汽車。我們不用多說特斯拉的經營理念,技術實力,硬件設施這些,在經過一系列殘酷的市場競爭后,僅憑電動車這一類產品它已經脫穎而出,可見其實力不俗。于是乎,有許多想要分得電動車市場這杯羹的企業(yè)已經把特斯拉作為標桿或競爭對手,并成立電動車品牌。接下來就有了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兩家電動車公司。在介紹他們之前為了能給讀者們喚起一些回憶,我們先來介紹下這兩家公司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推出的作品。
也許我說FF汽車你想不起來是什么,但提到FF Zero1概念車肯定會讓你眼前一亮。這款由大量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打造的概念車造型相當搶眼,透著一股濃濃的未來范兒。我們姑且不論它那設計靈感來自美國NASA 0的重力座椅;也不用討論這款車擁有超過1000hp的最大功率,320km/h的極速,以及0-96km/h加速僅用3秒的強悍性能這些離我們現實有點遠的東西,但這款概念車透露出關于今后量產版車型的一些實際的技術我們可以參考,比如它是首款采用可變平臺架構(VPA)打造的汽車,使用按組排列的全新電池結構,未來FF汽車的所有量產車都會以此平臺打造,并采用這種電池結構。
作為FF Zero1概念車的制造商FF汽車,它的全稱叫做Faraday Future,是一家注冊于美國的智能互聯電動車公司,雖然北京車展是它在中國的首次亮相,但正式的品牌亮相其實要更早一點,是在今年1月份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同時他們還與樂視達成戰(zhàn)略合作,雙方將在汽車 、技術、互聯網和云、娛樂內容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FF也由此獲得了樂視在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于是這家于2014年在加州成立的電動車公司從各個汽車廠商挖到了不少高級人才,建立起了一支非常強大的全球化汽車和技術專家高管團隊。目前其量產進程在不斷加速的同時,FF的美國團隊人數也已突破700人,在全球其他地區(qū)的團隊突破400人。
另外一款要介紹的則是同在北京車展亮相的前途K50敞篷版與準量產版概念車。定位于雙門雙座跑車的K50外觀設計非常動感,雖然沒走未來范兒,但兩車設計都相當接地氣,由于名稱已經為準量產版,我們可以相信這就是前途的首款量產車型。兩款車同樣采用碳纖維和鋁合金材質打造,軸距同為2650mm。由于采用輕量化設計,兩車整備質量分別為1850kg與1900kg。K50采用電池中置布局,搭載雙電機四驅系統(tǒng),并應用前途汽車自主研發(fā)的純電動汽車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綜合最大輸出功率300kW,峰值扭矩達到600Nm。車輛的最大續(xù)航里程將超過300km,0-100km/h加速時間為4.6秒,最高車速可達200km/h。
說完了K50我們再說一說這個成立于2015年的電動汽車公司。隸屬長城華冠旗下的前途汽車,是一家包括純電動汽車整車生產、制造、銷售的公司。它的母公司長城華冠則成立于2003年8月,這間公司最初涉及的領域就是汽車整車設計研發(fā),他們的業(yè)務涵蓋產品定位、概念策劃、汽車造型、工程設計、性能集成、試制試驗、供應商管理、平臺開發(fā)、投產等服務??梢哉f經過十多年的積累,這家公司在汽車設計領域已經占有相當優(yōu)勢,而且他們將自己的業(yè)務范圍拓展到整車設計研發(fā),純電動汽車制造、銷售,整車改裝等服務,逐漸形成以汽車設計研發(fā)為核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兼具發(fā)展的企業(yè)。如之前承接過薩博93電動版的改制項目,就幫他們在電動車型的設計研發(fā)中奠定了基礎。于是在積累了足夠多的設計與制造經驗后,公司在去年成立前途汽車品牌公司,正式進軍純電動汽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