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艷
近年來,思想品德課程的“副科”地位已逐漸被社會公眾自動劃分并普遍接受,這就造成了學生對該科目的不重視和由此帶來的教學上的困難。在九年級會考復習中,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和不樂于學習的學生都會出現(xiàn)學習倦怠現(xiàn)象,因此,教師只有改變教學策略才能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作為學校素質(zhì)教育的課程之一,思想品德課旨在促進初中學生道德品質(zhì)、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多年來,我致力于摸索、總結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與策略,特別是在會考復習策略方面進行研究,期許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指導。
一、自我重視,集思廣益,通力合作
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沒有一個安靜穩(wěn)定的學習環(huán)境,任何學習都不可能順利進行。每一節(jié)課,教師都要精心準備,力求教學環(huán)節(jié)嚴謹有效。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課堂紀律進行嚴格要求,從細節(jié)上規(guī)范學生。教師的認真和堅持,讓學生懂得思想品德課程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于自己的未來也具有重要影響。
二、精心備課,夯實基礎,分步實施
為了準確地指導學生進行復習,避免盲目性,提高復習的效果,切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促進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與發(fā)展,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力”、“知識”三方面達到應有目標。在整個復習階段,認真領會《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為《課標》)要求,及每年會考考查說明中“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和集體”“我與國家與社會”所占比例。
教師對知識點不同的目標要求心中有數(shù),認真分析總結往年會考試卷中主觀題、客觀題的不同要求及各種出題方式,如:圖表、漫畫、文字資料等的深入研究,就能切實幫助我們最大限度地掌握會考命題的有關信息。例如,屬于識記層次的學習要求,讓學生達到識記的目的。屬于理解層次的學習要求,結合當年實政熱點及相關的材料,讓學生達到能夠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目的。
三、關注考試發(fā)展趨勢,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
思想品德新課標指出,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tǒng)一是本課程的基本原則,這一點對思想品德考試來說是最關鍵的,也是教師教學參考的依據(jù)。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學生的生活中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需要解釋和思考的現(xiàn)象。會考階段的復習是在單元復習的基礎上,再把知識專題化、系統(tǒng)化的一個過程。教師要善于捕捉時政熱點,學生也要關心時事,胸懷祖國,把課內(nèi)外知識結合起來,善于觀察、思考,用所學知識去分析現(xiàn)實問題,這樣學生也能學會舉一反三,在考試時才能有應對不同題型的答題技巧和思路。這就需要教師平時勤奮些,把一些綜合性強、系統(tǒng)性強的熱點問題集中起來展示給學生。
四、激發(fā)興趣,自主參與,有效評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復習課歷來都是枯燥乏味的。為了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學習,在知識復習過程中,可采取讓學生閱讀知識點的方式,評選優(yōu)秀“播音員”;在熱點材料解讀時,給學生材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給材料出題,看哪個組出的最好最多,然后各自挑戰(zhàn)解答對方的題目。在練習時,給定時間內(nèi)完成,同桌互判。每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如果完成的好,表現(xiàn)出色,及時表揚。在一系列的積極引導下,學生在復習課中也能找到樂趣和成就感,他們也更樂意去學習,學習效率也就隨之提高。
五、尊重差異,因材施教,耐心輔導
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調(diào)查、討論、情景分析等方式在合作與分享中自主探究增強各層次學生的能力。在復習中,針對不同班級和不同學生,采取整體復習、分層要求、區(qū)別練習、互助提高的策略。在知識復習環(huán)節(jié),要求所有的學生統(tǒng)一跟隨進度,劃重點,記筆記。在知識識記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習能力和基礎較差學生予以更多的關注,除了在課堂的尊重與照顧,課下更是及時與他們進行交流,給予正面的引導和鼓勵。通過這種兼顧的策略,讓不同層次學生都學有所獲,都愿意盡力去完成屬于自己的學習任務。
六、善于歸納,理清思路,訓練有方
在復習中善于總結歸納關鍵詞能切實幫助學生更好的復習尤為重要,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歸納如下:
第一,善于總結各課所學關鍵詞,如七年級下冊第一課《珍惜無價的自尊》、第二課《揚起自信的風帆》、第三課《走向自立的人生》、第四課《人生當自強》等,在復習中將其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主題關鍵詞存在。
第二,善于總結做題時所遇設問關鍵詞,如在回答問題時:設置以“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等問題進行復習,具體做法是將有“含義、定義、表現(xiàn)、特征”等問題歸納為“是什么”類問題;以“原因,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做設問的將其歸納為“為什么”類;將設問中出現(xiàn)“方法,建議,途徑”等字樣的問題歸納為“如何做”類,這樣復習起來得心應手,更有助于學生在考試中以不變應萬地適應各種提問方式。
第三,善于總結具體問題的“萬能”公式。如:權利問題。是什么:(1)判斷XX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權、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生命健康權等,據(jù)題目選擇一個或多個)。分析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要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譴責。為什么:(2)給出法律依據(jù),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XX權利。我國法律規(guī)定XX(加參考法律條文)。(3)結合依據(jù)分析案例:一定要點到案例中的人物。怎么辦:(4)維權的方法,再給出相應的答案。
由此可見,教學中針對不同題型有效地進行答題技巧的訓練是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讓學生懂得思想品德考試的范圍、題型、答題思路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這些都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當堂訓練和綜合模擬訓練,進行總結重點知識,理清頭緒,熟記各種題型的答題思路,并通過總結、點撥讓學生了然于胸。
隨著社會和教育形勢的發(fā)展,每一屆,每一個班,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現(xiàn)狀,每一個學科,每一個教師也都有其個性的教學方法。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能力、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課堂教學,實現(xiàn)呈現(xiàn)方式多樣化,設計環(huán)節(jié)程序化,才能落實教學目標,實現(xiàn)高效的復習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