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凌云+夏天
新南部M60轉輪手槍
新南部M60轉輪手槍是日本在二戰(zhàn)后研發(fā)和量產的第一款國產手槍。
昭和31年(1956年),日本決定對警察和自衛(wèi)隊使用的手槍進行國產化和規(guī)格統(tǒng)一化,為此,日本武器部開始推動國產手槍的研究、開發(fā)。新中央工業(yè)公司試制出采用9×19mm巴拉貝魯姆口徑的新南部M57A自動手槍、采用0.32英寸ACP口徑的新南部M57B自動手槍以及新南部轉輪手槍。通過對比以上三款試制型手槍,日本警察廳決定以新南部轉輪手槍為基礎,委托新中央工業(yè)公司進行改進,生產一款警用轉輪手槍。新中央工業(yè)公司在試制型新南部轉輪手槍的基礎上,參考史密斯-韋森公司的M36轉輪手槍和M10軍警轉輪手槍的設計,于昭和35年(1960年)開發(fā)出采用0.30英寸特種槍彈、轉輪彈膛容彈量5發(fā)的轉輪手槍。日本警察廳對這款新槍十分滿意,將其命名為新南部M60轉輪手槍,并決定將該槍進行批量生產并裝備日本警察。繼日本警察廳之后,日本皇宮警察、海上保安廳、入境管理局、刑務所等機構也陸續(xù)配用了該槍。
新南部M60轉輪手槍主要有兩種型號:供干部和便衣使用的型號為槍管長51mm的緊湊型;供一般警員使用的型號為槍管長77mm的普通型。該槍采用后,又相繼對握把等進行了改良,因此一般將改良前的型號稱為前期型,而改良后的型號稱為后期型。
新南部M60轉輪手槍自采用后,到1990年代末停止生產時共在日本警察廳服役30多年。雖然日本警察廳此后采用了史密斯-韋森公司的M37轉輪手槍和M360J轉輪手槍,但該槍并沒有立即退役,直到現在仍在繼續(xù)使用。
新南部M60轉輪手槍使用的附件種類和變型產品較多,特別是手槍套根據使用條件不同而分為多款變型產品。本文介紹幾種該槍現在比較常見的附件。
三款手槍套
與新南部M60轉輪手槍一起配發(fā)的手槍套主要有三種款式:一種是供普通型手槍使用的標準型,一種是供緊湊型手槍使用的緊湊型,還有一種為兩種槍型都可以使用的兼用型。
手槍套背面的腰帶環(huán)整體外形較大,上寬下窄,上部較寬的部分用于穿過警察的腰帶,而下部則起到固定作用
標準型手槍套采用上寬下窄的設計,正背面采用整塊皮革制成,因此右側沒有縫線,且右側為直線形,而左側采用兩行縫線縫制,且左側采用弧線形設計
標準型手槍套的設計極為簡單,其背面比正面長出一大截,長出的部分形狀方正,收納手槍時,手槍的握把剛好可以完全抵在背面長出的部分
緊湊型手槍套的設計與標準型手槍套的設計大致相同,只是由于所收納的手槍槍管較短,因此手槍套下部收納槍管的部分相應被截短,并且背面比正面長出的部分也相應被截短
兼用型手槍套背面的腰帶環(huán)設計與標準型手槍套和緊湊型手槍套有所區(qū)別。其腰帶環(huán)兩側分別斜向下開有一條細縫,是為著便裝的警察使用的,因為便裝警察的腰帶較細
兼用型手槍套掛附在警用皮制腰帶上的狀態(tài)
三種款式的手槍套均為黑色軟皮革材料制作而成,其設計大致相同,共同的特色是手槍套頂部均不設置口袋蓋。其中,標準型手槍套采用上寬下窄的設計。手槍套右側為直線形,而左側則從上到下采用弧線形設計。手槍套為正背面一體式的整塊皮革制作而成,因此右側沒有縫線,而左側和底部則采用兩行縫線縫制,兩行縫線起到加強作用??傮w而言,標準型手槍套的設計極為簡單,其背面頂部比正面長出一大截,長出的部分形狀方正,收納手槍時,手槍的握把剛好可以完全抵在背面長出的部分。另外,手槍套正面頂部的左側向內切削出一小塊圓弧狀,在裝入手槍時,切削掉的這一部分剛好可以露出扳機護圈。
手槍套背面左側用鉚釘固定有一根細長的皮掛帶。由于手槍套頂部并未設置口袋蓋,為了保證收納手槍時的安全,該細長的皮掛帶即作為手槍固定掛帶使用。手槍固定掛帶上設有兩個黑色的金屬按扣,以扣合在手槍套正面頂部中間的金屬按扣上。使用時,將手槍置于手槍套中,將手槍固定掛帶向上方繞過手槍擊錘,再將掛帶扣合在手槍套正面的按扣上,即可以固定手槍,以免手槍掉落。
手槍套背面除了設置手槍固定掛帶外,還設有加強片,該加強片上寬下窄,上方為長方形,下方呈“V”形,“V”形部分通過兩行縫線縫制在手槍套背面,其底部中間還設有一個鉚釘進行固定。加強片上部長方形部分設有3個金屬按扣,而手槍套背面頂部也設有3個金屬按扣,將手槍套背面向后折彎,并將其頂部的3個金屬按扣與加強片上的3個金屬按扣分別扣合,就形成腰帶環(huán)。這樣的按扣開合設計,在需要將腰帶環(huán)穿過警察的腰帶時,無需解下腰帶,可以打開按扣,直接將其套在腰帶上再扣合按扣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緊湊型手槍套的設計與標準型手槍套的設計大致相同,只是由于所收納的手槍槍管較短,因此手槍套下部收納槍管的部分相應被截短,并且背面比正面長出的部分也相應被截短。除此之外,手槍套正面頂部用于外露收納扳機護圈的切削部分相比于標準型手槍套正面的切削部分變得更深,幾乎呈U形。緊湊型手槍套的背面則與標準型手槍套背面的設計完全一樣。
兼用型手槍套是標準型新南部M60手槍和緊湊型新南部M60手槍都能夠使用的手槍套??紤]到可以收納槍管較長的標準型新南部M60手槍,兼用型手槍套上部收納槍管部分的長度與標準型手槍套收納槍管部分的長度相同,但是背面比正面長出部分的長度則與緊湊型手槍套的相同。此外,手槍套正面外露扳機護圈的切削部分較深,與緊湊型手槍套的相同。
兼用型手槍套背面的腰帶環(huán)設計與標準型手槍套和緊湊型手槍套有所不同。其直接將背部的加強片作腰帶環(huán)使用,腰帶環(huán)底部呈三角形設計,通過兩條縫線縫制,并且底部設有一個鉚釘固定,起到加強作用。腰帶環(huán)頂部并排設有3個黑色金屬按扣,可扣合在手槍套背面頂部的3個金屬按扣上,扣合后腰帶環(huán)上部可形成一個閉合的環(huán)狀,用于穿過腰帶。同樣地,在需要將腰帶環(huán)穿過警察的腰帶時,無需解下腰帶,可以打開按扣,直接將其套在腰帶上再扣合按扣即可。除此之外,腰帶環(huán)頂部按扣的下方,左右兩側分別斜向下開有一條細縫,這兩條細縫是為穿著便裝的警察使用的。著制服警察配備的標準皮制腰帶的寬度要比便裝褲子的腰帶寬得多,因此便裝警察在穿著便裝褲子時,其腰帶如果穿入到腰帶環(huán)中,腰帶環(huán)的寬度和腰帶的寬度不匹配,可能造成手槍套來回晃動,不利于隱藏和使用,此時可將便裝腰帶直接穿入到腰帶環(huán)上所開的兩條細縫中,其寬度與便裝腰帶的寬度匹配,使手槍套可以在腰帶上牢固固定。腰帶環(huán)與標準型手槍套設計的不同,正是兼用型手槍套最大的特征。
萬博型手槍套
昭和45年(1970年)大阪舉辦萬國博覽會。在博覽會之前,大阪警察使用的手槍套與日本全國使用的手槍套一樣,都是頂部不設置口袋蓋的標準型、緊湊型和兼用型手槍套。但是這種手槍套的一大缺點就是安全性不足,由于其沒有設置口袋蓋,只用固定掛帶固定手槍,除了在收納手槍時會使手槍部分外露,對游客也會造成心理恐慌,而且可能會出現容易被搶奪或掉落的現象。為了彌補這一缺點,在萬國博覽會開幕之前,大阪警察換用了帶有口袋蓋的手槍套,因此這種手槍套也被稱為萬博型手槍套。
萬博型手槍套與標準型手槍套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頂部縫制有一個大型黑色軟皮革材料制作的口袋蓋。該口袋蓋的右側頂部設有一個黑色金屬按扣,可扣合在手槍套正面頂部中間的金屬按扣上以扣合口袋蓋。由于設置了口袋蓋,因此取消了手槍固定掛帶。另外,手槍套正面頂部用于露出扳機護圈的切削部分相比于標準型手槍套的切削部分變淺,因此收納手槍后其扳機護圈外露得比較少。除此之外,萬博型手槍套的其他設計,包括背面腰帶環(huán)的設計都與標準型手槍套的設計相同。
乘車用手槍套
昭和10年(1935年),日本國內發(fā)生重大自然災害,日本警察廳在救災時使用的有線通信車很多時候無法到達救災地點,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此后,日本警察廳決定采用搭載無線通信設備的車輛,并很快裝備了6輛搭載無線通信設備的貨車。
昭和24年(1949年)11月,聯軍最高司令部公安科組織改革,其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制定警察實施外勤全面巡邏制度,指令警察配備搭載無線通信裝置的巡邏車?;诖隧椕睿毡揪鞆d在日本國內配備搭載無線通信設備的巡邏車,并于昭和25年5月制定汽車巡邏計劃,自同年6月開始,日本警察廳乘坐搭載無線通信設備的巡邏車進行巡邏。自此之后,日本各縣警察局紛紛裝備巡邏車。日本巡邏車的配備數量不斷增加,除了在巡邏任務時使用外,其他救援任務中也經常使用。至今,日本國內大約裝備了4萬輛警用巡邏車。
在萬國博覽會開幕之前,大阪警察換用了帶有口袋蓋的手槍套,因此這種手槍套也被稱為萬博型手槍套
手槍套正面頂部用于露出扳機護圈的切削部分相比于標準型手槍套的切削部分變淺,因此收納手槍后扳機護圈外露得比較少
萬博型手槍套與標準型手槍套最大的區(qū)別是頂部縫制有一個大型黑色軟皮革材料制作的口袋蓋,口袋蓋的右上方設有一個黑色金屬按扣,與手槍套正面的金屬按扣扣合
萬博型手槍套的其他設計,包括背面腰帶環(huán)的設計都與標準型手槍套的設計相同
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的整體設計除了頂部設有口袋蓋之外,與標準型手槍套的設計大致相同
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背面的設計與標準型手槍套背面的設計略有不同,其腰帶環(huán)底部的外形大大減小,呈帶棱角的U形設計
隨著警用巡邏車在日本國內普及,為了方便乘坐巡邏車的警察配備手槍,日本警察廳特別要求配備坐在巡邏車內容易變化手槍套的角度以增加舒適性的乘車用手槍套。乘車用手槍套有多種款式,其中最為普遍的是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和警察廳型乘車用手槍套。
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
在萬博型手槍套采用后,日本警察開始逐漸采用設有口袋蓋的手槍套,乘車用手槍套也與時俱進,換用了設有口袋蓋的乘車用手槍套。由于這種手槍套在日本各縣警察中使用數量較大,因此也被別稱為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
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的整體設計除了頂部設有口袋蓋之外,與標準型手槍套的設計大致相同。其口袋蓋采用進行壓膜處理的黑色硬皮革材料制作而成??诖w外形非常寬大,其頂部中間設有一個黑色按扣,可扣合在手槍套正面的按扣上??诖w底部通過縫線縫制在手槍套背面內側的頂部,且口袋蓋底部左右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個鉚釘以起到加強作用。
該手槍套的正面頂部不再像標準型手槍套那樣為了露出扳機護圈而進行切削。并且與萬博型手槍套由于設置口袋蓋而取消手槍固定掛帶不同的是,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仍像標準型手槍套一樣,設置有手槍固定掛帶。但該掛帶一端并非設置兩個按扣,而是改為簡單的一個按扣,使用時,同樣將其繞過手槍上的擊錘并扣合在手槍套正面的按扣上即可。
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背面的設計與標準型手槍套背面的設計略有不同,其腰帶環(huán)呈帶棱角的U形。腰帶環(huán)底部通過左右兩個鉚釘進行固定,并且在兩個鉚釘中間設有一個金屬旋鈕,但該金屬旋鈕并沒有在手槍套背面露出,而是在手槍套背面的內側外露。該金屬旋鈕作為一個旋轉軸,使腰帶環(huán)圍繞其可進行左、右45°旋轉,以使警察在乘坐巡邏車時,手槍套可根據乘坐的姿勢進行旋轉、傾斜,提高警察佩帶的舒適度。腰帶環(huán)上部的設計與標準型手槍套腰帶環(huán)的設計一樣,用3個黑色按扣進行扣合。
值得一提的是,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根據生產年代和生產商的不同,在保持基本設計不變的前提下,細節(jié)上會稍微有所不同。
警察廳型乘車用手槍套
口袋蓋底部通過縫線縫制在手槍套背面內側的頂部,其左右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個鉚釘以起到加強作用
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仍像標準型手槍套一樣,設置有手槍固定掛帶,但該掛帶頂部不再設置兩個按扣,而是改為簡單的一個按扣,將其繞過手槍擊錘扣合在手槍套正面的按扣上即可
腰帶環(huán)底部通過左右兩個鉚釘進行固定,并且在兩個鉚釘中間設有一個金屬旋鈕,但該金屬旋鈕并沒有在手槍套背面露出,而是在手槍套背面的內側外露。該金屬旋鈕可以作為一個旋轉軸,使腰帶環(huán)圍繞其進行左、右45°的旋轉
警察廳型乘車用手槍套相比于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口袋蓋比較方正的外形,該手槍套的口袋蓋外形更為圓潤,這也是警察廳型乘車用手槍套最大的特征
該手槍套背面腰帶環(huán)底部由帶棱角的U形改為較大的半圓形,其主要由縫線進行縫制,頂部左右兩側設置有起加強作用的鉚釘。該腰帶環(huán)起到旋轉作用的金屬旋鈕不再藏于內部,而是外露于手槍套背面
手槍套尺寸設計與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相比稍小,因此結構更加緊湊
其腰帶環(huán)的安裝方式也與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相同,可根據警察乘坐的姿勢進行左、右45°的旋轉
警察廳型乘車用手槍套設計與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大致相同,僅有幾點不同之處,包括該手槍套尺寸設計與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相比稍小;其口袋蓋同樣采用經壓膜處理的硬皮革材料制作,但是相比于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口袋蓋比較方正的外形,該手槍套的口袋蓋外形更為圓潤,這也是警察廳型乘車用手槍套最大的特征;該手槍套背面腰帶環(huán)底部由帶棱角的U形改為較大的半圓形,頂部左右兩側設置有起加強作用的鉚釘;該腰帶環(huán)起到旋轉作用的金屬旋鈕不再藏于內部,而是外露于手槍套背面。
除上述不同之處,警察廳型乘車用手槍套的其他設計與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的設計完全相同,并且腰帶環(huán)的掛裝方式也與縣警型乘車用手槍套相同,且腰帶環(huán)同樣可根據警察乘坐的姿勢進行左、右45°旋轉。
警用皮制腰帶及相關附件
皮制腰帶
昭和23年(1948年)日本實施新警察法,規(guī)定警用皮制腰帶成為制服警察的基本裝備之一。
警用皮制腰帶由腰帶和掛帶兩部分構成,其中腰帶采用一整條黑色皮革材料制成,其一端設有帶兩個插針的金屬插扣,而另一端設有多組上、下兩個扣眼,以根據不同身材的腰圍插入不同的扣眼內。腰帶上可以掛附手槍套、備用彈袋、警棍掛環(huán)、手銬套等附件。腰帶上金屬插扣的一端向內相隔一定距離處設置有兩個金屬D形環(huán),這兩個金屬D形環(huán)通過兩個縫制在腰帶上的窄皮革環(huán)固定,可用于連接掛帶。掛帶同樣由黑色皮革材料制作,但是寬度和長度比腰帶小,用于掛附在警察的肩部使用。掛帶的一端用鉚釘扣固定有一根兩端寬、中間窄的短掛帶,該短掛帶的頂端開有一個扣眼,使用時將短掛帶頂端穿過腰帶上的一個金屬D形環(huán),然后折返將扣眼扣合在另一端的鉚釘扣上即可扣合該短掛帶。掛帶的另一端同樣連接有一根相似的短掛帶,短掛帶頂端亦開有一個扣眼。短掛帶的另一端設有一個帶插針的金屬卡,金屬卡可以扣在掛帶不同的扣眼上以調節(jié)掛帶的長度。金屬卡同樣設有一個鉚釘扣,將短掛帶的頂端穿過腰帶上的另一個金屬D形環(huán),然后折返,將扣眼扣合在鉚釘扣上即將掛帶的另一端與腰帶連接起來。
警察廳型乘車用手槍套掛附在警用皮制腰帶上的狀態(tài)
警用皮制腰帶由腰帶和掛帶兩部分構成,其中腰帶一端設有帶兩個插針的金屬插扣,而另一端設有多組上、下兩個扣眼,以根據不同的腰圍插入不同的扣眼內。腰帶上可以掛附手槍套、備用彈袋、警棍掛環(huán)、手銬套等附件
掛帶寬度和長度比腰帶小,用于掛附在警察的肩部使用
備用彈袋分為左右兩個小口袋,每個小口袋的頂端設有一個倒三角形的口袋蓋
每個小口袋的背面各設有一個皮制腰帶環(huán),為了便于穿過警用皮制腰帶,該腰帶環(huán)并不是采用一體式的環(huán)狀設計,而是采用豎條狀掛帶的設計,掛帶的中間縫制在小口袋背面中部,而其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一個金屬按扣,兩端按扣扣合即形成腰帶環(huán)
手銬套整體設計較為簡單,呈上寬下窄的U形,內部可收納一副手銬
手銬套背面設有腰帶環(huán),該腰帶環(huán)底部采用鉚釘進行固定加強處理,鉚釘上方設有3個金屬按扣,頂部亦設有3個金屬按扣,將頂部向后折彎扣合,即形成腰帶環(huán)
昭和43年(1968年)對最初配備的警用皮制腰帶進行改良,改良后的基本設計與最初型號相同,但是腰帶的寬度減小到45mm,并且腰帶的長度也不再統(tǒng)一,而是在98~139cm之間分成5種不同的長度,其中最長的命名為特1號,以此類推,最短的命名為特5號。1994年,又對該腰帶進行了改進,改進后,將腰帶上用于連接掛帶的兩個D形環(huán)不再采用窄皮革環(huán)固定,而是采用鉚釘進行固定。
備用彈袋
腰帶上掛附的備用彈袋同樣由經過壓膜處理的硬質黑色皮革材料制作,其分為左、右兩個小口袋,每個小口袋的頂端設有一個倒三角形的口袋蓋。每個口袋蓋的頂端設有一個黑色金屬按扣,可以扣合在小口袋正面上方相應位置的金屬按扣上。每個小口袋內可收納5~6發(fā)0.38英寸特種手槍彈。每個小口袋的背面各設有一個皮制腰帶環(huán),為了便于穿過警用皮制腰帶,該腰帶環(huán)并不是采用一體式的環(huán)狀設計,而是采用豎條狀掛帶的設計。掛帶的中間部分縫制在小口袋背面中部,而其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一個金屬按扣,扣合這兩個金屬按扣即可以將掛帶形成一個腰帶環(huán)。
警棍掛環(huán)
警棍掛環(huán)采用豎長皮掛帶制成,其為雙層設計,下部用鉚釘將雙層皮革進行固定,上部正面長出背面一截,正面頂端設有一個按扣,背面上方亦設有一個按扣,將正面頂端向后扣合即形成腰帶環(huán),可將警棍掛環(huán)掛附在警用皮制腰帶上。其正面用金屬片固定有一個金屬環(huán),該金屬環(huán)即是為了吊掛警棍而使用。除此之外,警棍掛環(huán)根據生產的時間和生產商不同,細節(jié)設計稍有差異。
手銬套
手銬套采用經壓膜處理的硬質皮革材料制作,其整體設計較為簡單,呈上寬下窄的U形,內部可收納一副手銬。手銬套頂部設有一個U形口袋蓋,口袋蓋的頂端帶有一個黑色金屬按扣,可扣合在手銬套正面的金屬按扣上。手銬套背面設有腰帶環(huán),腰帶環(huán)底部采用鉚釘進行固定加強處理,鉚釘上方設有3個金屬按扣,腰帶環(huán)頂部亦設有3個金屬按扣,將頂部向后折彎扣合即形成腰帶環(huán)。手銬套根據生產時間和生產商不同,細節(jié)設計稍有差異。
警棍掛環(huán)采用豎長皮掛帶式樣,其為雙層設計,以形成環(huán)狀,下部用鉚釘將雙層皮革進行固定,上部正面長出背面一截,正、背面上部各設有按扣,將正面頂端向后扣合即形成腰帶環(huán),可將警棍掛環(huán)掛附在警用皮制腰帶上。圖為警棍掛環(huán)背面狀態(tài)
警棍掛環(huán)正面用金屬片固定有一個金屬環(huán),該金屬環(huán)即是為了吊掛警棍而使用
警察廳使用的白色槍繩
最初在各縣警察局使用的藏藍色槍繩
槍繩鉤掛在手槍底部槍繩環(huán)上的狀態(tài)
使用時,將槍繩環(huán)的兩根繩子交叉并折返而成兩個環(huán)狀,將這兩個環(huán)狀部分掛在右臂上
槍繩
昭和29年(1954年),日本警察廳規(guī)定警用手槍必須配用槍繩。日本警察使用的槍繩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警察廳使用的白色槍繩,一種為最初在各縣警察局使用的藏藍色槍繩,但后來各縣警察局也改為與警察廳相同的白色槍繩。不過,藏藍色槍繩的替換是逐步的,在某些地區(qū)一直使用到1994年左右。
槍繩的設計極為簡單,采用扭結而成的粗棉線制作,整體為一個環(huán)狀。環(huán)狀槍繩一端固定有一個金屬片,將兩根槍繩環(huán)連接在一起,金屬片上方設有一個金屬掛鉤,該金屬掛鉤可鉤掛在手槍底部的槍繩環(huán)上。除此之外,在槍繩環(huán)的另外兩個位置同樣設有用于定位的金屬片。
使用時,將槍繩環(huán)的兩根繩子交叉并折返,即形成兩個環(huán)狀,再將這兩個環(huán)狀部分掛在右臂上即可攜帶。
編輯/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