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軍,王志鵬(兵團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新疆 五家渠 831300)
?
兵團第六師棉花良種的引、育與發(fā)展展望*
張庭軍,王志鵬
(兵團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摘要:通過對六師棉種發(fā)展情況進行調研,簡要概述了六師墾區(qū)棉花引種試種至引育結合進行大面積推廣的發(fā)展歷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六師棉花引育工作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和應用前景,以期為六師棉花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第六師;棉花;發(fā)展;展望
第六師五家渠墾區(qū)棉花產業(yè)目前是該地的支柱產業(yè)。五家渠墾區(qū)在植棉方面經歷了2個重要時期,即引種試種示范和引育結合推廣2個階段。
1.1引種試種階段
六師墾區(qū)棉花栽培經過多年研究和在實踐中的不斷探索,取得了5次植棉技術的重大突破,并進行了6次品種更換[1]。其中品種更換對棉花增產的貢獻率為43.9%。
從1998年第六師開始小面積試種棉花,均以品種外引試種為主,先后引進推廣97-65、系5、系9、新石K4等品系,種植模式也主要以赤地起隴、稀植為主。
2002年,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引進新陸早13號并進行膜下條播、膜上直播等試驗示范,該品種生育期121d,Ⅱ式果枝,單鈴重5.6g,衣分40.7%,高抗枯萎病,輕感黃萎病[2]。在推廣過程中,科研人員及時完成了對該品種的提純復壯工作,建立了完整的三圃田,為六師棉花規(guī)?;N植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矮、密、早、膜”種植模式,累計推廣面積達18.67萬hm2,直至2008年被新陸早42號替換[3]。其間于2004年,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與遼寧省農科院合作引進遼棉18號,并及時在六師西線團場進行示范與推廣,后由于單位間合作及各方面原因,遼棉18號的推廣工作未能得以繼續(xù)。
在全師范圍內開始棉花引種工作是從2008年引進新陸早42號開始,新陸早42號在六師墾區(qū)種植1年后由于其含絮力較差,不適合大面積機采種植應用,隨后又陸續(xù)引進新陸早44號、新陸早45號、新陸早48號等品種,其中新陸早48號具有生育期較短、豐產性好、抗病性較強、衣分較高的特點,在六師墾區(qū)連續(xù)種植5年,累計推廣面積達31.33萬hm2,對六師經濟和棉花快速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后因其纖維強度不達標,馬克隆值較高,不符合現(xiàn)代紡織要求,被六師植棉團場淘汰。
2014年由新疆盛源種業(yè)和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共同合作引進新陸早62號品種進行推廣,2015年種植該品種面積3.33萬hm2以上,搭配品種為新陸早45號,新陸早62號現(xiàn)已成為六師主栽品種。2015年隨著國內棉花市場化經營,國內皮棉價格受到國際原棉的沖擊和影響,六師職工植棉積極性有所下降,2016年棉花種植面積有所減少。
2016年,兵團第六師在兵團“穩(wěn)棉增糧”的要求下,各級農業(yè)生產部門嚴抓落實,積極做好棉花種植面積的落實。六師各植棉團場共種植棉花5.5 萬hm2,其中新陸早62號4.4萬hm2,新陸早45號0.93萬hm2,基本健全了以主栽品種為主,搭配品種為輔的搭配種植體系。新陸早62號屬非轉基因常規(guī)早熟陸地棉品種,生育期122~124d,I-II式果枝,株型較緊湊,莖稈堅韌富有彈性,抗倒伏,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裂刻較深;單株果枝8~9臺,單株結鈴7~8個,棉鈴卵圓,單鈴重6.0g,衣分43.8%,子指9.8g,霜前花率92.9%以上。其突出的優(yōu)點是:早熟性好,苗期抗低溫抗逆性強,衣分高,農藝性狀和纖維品質都達到機采棉標準[4],適合機械采收。在品種合理布局的基礎上,為更好的適應當前棉花機采的需求,六師棉花栽培模式也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經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多年的試驗示范,全師由2015年之前的66cm+10cm+66cm的種植模式改為76cm等行距種植模式,極大的提高了棉花機采的采凈率。
1.2引育結合發(fā)展階段
自六師棉花產業(yè)發(fā)展伊始,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積極籌建糧棉研究室,后于2009年更名為棉花研究室,一直從事六師棉花育種、栽培相關的各項研究,以引進、收集育種材料為主,逐漸向雜交自育、系統(tǒng)選育轉化,先后引進新陸早13號、新陸早36號、新陸早48號、新陸早45號、新陸早62號等品種,并在六師試驗示范推廣,累計推廣面積達到全師歷年植棉總面積的90%以上,并及時總結各品種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使良種良法配套推廣應用。2004年,通過加強對外合作,先后與遼寧農科院、山西農科院、石河子農科院、新疆農墾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進各類棉花品系120余份,并及時進行試種和雜交選育,2006年開始獨立報審常規(guī)棉品種,先后審報品系10余份?,F(xiàn)自育品系子鼎6號已參加自治區(qū)常規(guī)早熟棉區(qū)試第2輪,有望報審成功。2016年子鼎11號、12號陸續(xù)上報參與報審程序。近5年來自育品系累計在六師墾區(qū)推廣種植0.2萬余hm2,借助六師植棉團場的扶持,計劃繼續(xù)推進自育品系的推廣應用工作。隨著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育種體系逐漸完善,目前育種工作由原有的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單獨主持開展向“農科所+六師盛源種業(yè)”育種開發(fā)相結合的新模式發(fā)展。
2.1大力推進機采棉新品種的引進和應用
大力推進機采棉新品種的引進和應用工作,力爭全師每年5.33萬hm2棉田100%采用機采棉模式種植,機采率達到100%,所引品種各項品質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機采棉相關標準,豐產性達到或者超過目前推廣的品種。由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和六師種子推廣站協(xié)同做好棉花新品種的引進、示范及其相關生理特性的研究,新疆盛源種業(yè)(原六師種子公司)做好新品種的推廣工作,進一步完善棉花新品種在六師范圍內及時高效的推廣應用。
2.2結合多種育種方式,做好棉花育種工作
“十三五”期間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嚴抓育種公關,力爭通過常規(guī)育種結合生物技術株型育種,育成能滿足兵團第六師耐密種植、機械采收、抗旱耐鹽堿、兼抗枯、黃萎病、高效利用N、P、K的高品質棉花新品種1~2個,并做好新品種的防雜保純措施,做好品種的試種、示范與推廣工作。
2.3進一步加強與外單位的合作育種和開發(fā)
目前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與山西農科院連續(xù)開展了3年的棉花合作育種,與山西農科院合作在山西省科技廳設立援疆項目2項,合作培育棉花新品系15個,為六師短季棉花育種材料的收集和研發(fā)奠定了基礎,2015年、2016年聯(lián)合審報新品系各1個。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石河子農科院的育種合作,達成了材料交流、人員培訓的系列合作意向。
2.4積極申報項目,促進棉花育種相關工作
棉花科研部門應大力申報國家和省級項目,以項目的落實來進一步促進棉花育種工作的快速發(fā)展,積極開展棉花簡化栽培的相關研究,突破目前六師棉花種植“高投入、低收益”的現(xiàn)狀,力爭達到高效、省工、易操作及科技集成,真正實現(xiàn)科技與生產的緊密結合。2016年,兵團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與新疆農墾科學院合作專項“六師機采棉提質增效新技術研究與應用”在六師科技局成功立項,目前該專項已正式實施,項目的順利開展,將極大的推進六師棉花科研和新品種引育工作的快速發(fā)展。在此基礎上,六師與新疆農墾科學院積極合作申報了兵團棉花重特大專項,以推動六師棉花產業(yè)整體健康發(fā)展和相關產業(yè)的進一步快速完善。
參考文獻
[1]婁春恒.新疆棉花生產的回顧與增產技術[J].新疆農業(yè)科學,1995(5):199-200.
[2]董合忠,毛樹春,張旺鋒,等.棉花優(yōu)化成鈴栽培理論及其新發(fā)展[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4,47(3):441-451.
[3]李家勝,林海,孔憲良,等.新疆棉花發(fā)展現(xiàn)狀及育種方向[J].新疆農墾科技,2005(6):57-58.
[4]秦江鴻,楊永林,萬英,等.早熟陸地棉新品種新陸早62號選育及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14(1):157.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項目:六師科技局專項“六師機采棉提質增效栽培新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編號:z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