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凈
(福泉市農村工作局蔬果站 貴州福泉 550599)
黑膜白膜不同栽培方式種植辣椒效果分析
劉凈
(福泉市農村工作局蔬果站 貴州福泉 550599)
本文以貴州省福泉市辣椒種植情況為基礎,針對黑膜白膜不同栽植方式對于辣椒種植效果的影響進行分析,通過試驗以及檢驗比較使用黑膜白膜地覆種植方式下辣椒的種植效益,從而選擇最佳的辣椒種植方式。
黑膜白膜;不同栽培方式;辣椒種植
地膜覆蓋栽培是農作物栽培中的重要技術,實行地膜覆蓋栽培,有利于提高地溫,保水保肥,保全苗,抑制雜草生長,減少蟲害,促進生長發(fā)育、早熟、增產。現(xiàn)在市面上有不同顏色的地膜銷售,椒農不知道用哪種顏色的地膜更好,為此進行了不同顏色地膜覆蓋對辣椒產量的影響試驗,以期為椒農增產增收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福泉市辣椒種植辣椒歷史悠久,辣椒產業(yè)已成為福泉市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福泉市辣椒已遠銷廣州、廣西、湖南、重慶等地,近年,國家有關部門加大了對福泉市辣椒種植的扶持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績。為提高辣椒產量,提早辣椒上市期,準確掌握露地栽培與地膜覆蓋栽培不同方式種植辣椒的效果,探索不同顏色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農藝性狀及產量產值的影響,針對露地栽培與黑膜、白膜不同顏色地膜覆蓋辣椒種植效果的影響進行分析,通過試驗以及檢驗比較使用黑膜白膜地覆種植方式下辣椒的種植效益,從而選擇最佳的地膜覆蓋辣椒種植方式。特進行本試驗。
3.1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貴州省福泉市陸坪鎮(zhèn)福興村辣椒種植試驗地內,區(qū)域海拔900m左右,年均降雨量為1157.6mm,年均氣溫15.4℃,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年均日照時數1400h,土地為旱地,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玉米。
3.2 材料
供試地膜:白色地膜、黑色地膜;供試品種:天升(美國圣尼斯公司生產);供試肥料:貝施特生態(tài)有機肥、25%辣椒專用復混肥、尿素。
3.3 試驗方法
辣椒于2014年4月1日播種,撒播苗床育苗移栽,6月2日移栽露地,移栽時澆定根水。移栽前整地、開廂、施肥。開廂做高畦,溝施農家肥2000kg/667m和復合肥50kg/667m作基肥。試驗采用單因子3處理對比試驗,隨機區(qū)組排列。處理1(CK),常規(guī)露地栽培;處理2,白色地膜覆蓋栽培;處理3,黑色地膜覆蓋栽培: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6.6m;小區(qū)按1.33m連溝開廂,廂面寬80cm,行距60era,株距33cm,廂植兩行;每小區(qū)種植4廂8行辣椒,每行種植辣椒l5株,共計120株,667m3009株。田間農藝性狀的記載,主要有播種期、定植期、結果期、采收期、生育期、生長勢情況、株高、開展度、小區(qū)產量等的記載。
3.4 項目測定
(1)記載不同處理的生育期。
(2)產量指標測定
待辣椒果實紅熟后一次性采摘辣椒果實,記錄各處理小區(qū)產量及果實數,計算總產量,即經濟學產量。
(3)辣椒品質的測定
①辣椒感官品質的測定:在測定株上采20個長勢一致的成熟果實,果實單果質量(使用百分位天平稱量)、果徑(用游標卡尺測量)、果長(用直尺測量)用果長和果徑計算果形指數(果形指數=果長/果徑)、紅果率(達到成熟商品果的重量占總果重量)。②辣椒營養(yǎng)品質的測定:利用測定完外觀品質的果實繼續(xù)進行辣椒果實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含量采用銀藍比色法測定,辣椒素含量采用香蘭素-亞確酸鈉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總糖含量采用苯酷法測定。
4.1 不同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
4.1.1 不同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生育期的影響(見表1)
表1 不同處理生育期變化
由表1可知,處理1生育期為213d,處理2、3生育期均為222d:地膜覆蓋栽培比露地栽培生育期多9d,不同地膜覆蓋對辣椒生育期的影響不明顯。
4.1.2 不同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處理主要農藝形狀表現(xiàn)
由表 2 可知,處理 1、2、3 株高分別為 73.7cm、89.8cm、86.7cm;處理 2 比處理 1 高 16.1cm,比處理 3 高 3.1cm,處理 3 比處理 1 高 13cm;處理 l、2、3 分枝數分別為 39.7、52.2、49.7,處理 2比處理l多12.5個,處理3比處理I多10個;處理2、3的開展度明顯大于處理1的開展度;處理1、2、3單株結果數分別為130.1個、171.3 個、162.2 個,處理 2 比處理 l多 41.2 個,比處理 3 多9.1 個,處理 3 比處理 1 多 32.1 個。
4.1.3 不同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見表3)
表3 不同處理主要經濟性狀表現(xiàn)
由表 3 可知,處理 1、2、3 果長分別為 6.2cm、5.8cm、5.9cm;處理1比處理2長0.4cm,比處理3長0.3cm,處理3比處理2長0.1cm;處理 l、2、3 果實橫徑分別為 1.0cm、0.9cm、0.9cm;處理 l比處理 2、3 寬 0.1cm.;處理 1、2、3 單果鮮重分別為 3.03g、2.94g、2.98g;處理 1 比處理 2 多 0.09g,比處理 3 多 0.05g,處理 3 比處理 2 多 0.04g;處理 1、2、3 單果干重分別為 0.75g、0.74g、0.74g,處理 l比處理2、3重 0.01g。
4.2 不同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產量的影響(見表4~5)
表4 不同處理的辣椒產量
由表4中知,處理1、2、3干辣椒產量667m分別為241.24kg、306.97kg、294.47kg;處理 2 比處理 1 增長 27.25%,處理 3 比處理1增長22.07%,處理2比處理3增長4.25%。由表5可知,處理2、3與處理1之間產量差異顯著,處理2與處理3之間產量差異
表5 不同處理辣椒產量的差異性分析結果
4.3 不同地膜覆蓋栽培辣椒經濟效益的分析(見表6)
表6 不同處理辣椒的產值
由表6可知,處理1、2、3扣除投入成本和新增投入后,667m凈產值分別為 1499.92 元、1970.76 元、1870.76 元;處理 2 比處理1增收 470.84 元,增加 31.39%,處理 3比處理 1增收 370.84 元,增加24.72%,處理2比處理3增收100元,增加5.35%。
試驗結論如下:①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生育期有重要影響,比露地栽培生育期長9d,不同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生育期影響不明顯。②地膜不同,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不相同,其保溫保濕保肥的作用亦不相同,必然對辣椒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產生影響,白色地膜覆蓋栽培比露地栽培株高高16.1cm,分枝數多12.5個,單株結果數多41.2個;黑色地膜覆蓋栽培比露地栽培株高高l3cm,分枝數多10個,單株結果數多32.1個;白色地膜覆蓋栽培比黑色地膜覆蓋栽培株高高3.1cm,分枝數多2.5個,單株結果數多9.1個;果長、果實橫徑、單果鮮重、單果干重等主要經濟性狀露地栽培略優(yōu)于地膜覆蓋栽培。③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產量有重要影響,667m產量分別為 306.97kg、294.47kg,與露地栽培相比,分別增產 27.25%、22.07%,其增產效果比較明顯。④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覆蓋栽培辣椒經濟效益好,667m凈產值分別為1970.76元、1870.76元,與露地栽培相比,分別增收 470.84 元、370.84 元,分別增加 31.3%、24.72%,其經濟效益增加比較明顯。
[1]莫招業(yè),秦江敏,蔡國芬,等.不同顏色地膜覆蓋栽培對辣椒長辣七號的影響[J].農技服務,2012,4(4):396.
[2]黃淺,錢健康,劉杰,等.不同種類地膜覆蓋對辣椒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長江蔬菜,2011,04(04):36~38.
[3]趙志偉,楊伏云.不同栽植時間地膜辣椒幼苗成活率試驗初報[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4):15.
S641.3
A
1005-7897(2016)04-0084-02
2015-12-8
劉凈(1969-),福泉人,農藝師,本科,主要從事蔬果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