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珍芳
一、引言
2015年中國教育學會第28次學術年會的主題是“核心素養(yǎng)與適合的教育”。何為適合的教育?“適合教育”是指“讓每個孩子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個性化教育,是世界現(xiàn)在的趨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培養(yǎng)人才,必須按照他的天賦、素質、興趣加以引導并實施教育,這樣他潛在的才能天賦才能得到發(fā)揮。這樣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這個就是適合的教育。我們必須在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二、確立正確的師生關系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能發(fā)揮積極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由此才能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成長。現(xiàn)在的體育教育是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亦師亦友,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從而引導學生。
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抑或是先天的遺傳因素,都給每個孩子不一樣的自己。有些孩子是班上的佼佼者,令人羨慕;有些孩子平平庸庸,在班級里默默無聞;有些孩子是班級里的搗蛋鬼,令人“討厭”。有些學生從小協(xié)調性好,在體育課堂中樣樣精通,一學就會;有些學生從小“木訥”學習困難。同樣的一個班級,接受著相同的教育,學生的能力卻不同。但是教師可以把學生之間的各種差距縮小,可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體育教學中,針對協(xié)調性好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統(tǒng)一教學。對于協(xié)調性差的學生,或者協(xié)調性一般的學生,就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起步慢的學生通過簡單的方法多學多練,從而學會動作,并且努力做到最好。例如,在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教學中,有些學生跟著老師的講解示范,加以訓練,便可以手揮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攬雀尾、右攬雀尾,有些學生卻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講解示范的基礎上要用生動形象的描述引導,從而明白“手揮琵琶”是怎樣的一個動作,每個動作都要反復理解、練習。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應因人而異,施以不同的教法。
或許一位學生短跑不好,但是他的耐力卻很驚人;一位學生跳躍能力不強,但是他對小球類的靈敏性非常高;一位學生的球類運動不好,但是他的毽子踢得非常好。教師應該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的潛能經過教育教學之后得到充分的挖掘。
四、重視學生的年齡特征
低年級學生比較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是模仿能力較強,在教學中教師應使用直觀的、具體形象的教學手段。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體育教師應適當?shù)夭捎糜螒蚍椒ㄟM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采用游戲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課的順利進行。
中年級學生意志薄弱,自覺性、主動性較差,但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針對中年級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最主要的是要激起他們的興趣,例如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教學,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太極拳的學習較枯燥,所以教師在開展太極拳教學時必須激起學生興趣,抓住他們的特點。在課堂導入階段,可先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吸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將太極拳的各個動作形象化,在講解過程中語言生動有趣。比如“雙手抱球”的動作,讓學生想象成抱著大西瓜;“手揮琵琶”的動作,給學生看琵琶是什么。
高年級學生已較成熟,注意力比較集中,記憶力與理解能力都較強,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就應精短簡練,用術語向學生講解課堂內容。在情境導入階段更明確直白,但是導入要激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五、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注意,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贊美。如果一個孩子滿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愿望一直被漠視,那么這個學生的行為可能會出現(xiàn)異常,他的挫敗感會使他發(fā)生變化。他會以自己的方式吸引教師吸引學生,如果此時教師沒有關注到他的心理需要,他將會變本加厲。將鏡頭轉向體育課上,此時上課的是六年級的一個班級,男女生分為兩組跳大繩。陽光明媚,學生和諧,一切都完美。但是美景不長,一個喜歡調皮搗蛋的男生跑到女生堆里搗亂,故意讓女生跳不成大繩。此時我瞬間就來氣,對著他說:“你是男生來女生堆里干嗎,你難道要做女生嗎?”女生聽了哈哈大笑起來。這個男生只能回到男生組。我仔細觀察了一會發(fā)現(xiàn),這個男生跳大繩每次必斷,其他學生也有會斷但只是偶爾斷幾下,但是到他,是每次必斷。于是這個男生心里有了想法,再也不愿意去男生組跳大繩,一個人到邊上晃來晃去,要么在女生組搗亂。我找他談話,剛開始他還很不情愿,后來慢慢地開始放松,接受我的建議。我把幾個跳的不好的男生女生單獨組成一個組,再次進行講解指導,因為這個組的學生跳得都不好,所以大家很放松,包括這個男生,在幾次嘗試之后也成功了,以至于后來有些學生說只要到老師這組來就都會跳。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充滿溫暖,看到這個男生融入男生組跳大繩,我很滿足。
六、結語
“適合教育”,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體育教學同樣如此。教學手段方法很多,但適合的才是有效的。教師在引導學生的基礎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各種適合學生的體育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地愛上體育,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